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A的故事
前几天朋友和我讲了个故事。这位朋友我们暂且就叫她A吧。
A的小侄子今年八岁。暑假在她家住,因为受综艺节目和同学的影响,他很想去体验一下玻璃栈桥。
A告诉他,只要他在一个月内,认真地把暑假作业做完,且保证85%以上的正确率,就带他去。
小侄子的学习成绩一般般,要达到高正确率,必须很仔细很认真地去做每一个题。那一阵他电视也不看,iPad也不玩,起床后就认真写作业。每一个题都做得工工整整,无刺可挑。他似乎生怕我会以其它理由取消这次的计划。
这一切在表姐的孩子到A家后被打破了。在饭桌上表侄儿听说了她们的“玻璃栈道约定”,就嚷着要妈妈带他去。表姐告诉他,想去的话就要像弟弟一样认真完成作业,作业做好了就带他去。
表侄一听就不高兴了,直接把筷子拍在桌上。他马上整个人躺到地板上,哭着滚来滚去,嚷着就是要去玻璃栈桥,就是要去,马上就去。任大人怎么劝都无动于衷,他一边蹬腿,一边哀嚎。表妹无奈,只好答应带他去,明天就去,作业先不写。
小侄子看到这些,默默地走进了自己的房间。过一会儿A进去的时候,发现他正坐在床头伤心地哭泣。
那一刻他虽然没说什么,但A突然明白了他伤心的原因。因为她从小也是一个试图以懂事来讨好成人世界的孩子,所以明白了他那一刻的委屈和嫉妒。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而懂事的孩子只能认真完成任务,遵守规则,用完美的表现来争取糖。他们压抑自己的欲望,小心翼翼地去讨好大人,却完全没有哭闹的孩子“撒泼打滚耍赖”效果好。
懂事的孩子,总是乖得让人心疼。
02
B的故事
听A讲完她的故事,我恍惚回到前一阵子的一场咨询中,又看到B那倔强冷漠的表情。那个从来不向父母提要求的B,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无论想要什么东西,都深深地埋在心底,既不想也不敢和父母提起。
B上一年级时,那时流行一种小玩意儿“玻璃丝”,细的玻璃丝只要一分钱一根,然而她足足纠结了好几天,终于鼓足勇气和妈妈说出了“我想要一分钱”,妈妈问“去干什么”,她回答“想买一根玻璃丝”,妈妈痛快的把一分钱给她了。
B兴高采烈地买到了玻璃丝,学会了缠“盘龙柱”,高兴地忘乎所以,放学站队,她一边缠一边排队,谁知班长走过来一把揪断了玻璃丝,还训了她几句。B目瞪口呆站在原地,看着断掉的玻璃丝,绝望地呆立了一会儿,就跟随放学队伍回家了。
时日虽远,然而B坐在咨询室与我讲述这件事时的情绪仍然鲜活的好像那是昨天刚发生的事情——向妈妈要钱之前的紧张纠结,要钱时心都揪成一团的感觉,买到玻璃丝时的激动兴奋,玻璃丝被揪断时的愤怒和绝望。
从那以后,B也再没有向妈妈额外要过零花钱,除非妈妈心情好的时候会给她一些。
所有这些的起因也许就是因为她曾经听了太多“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这句话不但深深烙在B的心里,同时也令她不断向“懂事”的方向前进,她无数次幻想着因为做对了什么事情而被妈妈表扬,然而这种情形却从未出现过。
所有的隐忍和懂事,在妈妈看来,都是应该的。
“我五岁的时候,就站在小板凳上洗全家衣服了,你呢?”
“我十岁就能烧全家人的饭了,你呢?”
