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眼神经损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针灸大师承淡安艾灸心得23条,收藏了
TUhjnbcbe - 2021/3/28 11:18: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承淡安(.09.01-.07.01),中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少时随父亲学医,17岁时师从名医,为中国针灸走向世界倾注了全部心血,被誉为中国针灸一代宗师。承淡安先生以弘扬针灸学术为毕生的追求,一生桃李遍天下。北京的赵尔康、杨甲三、程莘农,南京邱茂良、肖少卿,台湾的周左宇,福建的陈应龙、留章杰,广东曾天治,广西罗兆琚,河南邵经明,浙江高镇五,安徽陆善仲、孔昭遐,山西谢锡亮,湖南詹永康等,无不以师出承门为荣。更有诸多承门传人,如香港卢觉愚、谢永光、邓昆明,新加坡何敬慈、邓颂如、刘致中,菲律宾高达三、关飞雄,以及被誉为"美国针灸之父"的苏天佑等,追寻承淡安先生遗训,将针灸广泛传播至东南亚及至欧美代代相传的承门针灸薪火,逐渐铸成了众口称誉的学术丰碑,令中外学界引颈而望,形成了中医针灸学术发展史上具有科学学派特质的现代学术流派。江阴古称"澄江",因而海内外弟子门生共同将本学派名之曰"澄江针灸学派",并逐渐得到学界认同。

今天分享一些承老的艾灸心得,每一条都很金贵,收藏吧~

1、赤痢在药物治疗时,于大椎、身柱各灸5~7壮作为助治,有减低热度,增进抵抗力之效。

2、中风瘫痪,半身不遂之症,总以艾灸为宜。盖艾能温通经脉,活络血行也。然艾灸亦有主要穴,即曲池、肩髃、环跳、阳陵4穴,以大炷频频灸之,自能恢复其原状。余治锡邑薛瑞初之太夫人,年逾耳顺,瘫痪已2年余,就上述之4穴,频频灸之,连续有壮,而竟痊愈。步履如恒。伟哉!艾灸之力,诚非其他药石所能及也。

3、民间于霍乱流行时,病发,每由针医于手足十指及委中、尺泽放血,针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足三里、承山等穴,每能止泻,止吐,止转筋,收到良效。但因吐泻失水过多,体力衰惫,虽与针治已无效果时,有经验者能改用神阙、关元做大炷多壮之灸治,还可挽救。附此备考。

4、寒湿之邪,久瘀于内,化而为热,客寒触之,气从小腹上冲心而痛者为冲疝。无锡望亭尚家桥俞长志君,年近50,患小腹痛。自觉有气攻小腹,惨痛欲死,冷汗淋漓,6日未食,奄然待毙,延余诊之。曰,此冲疝也。在脐上用三角灸法(三角灸法:穴在小腹。取法:仰卧露腹,以纸绳量两口角的长度3倍,折成三角形。以一角着脐心,脐心下左右各一点是灸点。疝气、小肠气亦可用此法灸之。偏左灸右点,偏右灸左点)及灸关元与太冲,其痛立止。处方以善其后。

5、肝有瘀热,寒邪外束,肝气不能条达,因而横逆。致使小腹疼痛,上下左右,攻冲无定,甚则四肢厥逆。治法宜取照海、太冲、独阴各灸5壮,石门7壮,又脐下5寸两旁1寸处灸7壮。

6、未满3岁之小儿,在生齿期或断奶期中,每每突然呼吸停止,颜面苍白或发青,眼球转动,躯干为强直性痉挛,四肢抽搐,人事不省。为时数秒钟至1~2分钟,即复常态。有时为间歇性之发作。重者日发10余次。将间歇时,喉中作笛声2~3声而醒。此名声门痉挛,即小儿急痫。发作时宜针治。平时宜注意营养,多做日光浴,使吸人乳,并每日用念盈药条灸身柱、肺俞、脾俞、天枢、足三里,可以强壮其身体,促其早愈。

7、按水肿之症,俱为小便短少,致水气泛滥。余遇水肿症,先灸肾俞,小溲即多,每试皆验。

8、呃逆不止,可取水突、膻中、巨阙、关元,用小艾炷各灸7壮。

9、先父梦琴公云:壮年时在沙洲纯阳堂治一农民,患阴霍乱,六脉已伏,体已僵,气如游丝,家人环视,俱谓不治矣。将疡科用之丁桂散加麝香分许,满置脐中,上用大艾团灸之,共灸30余壮,胸腹部渐温,呼气稍壮。更灸之,至四肢温,六脉出而止。计烧去艾团有克余,脐周之肉灼至溃烂,后为敷玉红膏而愈。

10、余治一邻家鞋店主人之子,3岁,患呕吐泄泻已半月余,面青眼泛,鼻出冷气,四肢厥逆,脉细无神,某医断为不治。余给与艾绒一大团,用墨在小儿腹上点关元、天枢穴,嘱其用艾灸而去。翌晨复来,面有神采。其母谓灸后即四肢温暖,呕吐泄泻俱止,欲吮乳矣,惟灸处溃烂,为敷玉红膏并处方以善其后。

