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报道:瞳孔基线大小与认知能力之间存在惊人相关。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新的研究表明,眼睛也可能是通往大脑、透露智商的窗户。
瞳孔不仅对光线敏感,还能传达兴奋、兴趣或疲惫的情感,美国联邦调查局甚至通过瞳孔扩张程度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
一项在佐治亚理工学院进行的实验表明,人的瞳孔大小与个体智力差异密切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一些列的推理、注意力和记忆力测试,结果显示,瞳孔越大智力越高。
测试过程中研究人员还发现,认知测试中得分最高和最低的人瞳孔大小的差距甚至用肉眼就能够观察到!!
你的瞳孔大小暴露了你的智商!
这个有趣的发现是一个意外,一开始研究人员并不是专门去通过观察瞳孔来“测试”智商,而是在研究记忆所需脑力劳动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瞳孔大小和智力的关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在和年代推广了瞳孔扩张测量技术,研究人员用瞳孔扩张作为大脑正在“努力工作”的指标。
刚开始发现瞳孔大小和智力之间存在某种关系时,研究人员也无法确定这种关联是否真实存在、又意味着什么。
出于好奇,他们又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研究,从亚特兰大社区招募了多名18至35岁的实验对象,用眼动仪(一种用高功率相机和计算机捕捉瞳孔和角膜反射光的设备)测量参与者的瞳孔大小,通过跟踪、记录实验对象处于放松状态下盯着空白电脑屏幕四分钟的瞳孔变化计算出实验对象的平均瞳孔大小。
准确地说,瞳孔基线大小指的是眼睛中央黑色圆孔的直径,约2~8毫米。瞳孔被控制瞳孔大小的虹膜包裹,会因强光等原因而收缩,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所有实验室都保持昏暗的环境。
接下来,研究人员对实验对象完成了一系列认知测试,包括流体智力(通过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记忆(短时记忆能力)和注意力控制(在干扰环境中集中注意的能力)。
举个例子,在注意控制能力测试中,实验对象要避免注视电脑屏幕一侧出现的醒目的星号,而是要朝着相反方向去识别闪烁的字母。一旦不小心转移视线,字母就会瞬间消失。人类的眼睛通过观察周边的视觉物体作出反应,这种人体功能曾经帮助我们察觉捕食者、发现猎物,但在这次任务中,实验对象被要求必须将注意力从闪烁的星号移动到转瞬即逝的字母上。
实验发现人的瞳孔基线大小与流体智力、注意力控制以及工作记忆呈正相关,这表明大脑活动和眼睛(瞳孔大小)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关系。
最有趣的是,人的瞳孔大小与年龄呈负相关:年龄较大的参与者的瞳孔往往更小、更狭窄。然而一旦将年龄标准化(即在同样年龄段里进行对比),瞳孔大小和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
为什么瞳孔大小会与智力相关呢?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简单了解人类大脑功能构造。其实,瞳孔大小受蓝斑核活动影响。蓝斑核也称蓝斑,是位于脑干的神经核团,与大脑的其他部分有着广泛的神经连接。蓝斑核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而去甲肾上腺素既是大脑和身体的神经递质,又是一种激素,能够调节感知、注意力、学习和记忆等心理过程,有助于维持健康的大脑活动,从而使远端大脑区域可以协同工作,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目标。
蓝斑功能障碍以及由此导致的大脑活动中断与多种疾病相关,如阿尔茨海默病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事实上,蓝斑的功能非常重要,即使在人类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大脑的大部分能量也都用于维持相关活动。
研究得出的一种假设是:静息时瞳孔较大的人,其蓝斑对大脑活动的调节能力更强,从而认知能力和静息状态下的大脑功能也更强。
当然,科学家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探索这一可能性,为什么较大的瞳孔与较高的流体智力和注意力控制相关。显然,大脑中发生的事情远远没有表面这么简单。
今天分享这个研究,除了有趣,也想提醒大家,可以注意观察一下孩子的眼睛,仔细地看看,包括观察孩子的瞳孔。
去年12月的时候,我们在出去度假时,我偶然发现酒酒的右眼瞳孔形状是不规则的——不是圆形○而是棒棒糖形状??(也像乒乓球拍??)。他都三岁了,我才第一次看到!
为了给医生说明情况,我刻意拍的照片。
因为小孩在检查时不时很配合,如果父母有提前准备一些图片、视频资料,会有助于跟医生沟通。
刚开始我没有太在意,也不太确定自己是不是没看清,因为只有在孩子的眼睛正对着光源时才能看清楚他的瞳孔。过了两周,队友突然问我,你有没有发现酒酒的眼睛有什么不对劲。原来他也第一次留意到。
我们都不确定孩子的瞳孔是出生就是这样,还是新情况,我翻看了手机里从出生到三岁的所有照片,都没有可以看清楚瞳孔的——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
后来我们预约了医生,又约了专门的儿童眼科专家检查。医生认为可能是先天性的瞳孔形状异常,目前不认为孩子的视力有什么问题,就让家长继续观察。
小朋友,尤其是婴幼儿,他们的眼睛有什么不舒服,不一定会准确表达,甚至有些时候,如果是先天的情况,他们未必知道“正常”是什么样子的,会习惯于自己的“异于常人”,所以,更需要父母细心、耐心的观察。有任何感到不放心的地方,就及时看医生哦!
