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这里,遇见生活,遇见太极……
《和美太极》专业太极微刊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1),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2)。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3)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4)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分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导读:调身与调息、调心,是太极拳术中的核心要素,被称之为“三调”。今天先介绍下调身!
点击可阅读
修炼太极拳中如何进行“调心”
修炼太极拳中如何进行“调息”
太极拳习练中的调身
调身是武术气功中的核心概念。太极拳作为中华传统武术气功之一,研究如何在习练太极拳中正确调身,对充分发挥好太极拳的实战和健身作用,很有意义。一、调身的本质调身,又名调形、调拳架,是习练太极拳的核心概念。调身与调息、调心,是太极拳术中的核心要素,被称之为“三调”。调心是调节人的意念,入静入定,最终实现以意领气,以意行功。调息是运用意识调整呼吸,通过规范的吐纳动作与外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那什么叫调身呢?早在明代,李呈芬就在《射经》中对调身之法和功用作了极好地回答。他说:“身法之善,莫若蹲腰坐胯最为便宜。腰蹲则身不动,坐胯而臀不显。肩肘腰腿力萃于一处,易起易伏。”其实,调身是人运用意念调节手型、步型、身型和手法、步法、身法等基本动作使之符合拳术的规范,即调准拳术的基本动作和拳架,从而逐渐达到练功要求和目的的一种手段。从太极拳的角度来看,就是要认认真真按照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要领去学去练,并在日后的习练过程中细细体悟,逐步提高。它是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中华武术气功修持的核心部分,它与调息调心是练好武术的“三架马车”,相辅相成,相互联运,在整个气功修炼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二、调身在太极拳中的重要作用(一)调身是习练太极拳的基础。调身包括调整习练者的基本手型、步型和身型,及其基本手法、步法和身法等等,这是习练太极拳的基础。古人云:“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神散乱。”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也讲:“太极拳开始,先练拳架。所谓拳架者,即照拳谱上各式名称,一式一式由师指教,学者悉心静气,默记揣摩,而照行之,谓之练架子。太极拳之程序,先练拳架,如太极拳、太极长拳;其次单手推挽、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散手;再次则器械,如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等是也。”这里所强调的就是调身。调身是手段,是基础,只有形正体松,才能达到气定神敛,练拳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比如,各式太极拳都强调调身时三维拳架的精准性,即身体站立时必须把握三个轴,就是在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三维立体的保持身体的支撑和平衡。其具体要求是,上下悬拉(悬顶----五趾抓地,以肚脐—命门为中心上下分拉),前后扳机(吸胯----敛臀,使骨盆在肌肉拉力下翻转扳紧,形成弹簧扳机),左右相挣(扣膝----圆裆,大腿骨内旋形成下部膝内扣,上部股骨头部位外撑从而裆圆撑)。身体只有在上下、前后、左右三维达到非常精准时,练太极拳才能根基稳固,并为具备太极拳高超的控制力量和技击力量奠定基础。为什么说调身是习练太极拳的基础?一是因为通过调身,让习练者入静,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改善全身的营养状况,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二是因为通过调身,让习练者增强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与弹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强壮身体。科学合理的肢体动作和身形姿势,肌肉和骨骼不断地做螺旋式弧形动作,关节周围的肌键、关节囊和韧带都得到了锻炼,也增强了关节的稳固性、柔韧性和灵活性。