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腔第一新媒体
专注口腔人
据统计,下牙槽神经损伤90%由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手术导致。
常见情况
由于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管的密切关系,手术可能导致下牙槽神经直接或间接损伤,常见以下情况:
①采用劈冠方法暴力分牙,导致牙根因锤击移位,压迫下颌管,对下牙槽神经造成间接损伤;
②采用锤击牙挺楔入增隙,牙挺楔人过深,挤压下颌管骨壁,导致局部下颌管狭窄,压迫损伤下牙槽神经,甚至可能发生挺刃插入下颌管,切断神经造成直接损伤;
③采用高速磨切钻头分切牙齿牙根,钻头进入下颌管,切断或撕裂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造成直接损伤;
④拔牙过程中牙根折断,盲目取根导致根尖进入下颌管,压迫损伤神经;
⑤拔牙损伤下颌管内血管束,大量出血和血肿压迫下牙槽神经造成损伤,或使用填塞压迫下牙槽神经出现感觉障碍;
⑥牙槽窝与下颌管之间骨壁缺失,牙根与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紧密贴邻,还有极少数情况下神经穿过牙根,牙齿拔出对神经造成压迫或撕裂损伤;
⑦慢性炎症导致根骨粘连,拔牙导致下颌管骨壁破坏,神经压迫或撕裂损伤;
⑧拔牙过程中破坏了下颌管和牙槽窝之间屏障,拔牙后局部感染等炎症扩散,激惹下牙槽神经;
⑨拔除牙齿后,使用刮匙盲目搔刮牙槽窝底,当神经管骨壁薄或下牙槽神经已暴露时,可能导致下牙槽神经损伤。
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种族、牙齿阻生类型、阻生深度、阻生齿牙根变异、根尖与下颌管关系等,其中患者年龄、牙齿阻生深度、根尖与下颌管关系是重要客观影响因素。
年龄与牙根发育程度有关,牙根未发育完成、根尖孔尚未闭合时,下颌第三磨牙牙槽窝与下颌管之间具有骨质分隔,拔牙一般不会导致下颌管破坏和下牙槽神经损伤;而当根尖发育完成后,阻生下颌第三磨牙出现的各种牙根形态变异,并与下牙槽神经构成上述各种复杂关系,拔除过程中更易导致神经损伤。从临床实践角度,预防性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一般推荐在25岁以下年龄,较为理想的年龄阶段为16~22岁,即在牙根形成1/3~2/3时。因为在这个时期,牙根一般是圆钝的,很少会在拔除时折断,牙根距离重要的解剖结构较远,牙的埋藏深度也比牙根完全形成的要浅;此后,随着年龄增长,不仅各种牙根变异常见,而且人体骨质无机成分比例逐渐增加,硬度提高,弹性下降,牙周膜间隙也逐渐变窄,拔牙难度显著增高,发生下牙槽神经损伤的概率因而随之增加。
阻生深度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的影响显而易见,阻生深度越深,牙齿显露、阻力去除和牙齿拔出等整个拔牙过程的难度越大,根尖与下颌管越容易出现复杂相邻关系,导致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风险越大。阻生深度与阻生类型相关,水平阻生、倒置阻生、远中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阻生位置一般更为深在,并且切冠、分根等操作更为困难,更易发生下牙槽神经损伤。
第三磨牙牙根存在多种形态变异,如多根、弯根、U形根、肥大根等。如前所述,影像学和解剖学检查可以发现其根尖与下颌管存在复杂多变的相互关系。当根尖与下颌管和下牙槽神经存在交叉、压迫、环绕等紧密关系时,拔牙操作和牙根脱位等造成的局部创伤及创伤后反应有可能波及神经,出现神经损伤症状。
主观因素
此外,操作医师临床经验不足、使用技术不当等主观因素也是造成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重要原因。如传统拔牙技术采用锤击劈冠、敲击增隙等方法去除阻生牙牙冠、牙根阻力,不仅令患者感觉痛苦和恐惧,还可因暴力操作难以精确控制,导致牙齿牙根移位、锐利器械插入下颌管等意外,造成严重神经损伤。再如使用外科高速钻磨除骨质、切割分牙过程中,不了解阻生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管和下牙槽神经的解剖关系,钻头磨切过深,导致神经损伤。
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临床操作者应根据自身技术熟练程度,进行更为充分的术野显露,合理设计去骨与牙齿分切方法以充分去除阻力,顺应牙根形态施以挺出力量,必要时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处置,严格避免盲目暴力操作。
局部麻醉因素
局部麻醉或导致穿刺直接损伤神经。
临床操作时,当注射针尖刺到神经鞘时,患者会产生电击样异常感觉,说明针尖对神经产生了一定的损伤;进针过程中神经鞘内或周围出血使神经受压,也可以引起感觉异常。
单纯针刺导致的神经感觉异常一般在持续数周后恢复。
麻醉药品中的稀释剂或被污染的麻醉药品也有可能引起感觉异常,所有的麻醉药物都有一定神经*性,如果将高浓度的麻药直接注射到神经可能导致神经细胞凋亡,支配区域组织长期麻木,数周后仍不恢复时可能成为永久性神经损伤。
药物因素
拔牙术中或术后使用的药物也可能导致神经损伤。
曾有报道过术中因牙槽窝出血使用骨蜡填塞,术后半年出现下牙槽神经感觉障碍表现的报道;术后处理干槽症等并发症时,使用药物直接接触下牙槽神经,也可能导致神经感觉障碍。
(本文摘编自《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年第7卷第9期)
作者:张宗敏胡开进周宏志
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作者简介
周宏志,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现任医院口腔外科副主任。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疾病及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牙槽外科学组成员,陕西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年于第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年于医院完成博士后学习工作,于美国马里兰大学牙科学院完成访问学者学习工作。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和研究工作18年。曾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发攻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于SCI收录国际期刊发表论文lO余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参译专著6部。
本文源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第57期06-07版,原文作者周宏志,转载请注明出处。仅供行业专业人士参考及交流,不代表本账号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文中涉及到的药理或实验操作过程做过验证,不视为医疗意见或建议。本账号不对上述摘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部分文章,图片,视频,转自网络我们编辑整理。在此感谢原创作者分享。如有图片,网站,视频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