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
弱视
弱视,是一种由于大脑视觉功能异常而导致一边或双边眼睛视力低于正常值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削弱眼部功能,可能导致长期视力问题,需要及早发现和治疗。弱视治疗方式包括眼镜、眼罩、滴眼液,有时还需要手术。
散光-远视-近视
这三种眼科疾病都属于屈光不正,是儿童和成人最常见的眼部问题,其原因是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小儿流泪/溢泪症
溢泪,通常表现为先天性溢泪症,但有时也会在出生一段时间后才表现出流泪症状。婴儿溢泪通常是由泪液引流系统堵塞引起,一般在孩子6至12个月大时可自愈。溢泪症的药物治疗包括泪囊按摩和滴眼液。如症状持续不改善,可能需要婴儿泪道探通术对眼泪道堵塞进行疏通。小儿溢泪的其他少见原因包括小儿青光眼和眼表疾病。
皮层性视损伤
皮层性视损伤(CVI)是一种因大脑视觉中枢受损(而不是因为眼睛本身受损)而导致的视觉障碍。
发育异常
胎儿发育过程中视觉系统可能会出现异常,包括缺损、小眼畸形(小眼球)和视神经发育不良。这些发育异常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损伤。
双重视觉
双重视觉(复视)通常由于眼球错位(斜视)引起,会导致患者同时在不同地方看到呈水平、垂直或对角线排列的同一物体。引起复视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在患者发病时进行病因分析。其治疗方法包括三棱镜眼镜、斜视手术或肉*杆菌注射。
遗传眼病
很多疾病都具有家族遗传性,眼病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家族已知存在遗传性眼病,早期诊疗非常重要。
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表现为非自主性、节奏性的左右、上下或旋转眼球摆动或跳动,可能是先天性、也可能为后天获得。眼球震颤可由婴儿期双眼异常注视引起,还可能伴随一系列眼病和神经性疾病。
小儿白内障
白内障是眼球晶状体由透明发生混浊而导致的视力障碍。根据浑浊出现的大小和位置不同,白内障会干扰透过视网膜的光线,导致视力模糊。白内障是中老年常见疾病,但婴幼儿和儿童也可能得白内障。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婴幼儿白内障恢复而言非常重要。白内障的征兆包括瞳孔出现白色和眼睛晶状体错位。
严重阻碍视力的小儿白内障需要手术治疗。患者需要用眼镜、双焦点透镜或隐形眼镜进行治疗,并戴上眼罩。通常,小儿白内障还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弱视和斜视。
小儿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与眼压过高相关的疾病。眼压过高会损害视神经,严重可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小儿青光眼是一种比较罕见疾病,可能出现在新生儿或儿童时期。小儿青光眼症状包括角膜混浊、流泪、频繁眨眼、光敏感和眼睛发红。
眼睑下垂
儿童和成人都可能出现上睑下垂。上睑下垂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出现在童年时期。神经系统疾病也会导致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是由于抬高眼睑的肌肉无力引起,以致上睑呈现部分或全部下垂、遮盖通过眼睛到达视网膜的光线,导致明显散光和视力模糊。这种情况还会引起弱视,如不加以治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此外由于眼睑下垂,孩子可能会习惯性仰头。严重的上睑下垂可能需要手术矫正。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未成熟和低出生体重婴儿的身上出现的眼病,由视网膜血管异常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呈渐进状,从轻微变化开始,有时会发展为严重威胁视力的疾病。多数患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婴儿会自愈,但有些也会出现严重病症,需要激光治疗或向眼内注射药物。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包括斜视、近视、白内障,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视网膜脱离和失明。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医院检查时进行眼底病变筛查。
斜视
斜视是眼睛错位的医学术语,其表现为眼睛向内、外、上或下不正常偏转。斜视治疗延误会导致弱视甚至永久性视力损伤,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患者还可能出现复视。根据斜视的类型和原因,治疗方式包括眼镜、棱镜、手术、肉*杆菌注射或眼贴疗法。
参考文献:
JasonS.Tsukahara,RandallW.Engle.Isbaselinepupilsizerelatedtocognitiveability?Yes(underproperlightingconditions).Cognition.Volume,June,.
DeanMcGeeEyeInstitute.CommonPediatricEyeProbl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