这些问句每句都让B汗颜,自己真的是太不懂事,都这么大了还没有包揽全家的家务,她日复一日地压抑自己的需求,试图讨好妈妈,赢得妈妈的赞扬,哪怕是混合着嘲讽的赞扬也可以啊,可是那几乎很少出现过。在这日复一日的讨好中,她渐渐失去了向别人提出要求的能力,又渐渐失去了觉察自己需求的能力。
而今,B时常觉得自己深深地陷入身不由己的感觉当中,身不由己地同意对方,身不由己地忍让对方,身不由己地没有要求。
有无数次,在与他人的相处当中,B的这种无力感让她陷入抑郁状态,不断地迎合,无限的耐心,从来不会生气,没有任何需求,仿佛自己根本不存在,而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
直到有一天,B问了自己一句话,“我到底想要什么”而没有得到任何回答时,她才惊觉自己已经完全感觉不到自己的需求了。思考良久后,她决定找个心理咨询师好好聊聊。
这是B的故事。
03
为什么那么多父母需要“懂事”的孩子
刚才的两个故事令人心酸又心疼,可是这样的故事充斥在我们的教育文化中,时至现在,仍然有许多家长以将孩子教育的“听话、懂事”为目标。
在传统概念里,谁家孩子被冠上了“听话、懂事”这样的词,就会赢得很多父母欣赏的眼神。而这欣赏的背后,含义是很多的,一个“懂事”的孩子意味着父母能得到很多别的家长羡慕的眼光,意味着父母不用花过多的心思去和孩子相处,意味着父母可以省去很多做家务、带孩子的力气等等等等。
所以很多父母一生都在致力于让孩子听话、懂事,而最终的受益者也是他们,如果孩子听话懂事,父母就会轻松很多,只要按照一个简单粗暴的“真理式”标准,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一键式操作。
同时,拥有一个“懂事又听话”的孩子,还可以极大地满足父母的自恋。
比如父母告诉孩子的话,说出来的话就是真理,就是标准,就是对的,而孩子也全盘认可,不需要思考,直接照做,这时孩子的行为就会满足父母高高在上的心态,同时孩子的这些行为还会为父母挣足面子,省下力气、赢得时间。由此父母就能够在与孩子的关系中获得足够的自恋,但其实这些满足都是以孩子的心理成长的迟滞牺牲为代价的,用父母的自恋去剥夺孩子的自主,这是何其残忍的一种方式。
04
“懂事”的孩子心里太苦
懂事的孩子长大后大都会变成好人,但是在好人的面具背后,很有可能是一张扭曲的脸。一边要压抑内在的愤怒,一边要满足他人的愿望和需求,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而活,却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和回报,那种累,那种痛,那种苦,有时还无法言说,是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心身问题的。
因为父母并没有将孩子当成一个人格独立的个体,而是自己的附属品,在这种尊卑高下分明的关系模式中,孩子内心的屈辱感和自卑感会日积月累的增加,父母越权威越强大,越压制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将孩子的自主自发能力剥夺,导致孩子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最终只是一个听话的傀儡。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中,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感受和表达,久而久之形成了惯用的应对模式。不尊重自己内在的感受,将别人的事情当成最大的事情,自己的身体和情绪不当回事,很多时候把自己累得要死,却没有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05
“懂事”是一种*
懂事的孩子,往往十分在意别人的感受。让别人觉得舒服,是他们讨好他人的唯一方式。
很多孩子从小就会察言观色,擅长从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去分析大人的情绪。在合适的时间,永远都只做合适的事,压制自己的欲望,顺应大人的想法。
懂事是一种*,一旦形成了这个印象,它就会绑架你坚持下去。一个熊孩子只要做一件暖心的事,就会让人交口称赞。而一个懂事的孩子做了一件出格的事,会让父母大失所望,前功尽弃。所以有时候必须顶着“懂事”的光环坚持到底,不断地忍让。
懂事的背后是深深的自卑。感觉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失去,不敢对抗,所以一直活得小心翼翼。
作为一个标准的懂事的孩子,B从来没有感到骄傲。虽然从小收获了不少的称赞,但是她却丧失了孩童时期该有的放肆和任性。很多在童年该尝试的事情,现在已经补不回来了。懂事的孩子活得很可怜,他们拥有了小小年纪不该有的稳重和踏实,却没有幼年时该有的童真和童趣。
每一份“懂事”背后都是如此的不容易,都藏着一个压抑而充满恐惧的孩子,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好人”,请多给ta一些鼓励和温暖,给ta一点任性的机会,让ta从每个小小的选择当中重新感知自己的需求,自己的存在,让ta有机会活出真正的自己。
中启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