当然,太极拳的调身,不仅是对身体躯干及四肢的调整,从头、颈、肩、肘、腕、掌、指、胸、腹、肋、脊、背、腰、臀、髋、腿、膝、踝、足、趾,到眼、耳、鼻、舌等,都有详细的方法和要求,并根据功法、姿势、动作等不同而各有要求。习练太极拳常讲的松静站立,头正颈直,沉肩坠肘,坐腕舒指,竖脊含胸,拔背松腰,沉胯敛臀旋膝,五趾抓地、舌顶上腮、目视前方等等,都属于调身的内容。因此,我们说,调身是习练太极拳的基础。(二)调身自始至终贯穿融合在太极拳习练过程之中。调身,自始至终都灵活地贯穿融合在习练太极拳每个环节和过程中。无论是陈、杨、吴、武、孙、武当、赵堡太极拳,还是八式、十六式、二十四式、三十二式、四十二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一百零八式等各式太极拳,“棚、持、挤、按、采、例、肘、靠、进、退、顾、盼、定”等等,是其共性的最基本的动作方法,而如何让这些基本动作准确到位,这就是调身的范畴了。太极拳所有的经、论、歌和诀的练功要点,也都是通过正确规范的调身来完成的。比如太极拳对人体的“九节八段”提出了诸如竖项贯顶、舒腕展指、松肩垂肘、松腰落胯、屈膝圆档、十趾抓地等用以规范手型、步型和身型的要领,对由形体圆转螺旋运转产生的运动态势,即手法、身法、步法、腿法和着法等制定了手似螺纹腿似钻、腰为主宰、足随手运、上下相随、节节贯串、进退须有转换、往复须有折迭,处处触圆等变化规矩;对体势完成时的形态必须遵循顶劲上领、档劲下沉、神气贯足、支撑八面、对拉拔长、稳定重心等法则。这些都需要通过正确的调身方法才能实现,最终才能达到“一阴九阳跟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类好手,唯有五阴并五阳,阴阳不偏称妙手,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的境界。如果调身不正确,就会有损伤。比如,太极拳要求脚尖同膝盖正相对,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可是有些人练拳时,膝盖往往会超过脚尖,认为姿势越低越好,步子越大越好,这就超过了膝关节的承重能力。另外,在动作运转过程中,要用腰来带动,即“主宰于腰”。可是,有人是用膝关节的扭动来带动上下肢的动作,这是错误的。在运动过程中,还会出现跪腿现象,膝关节过分外张和内扣,这就造成了膝关节内侧和外侧韧带不合理的神拉。这种动作在套路中如若多次重复,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膝关节慢性损伤。(三)调身在太极拳技击中发挥重要作用。高超的技击性是太极拳的本质属性,调身是影响其成败的核心要素。其一,调身为技击提供重心平衡。重心平衡是太极拳技击的中心环节。太极拳技击时为整体力的发放,攻防兼备,那就首先要通过调身做到立身中正安舒。调身是前提,是基础,失去了调身,调心调气也就无从谈起。身体中正不偏,各部关节屈伸顺遂,全身才能放松,才能正确掌握行功走架的要领。在太极拳技击的步法中,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与中定,中定最关键。中定不但是立身中正的前提,更是技击化打的基础。相反,立身不能中正,身体失去平衡,行功走架东倒西歪,技击发力便无保证。历史上许多太极拳高手,都特别重视立身中正,把立身中正作为拳理拳法的重要法则。著名的陈式太极拳大师陈长兴特别注重竖直腰身,立身中正,被称为牌位先生。之所以平衡与稳定重心极为重要,那是因为只有通过调身来稳固中心,才能击倒对方,而自己则不会失重失手而立于不败之地。掌握平衡,保持中心稳定,成为决定技击胜败的关键所在。正如王宗岳说的,有了“立身平准”,才能“活似车轮”,才有取胜的保证。其二,调身时每个动作的正确精准与否,直接影响技击效果。太极拳技击虽然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几个方面,即方、圆、直、曲、精、细、长、短等等。拳法的外形就是源自以上自然形态几大特征组合变化而形成“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势,最终又组成各招各式,只是有的拳势简单,有的拳势复杂;简单的一二势组合,复杂的四五势或七八势互成。因此,调身时每个动作是否精准规范,就直接影响技击实效,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调身做到精准,则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根据拳式招术的技击需要,或虚或实,或开或合,或俯或仰,或前进或后退,或左顾或右盼,身法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与手脚动作准确配合,始终支撑八面,内劲平衡,身法始终不失中正自然,其内劲、整劲和浑圆劲就收发自如,技击水平自然就高超。只有通过正确的调身,才能达到“后发先至”,“彼不动,我不动;彼一动,我先动”,“粘连黏随”、“随屈就伸”、“乘势借力”、“引劲落空”、“蓄发相变”、“螺旋缠丝”等太极拳之神奇的技击效果。