11、命门之火式微,不能蒸化津液,水泛而为寒痰。面有青黑色,手足清冷,小腹拘急,小便少,脉沉细,舌润有青紫色。命门灸十几壮,肾俞灸十几壮,膻中灸3~5壮,肺俞灸十几壮,常服金匮肾气丸,可愈。

12、肥胖之体痰湿最重,中气则弱,气虚痰甚,水聚成痰,留走肠间,身遂瘦削。咳逆稠痰,肠间水声漉漉,头目眩晕,足不觉冷,甚或肌肉水肿,脉弦滑,舌红润,此为痰饮。宜灸天枢、命门、膏肓、气海各十几壮,中脘5壮,多良。

13、中宫阳气式微,三焦失疏,水停胁下,成为悬饮。咳唾白沫,胁下引痛,脉弦不紧,舌白而润。灸大椎3壮,陶道5壮,至阳、灵台、肝俞各7壮。

14、三焦水道不利,水入膈膜,溢于肌腠,走于四肢,喘急不能安卧,肢节肿痛,筋骨烦疼,陡呕,脉浮弦,是谓溢饮。水气不化,支结于肺肠心下之处,患者头眩,呕吐,胀满,咳逆,气短不得卧,脉弦细,舌淡润,是谓支饮。两症治法相同。水分、关元、肺俞各灸5~7壮,神阙3壮,命门、中脘、足三里各灸5壮。

15、皮肤发痒,搔之起白粉屑,乃鳞屑癣也。当灸曲池、膈俞、血海各十壮,可收卓效。惟需直接灸,壮数不可减少。如畏痛,可用硫*,天天烧水洗浴,月余亦可根治。

16、饮邪留伏筋骨俞穴之间,脾肾阳虚,不能蒸散,此为伏饮。症状为腰背痛,心下痞,恶寒,脉伏而滑。膻中、关元各灸3壮,中脘、肾俞、脾俞各灸5壮,膏肓灸30壮。

17、先父梦琴公治徐家园徐茂生腰背痛,为针人中、后溪、肾俞、环跳、委中等穴数次,愈针愈剧,乃诊其脉沉而滑,曰:得之矣!此饮邪伏于太阳俞穴之间也。乃为灸至阳、脾俞、命门、肾俞、关元,一治而减,再治而愈。

18、痰饮积于胸中留而不去,每遇风寒外束,阳气不得外泄,引动痰饮上逆,而发冷哮。形寒肢冷,咳嗽痰多,喉中有声,脉细弦,或细滑,舌润不渴。灵台灸5~7壮,俞府、乳根各灸5壮,膻中、天突各灸3壮。

19、虚喘系因肾元亏损,丹田之气不能摄纳,气浮于上,而作气喘。喘时声低息短,吸不归根,若断若续,动则更甚,心悸怔忡,两脉虚细。宜灸关元数十壮,肾俞、足三里各十几壮。

20、日本小儿出生至三个月时,必灸身柱穴七壮,艾炷如米粒大。七岁以下之小儿,伤风发热时,亦灸身柱。据彼邦人云有奇效。见病至十分虚弱时,艾炷宜小宜少。如太过,则不胜火伤*素,反致危重矣。

21、阴疽流注,以蒜片贴疼楚不仁处,再用艾炷于蒜片上灸之,灸至不痛者觉痛,痛者觉痛止为佳。阳症掀肿将成未成时,无头者先以湿纸贴患处,视何处先干,即为有脓处。于该处用艾隔蒜灸之,以平为佳。

22、疔不论何经何部,用稍粗之针刺灵台或身柱,使之微出血,再饮以菊花汁一杯。无论如何险重之疔,皆可用此法。疔之部位如在大指端,当属肺经,即刺其经之起穴或末穴,如中府穴,针泻立可见轻。余经类推。面部人中疔为疔中最恶之症,灸合谷有特效。灸炷宜大,两手皆宜灸之。

23、晕针多属贫血之人,或病久体弱,或大饥大饱时。艾灸亦能致晕,形状亦是肢冷、自汗、气促、神迷、僵卧,与晕针完全相同,倘遇此种情形,最好注射强心剂。若轻者,只觉头晕欲呕时,饮以开水,立可取效。

舒氏针灸69种疑难杂病虚无针法骨寒针化瘤针等,扫码免费学

推荐阅读

帝王之术——奇门遁甲预测风水高级班

針灸是止血的最好方法

密不外传:河图洛书治病的奇法(收藏)

口腔溃疡,只需两个穴位即可轻松解决

肾衰无尿,一个穴位就调愈!

喜欢本文,请花一秒钟的时间把它转发到您的朋友圈里!或许您的转发可以救人性命!感恩!

你还没有

1
查看完整版本: 针灸大师承淡安艾灸心得23条,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