每个人都可能有抽筋的经验,抽筋发生的时候真的是好不舒服,但抽筋到底要怎么解决?让我们先来了解抽筋的原因。
抽筋的原因
当发生抽筋时,肌肉会产生不自主的收缩,有时候会持续几秒,有时候则会达数分钟,会觉得肌肉变得很紧绷僵硬,通常也会伴随强烈的疼痛感。常见的原因包括: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肌肉过度疲劳、血液循环不良、姿势固定太久、身体处于脱水状态、体内电解质失衡或是神经损伤。
1.准备活动做得不够充分,肌肉突然从静止状态转到运动状态,一时不能适应,发生挛缩,即抽筋。
2.肌肉过度疲劳:运动消耗肝糖做为能量来源,当肝糖消耗过快,导致肌肉缺乏能量,就容易造成抽筋。或当身体支撑系统不够稳,例如脊柱侧弯或是姿势不良,也可能让局部肌肉承受过多压力导致疲劳,久了可能会抽筋。
3.血液循环不良:低温会使得血液循环变差,所以半夜棉被没盖好或是冷气、电风扇直吹脚都会增加抽筋的可能。
4.姿势固定太久:原因跟前者雷同,维持同一个姿势太久,容易造成血液循环不良和肌肉疲劳,因而导致抽筋。
5.身体处于脱水状态:有些老人家水喝太少,却喝太多利尿的茶,也可能在半夜因为身体相对脱水或电解质失衡而抽筋。
6.体内电解质失衡:可能发生在大量出汗、饮食失衡时,当矿物质失衡或产生大量变化,或饮食中缺乏钾、钙、镁,又如有些药物,如利尿剂容易造成钾的流失。病人进行酒精戒断跟突然停用一些镇静安眠的药物,可能会使得原本安定的神经变兴奋,都可能会造成抽筋。当身体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异常时,也可能导致电解质代谢异常引发抽筋。
7.神经损伤病变:坐骨神经痛、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损伤,也会因为神经传导异常,一直放出错误的神经讯号让肌肉收缩,造成抽筋。
8.其他原因:另外,当我们骨折时,身体会自然有保护机制,附近的肌肉会强制收缩,一方面是痛觉兴奋对肌肉造成刺激,另一方面则是身体为了维持骨折位置的稳定,自然形成的保护机制,而产生抽筋的状况。其他的还有包括环境的改变、运动负荷过大、心理因素等。
抽筋解决之道
急性处理:抽筋的当下若在进行活动,则先停下动作休息,且针对抽筋部位肌肉进行反向的伸展与轻度的按摩,若觉得非常疼痛,也可以给予患部冰敷,冰敷时间10-15分钟。
预防
可先分析自己抽筋的原因是什么,才能找出适当的方式因应。
若是原因是肌肉过度疲劳,在运动前要做足够的热身,运动之后做完整的放松,且要衡量自己的身体状态,适度的运动量就好。另外,运动时可穿着压力裤或压力套,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若是血液循环不良造成,尽量不要长时间维持在同一姿势,建议40-50分钟就要活动一下。保暖的工作也要做足,睡前常抽筋的人可以在睡前泡泡脚,穿保暖袜,按摩常抽筋的部位,睡觉时也要避免电风扇或冷气直吹脚。
若是体内电解质失衡,在日常生活中适时补充需要的营养,运动大量出汗时要记得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严重的抽筋可能会导致肌肉拉伤甚至是撕裂伤,这样医院求诊。若是自己能预防的工作都做了还容易抽筋,或是一些较少发生抽筋的部位也有抽筋的状况(如:手臂等),医院寻求医师的协助!看是不是有其他内科疾患或用药的相关问题所导致。
注意:如有不适,一定要在专业康复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