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论述气排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部位、种类和性质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提出做好准备活动、加强技术动作的练习、加强体能训练、重视放松练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及知识等做法,旨在增进气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促进气排球教学水平的提升。
气排球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气排球运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受欢迎的群众性体育项目之一,随着气排球运动纳入区运会比赛项目,去年进入全运会比赛项目,气排球运动越来越受欢迎,各种类型的比赛层出不穷,爱好、参与的人数不断增多,气排球技术和战术水平也越来越高,强度也越来越大。气排球运动和排球运动的战术基本相同,是一项技能主导类、有氧供能与无氧供能相结合的运动项目,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扎实的基本技术,还需要良好的专项技能包括肌肉的爆发力和耐久力,属于中等强度负荷的运动。因此,在长期比赛、训练、教学中,运动员比较容易受伤。由此,很有必要对近年来气排球运动中常见损伤进行综述,同时归纳、总结出一些重要的预防措施,以供广大气排球运动员、爱好者、教育工作者参考,旨在增进气排球运动员、爱好者、学习者的身体健康,促进气排球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运动中常见损伤的部位
气排球是一项技术特点很强的运动项目,它的攻守转换快、技术复杂多变、起跳次数多、扣球频繁、动作幅度大、倒地救球频繁,在比赛、训练、教学中运动员的肩、手、腰、膝、踝等部位的负荷很大,因此这些部位易于发生运动损伤。经大量的调查、观察和研究表明,气排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部位多为关节部位,一般是:踝关节、膝关节、肩关节、手指、腰部,而腕关节、大腿、小腿、腹部和颈部等部位的损伤出现相对较少。
二、运动中常见损伤的性质与种类
(一)性质。损伤主要分为两种性质: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在高水平的运动员中由于技术动作正确、身体素质好等,急性损伤出现的几率要小于慢性损伤和急性损伤转成的慢性损伤的几率。而在低水平运动员或学生中,由于训练时间少、强度小、比赛任务轻等,急性损伤的几率要大于慢性损伤的几率。
(二)种类。运动中常见损伤的种类有:踝关节的踝外侧副韧带损伤、踝创伤性滑膜炎、踝关节囊损伤;膝关节的髌骨末端病、髌腱腱围炎、髌骨软骨软化症、膝半月板损伤、膝侧副韧带损伤、膝前十字韧带损伤、膝关节囊损伤;肩关节的肩袖损伤、肩峰末端病、肩关节脱位、冈上肌劳损;手指的手指挫伤、指伸肌腱损伤、指关节脱位;腰部的腰背肌肉筋膜炎、腰肌拉伤、腰椎峡部裂、骶髂关节损伤、腰椎棘间韧带损伤、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其他一些常见的损伤还有股四头肌腱末端病、股四头肌损伤、股二头肌的拉伤、肘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肌肉拉伤等。
三、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古语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虽然气排球运动中出现那么多损伤,但是只要我们运用科学知识和训练原理,积极、有效地采用符合运动生理规律的各种预防措施,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运动员在比赛、训练、教学中的受伤几率。
(一)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对任何运动损伤的预防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比赛、训练、教学前的准备活动。一是准备活动可以提高赛前状态,提高神经中枢系统的兴奋性,使大脑反应速度加快,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使工作肌获得更多的氧气,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程;二是可以提高机体代谢水平,降低肌肉黏滞性,提高肌肉收缩和舒张的速度,从而增加肌肉力量;三是可以提高体温,增加肌肉的供氧能力和供能能力,体温的增加也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兴奋性,提高肌肉的伸展、柔韧和弹性能力,使关节囊内的关节滑液增加,以加大关节面之间的润滑度,增加关节附近韧带的伸展性,使关节活动幅度加大;四是可以通过增强皮肤血流量防止运动中体温过高,不易出现疲劳。
气排球运动的准备活动安排要科学、合理,符合训练、教学的基本原则和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才能达到预防损伤的目的。通常以运动员微微出汗及自我感觉已活动开为宜,准备活動与正式练习之间的间隔一般不超过15分钟,一般性教学准备活动的时间为2至3分钟。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根据教学、训练内容、重点安排一般性准备活动和有针对性的专项准备活动。
(二)加强技术动作的练习。气排球运动的技术复杂、多样,每项技术都有不同的动作结构变化和不同的动作方法。一般而言,掌握了正确的技术动作基本不会导致运动损伤,而在气排球教学、训练初期、疲劳状态中出现的一些损伤与学生、运动员没有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气排球技术有直接的关系。
