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2个世界自闭症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误区、倡导全纳。浙大儿院发育行为科竺智伟主任说,在很多人印象里,自闭症患者拒绝同外界接触,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漂亮、灿烂,却又遥远、神秘,因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但事实上,有部分自闭症患儿症状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或漏诊,8岁的凯凯就是一个······
课上到一半会顾自走来走去
家长一直以为他有多动症
近日,竺智伟主任医师的门诊里,来了一位不典型的自闭症患儿。这位患儿是个8岁的男孩,叫凯凯(化名),上海人,已经上小学二年级。
凯凯妈妈说,老师反映,儿子在学校上课坐不住,经常课上到一半,他会自顾自走来走去,还会跑到教室外面去。老师找他谈话,他也无动于衷,照样我行我素不听指令。
“老师来找我们谈了好几次,主要是反映凯凯不听指令,上课坐不住。我们都以为他是多动症,医院的发育行为科咨询过医生,医生也认为是多动症。”
凯凯妈妈说,后来凯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多动症的药物,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换了好几个医生,凯凯总是没办法好好配合。后来几经辗转,找到了竺智伟主任医师。
经过详细的问诊,竺智伟主任医师发现,凯凯非常聪明,但是在学校里无法配合老师,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全神贯注。而且在学校里很少和同学交流,没有好朋友。种种迹象表明,凯凯患的其实不是多动症,而是高功能自闭症。
当竺智伟主任医师将诊断结果告诉凯凯妈妈时,她怎么也想不通。凯凯小时候语言发育不算很晚,能正常和人对话,说话时眼神也能看着对方,完全不像自闭症孩子。
“高功能自闭症的孩子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无法和他人正常沟通交往,兴趣狭窄,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专注。”竺智伟主任医师说,这种类型的自闭症常常有多动的表现,非常容易和多动症混淆。
凯凯妈妈仔细回想,儿子小时候确实不爱和别人说话,而且说话时眼睛不爱看着对方。“为了这个事,我提醒他很多次,说话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不能没有礼貌。提醒得多了,儿子也慢慢训练出来了。”
正因为凯凯能和他人正常对话,眼神交流也不成问题,所以直到8岁才最终被确诊为自闭症。
4岁男孩接连被4家幼儿园劝退
老人总说贵人语迟
上周,一对年轻夫妇带着4岁大的儿子小伟(化名)来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心理科主任周国岭的诊室,一坐下,小伟就开始玩弄自己手里的一个塑料水瓶,一会咚咚乱敲,一会很用力地捏。周主任试着和他交流,问他名字,他理都不理,头也不抬。
“周医生,我儿子接连被四家幼儿园劝退了,你帮帮他。”妈妈带着哭腔,陈述起小伟的现状。
原来,在小伟2岁左右时,父母发现小伟不会说话,虽然偶尔会发爸爸妈妈的音,但也不是有目的性叫的。当时,在农村,老人总说贵人语迟,觉得小孩子讲话晚点没关系,以后会好的,也就没留意。
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小伟爸妈带着小伟去幼儿园报名,每次待了几天,就被幼儿园劝退了。为什么?小伟在幼儿园表现得和其他孩子格格不入。老师叫他名字,他不应,集体活动从来不参加,小朋友偶尔和他有肢体接触,他就会发火打回去。他经常一个人在园区里走来走去,或者蹲在一个地方发呆。有一次,上课时间,老师发现小伟不见了,最后找遍园区,在一个楼梯的拐角底下才找到他,盯着角落里的一颗石头一动不动。而时下小朋友们都爱玩的乐高、积木,小伟都不会玩。
就这样,小伟因为同样的原因,先后被四家幼儿园劝退了。小伟妈妈只能辞职在家陪着他。眼看着孩子渐渐大起来,小伟爸妈着急了,这才想到带小伟过来就诊。
听完小伟妈妈的病史陈述,周主任给小伟做了一系列检查,让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观察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行为表现,做了全面评估,小伟最终被确诊自闭症,被收治入院进行康复训练。
周主任说,自闭症一般在生后不久或婴儿早期即有症状,但也有少部分自闭症孩子刚开始是正常的,一般2-3岁之后会有一个语言和行为退化的过程,这导致了家长常不能及时发现,这一点尤其需要引起警惕。
沙盘治疗
3岁前发现并干预
三成左右可变得和正常孩子一样
据美国疾控中心最新统计,世界上每诞生68个孩子,就有一个是自闭症患者。
近20年间,中国确诊的自闭症患儿数量猛增,据统计,我国自闭症患儿的发病率约为1%。
“事实上,自闭症孩子如果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和行为干预,三分之一是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到普通学校读书,恢复社会交往能力的。”
竺智伟主任医师介绍,近年来,自闭症患儿发病率逐年增高。浙大儿院发育行为科每天都有数十名新确诊的自闭症患儿。很多家长起初只是觉得自己孩子说话迟或者性格内向,没有意识到可能是自闭症,到后来确诊时往往后悔干预得太晚了。
值得注意的是,自闭症一般在生后不久或婴儿早期即有症状,但也有约三分之一自闭症孩子刚开始是正常的,1岁半到3岁之间会有一个语言和行为退化的过程,这导致了家长常不能及时发现。
此外,也有部分像凯凯一样的高功能自闭症患儿,症状容易和多动症混淆,从而被误诊或漏诊,这点也需要引起警惕。
高龄产妇生出自闭症患儿的风险
比年轻产妇要高
“门诊中,经常有患儿家长问,‘是不是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