如在气排球运动中运用最多的扣球、拦网和发球技术,如果击球点、发力点不对甚至击空球都易导致肩关节受伤。在初学扣球技术的过程中,如果身体不协调,挥臂没有形成鞭打动作或手臂外展屈肘扣球时,则很容易造成肩袖损伤或肩上肌腱损伤;拦网时如果判断不准确,出现起跳时间、位置不对,拦网手型不对等都会出现损伤,而拦网落地后,如果踩在别人脚上或与他人撞击可出现膝关节致伤,常见有踝关节韧带拉伤或撕裂等。防守在气排球各技术项目中是相对较“安全”的项目,但防守倒地时不正确的动作也会引起膝关节损伤,如膝关节与地面的直接碰撞,导致髌骨和股骨软骨面的碰撞,从而引起损伤。
因此,必须加强气排球各个技术动作的练习,提高动作的合理性、准确性、科学性和迅速性。例如:练习扣球时,初学者先徒手练习挥臂动作、助跑起跳动作,待掌握正确动作和发力方法后,再进行有球练习和加大扣球力量的练习,不能急于发力扣球。练传球时强调双手十指自然张开呈半球状,手腕稍后仰,两大拇指相对接近“一”字形,同时辅助专项练习进行加强,如对墙近距离传球练习手指手腕传球的感觉、自传高低球、击掌传球、摸地板传球、传篮球练习、移动传球等。练拦网时,强调尽量采用原地起跳拦网,拦网技术动作是提前靠近网半蹲做好准备,两手关节内收,严禁外展肘关节拦网,否则拦网时容易撞击到左右两边的同伴而受伤,两手贴耳朵自然伸直,起跳时两膝盖内靠用力半蹲原地起跳,起跳时在空中收腹夹紧肩膀伸直手臂过网拦网,同时手指用力绷直对准对面场地压手腕,保持平衡落地,两手臂拦网之间的距离不能打开太大,否则容易被球扣到眼睛或者鼻子而受伤,记住哪里起跳哪里落地,否则容易踩到别人脚或者被别人踩到脚而受伤。拦网动作连贯一气呵成,不能犹豫,否则也容易拦不好网而受伤。起跳时机根据对方扣球能力来把握,若对方扣球无滞空时,拦网起跳时机为对方起跳扣球时就马上起跳拦网;若对方扣球动作有滞空,那就等对方起跳后甚至对方准备挥臂扣球时再起跳拦网。练防守时,注重脚步移动和防守意识的练习,先动脚再动手,身体重心及时移动,防守卡位快,这样就能避免因为来不及跑到位而跪地救球或者动作不正确而受伤。
(三)加强体能训练。体能是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表现出来的身体运动能力,是运动员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的综合体现。它不仅是掌握技术动作的基础、提高技术和战术水平的重要保证,还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体能训练要采用专门的手段来发展与气排球运动有直接关系的专项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和身体形态。训练的内容包括力量、速度、弹跳、耐力、灵敏和柔韧素质。如发展力量的训练有指卧撑、双人推小车、双手持哑铃肩后屈肘上举、仰卧起坐、仰卧举腿、肩负杠铃做体前屈、体转和体侧屈、蛙跳、单足跳、跑台阶、负重半蹲快速提踵等;发展速度的训练有追赶同伴练习、见线折返跑、三米线间两头快速移动手摸线练习、连续30厘米天界跳上跳下10次并计时、连续起跳扣半快球10~20次等;弹跳训练有半蹲、全蹲纵跳、高台跳下后立即冲刺跑、连续摸高、靠墙进蹲等;耐力训练有连续收腹跳、连续移动拦网、连续跑动传球、垫球等;发展灵敏的訓练有连续交换单足跳跃、垫上连续滚翻等;柔韧训练有压腕练习、正压、侧压腿、纵劈、横劈腿、体操桥练习等。
(四)重视放松练习。整理活动是指在运动后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整理活动又称“放松练习”,做好充分的整理活动是取得良好训练效果及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训练过度可使线粒体变性,造成功能障碍,可使代谢产物——乳酸增加,使肌肉收缩放松的速度减慢,收缩肌力降低,大脑皮层兴奋抑制过程受损,以致运动员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反应不敏捷,易产生错误动作。此外,剧烈运动时,代谢产物堆积、肌肉硬度增加,运动结束后很难自然恢复到运动前的松弛状态,导致容易产生运动损伤。同时,运动停止后不做放松练习甚至突然停止不动,有可能会严重影响静脉回流,血压急剧下降,造成一时性脑贫血,产生不适、甚至休克。运动时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在运动后需要有一个恢复的过程,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变换运动部位、类型、调整运动强度的积极性休息、静力性牵张练习、动力性放松运动、睡眠、按摩、理疗、针灸、吸氧和及时补充能源物质、中药补剂、维生素与矿物质营养等手段来消除疲劳、促进恢复,预防运动损伤。
(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增加自我保护知识。气排球运动损伤的预防还要加强运动员体育保健知识的传授和自我保护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增加自我保护的知识。一是在训练、比赛、教学中,要佩戴好护具,加强各关节的稳定性,防止因突然发力而造成的肌肉拉伤,特别要加强易伤部位的保护,如指尖、指关节可采用胶布或支持带围绕固定,膝、踝可戴护膝、护踝加以保护。二是认真对待准备活动和放松练习,在运动中主动保护自己,如落地缓冲,防止足内翻,避免或减轻关节、韧带的损伤;发现机能异常反应(如动作灵敏性、反应速度、协调性等)应及时调整运动强度等。三是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要有丰富的运动补剂、营养品补充,防止过度疲劳和运动机能下降,造成运动损伤。
总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运动与损伤就是一对矛盾体,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当我们掌握了运动与损伤的规律,科学安排训练、比赛和教学,积极运用有效、科学的预防措施,就会在最大限度减少运动损伤的基础上实现气排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运动员、爱好者、学习者身心健康的双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