调身不正确,则动作不规范,不仅身子不稳,内劲不能发,打不着别人,甚至于还会伤己腰膝,留下病痛。其三,正确调身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等技击奇效。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拳技击的主要特点,主要是通过力学的杠杆定律来实现的。太极拳的众多拳式,诸如野马分鬃、搂膝拗步、斜飞势、单鞭、三换掌、高探马、白鹤亮翅、倒卷肱等等,都是双手双脚、上下左右前后、平圆立圆斜圆和交叉力多点进攻的方式,也体现出杠杆的力学特点。这些招式,只有通过正确的调身,杠杆定律才会发挥奇效,四两才能拨千斤,以轻制重,以弱胜强,以小力胜大力。例如,在太极拳推手中,当对方用右手抵我左胸,左手扶我右肘向我冲来,我左胸抵住对方右手,左手托住对方右肘,右手抵住对方左胸,用我左胸与左手合力抵住对方朝我冲来的重心,这个合力如同接手先顺后抵。合力是指左胸内含里裹与左手托塌拿死对方右臂,利用其右臂反击之力抵住对方全部前冲之力。这时,我右手向对方左后推按,用力虽说不大,而对方必倒无疑。这一切技击奇效的实现,都有赖于调身正确这个重要前提。三、在习练太极拳中如何正确进行调身(一)精准性原则。这是习练太极拳调身时的第一原则。如何达到调身精准性原则呢?一是师承。“学拳容易改拳难”。要想真正学好太极拳,一定要选一位真正懂得太极拳的师傅。正如拳经所说:“入门引路需口授,功用无息法自修。”如果我们最初学拳养成了身型不正、耸肩悬肘、撅臀猫腰等错误动作,将来再改拳将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所谓真正懂得太极拳,是指这位师傅一定是正规地学习过某一流派的太极拳,而不是在公园或小区里随便跟一个什么人学拳就可以的。学拳不一定要找名师,但一定要选明师,这样不仅仅是要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还可以在师傅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拳技。一位太极拳明师不单能规范我们习拳的功架,更主要的是教我们正确的拳理拳法,以避免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动作在我们的脑海中“先入为主”,从而为我们的拳技在日后逐步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对拳照。即对照本门公认宗师的拳照。因为任何一位师傅在传授武功时,都会有意无意地加入自己的经验,都会对基本拳架和动作做些微调。这是无法避免的。在师傅的教导下,再对照本门公认宗师的拳照,对修正自身动作的准确性极为重要。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太极拳已衍化出有代表性的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赵堡、武当等七大流派,当然还有其它分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先后创编的多套新编太极拳套路,主要有八式、十六式、二十四式、三十二式、四十二式、四十八式和八十八式太极拳。每种太极拳都有其相应的动作标准和规范,其拳架和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陈式包含了刚劲(强烈的打击)和急速的旋转、跳跃等技巧。杨式具有“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朴实、由松入柔、刚柔并济,一气呵成”的特点。武式具有“圈小劲捷、紧凑灵巧、势简技繁、术法分明、古朴典雅、端庄洒脱”的特点。吴式具有“松静自然、架式紧湊、缓缓连绵、不纵不跳、长于柔化、独具风格”的特点。孙式则把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三家合冶一炉,具有“动作小巧轻灵,架高步活,柔缓圆活,转换轻盈,运动方向变化多样,步法进退相随,运转开合相接”的特点。调身时,必须符合本门拳术的这些基本规范和要求,才能达到精准。(二)意领息随原则。习练太极拳,调身、调息与调心是合为一体、辩证统一的,即“三调合一”。调心是炼意,即以意领气,以意行功。调息是炼气,是指自觉地调整呼吸的节律、频率和深度。调身要求达到意领息随,即以意念引导之,呼吸配合之。即“心为令,气为旗,形为势”。正如拳论所说:“人之运动,以意为始,以形为终”。又有宗师说“太极拳以外练形体,内练意气神而为道,为养生、技击、艺术观赏之术也。”杨式老谱上也有“意在形外,其体自松。形追其意,其势必速,其力必透。意比形长,力透强梁。意比形短,打人不远。手近胸膛,力透脊梁,纵透七尺,亦比短强”的论述。练拳者的意念和意识,是决定练拳者调身的每个动作正确与否的关键因素。若是“意拳不明,而形意也无由而成”,证明意念必须是反映和表现在形体上,方能成其为行动,或出拳迈腿,或转身进步,才能构成外形与意念相合的拳法运动。太极拳的几乎所有动作,都要通过意念引导动作移动,呼吸吐纳跟随,从而带动气血运行。即意念是由心动而始,呼吸相随,由行动而终。比如做单鞭动作时,意念由右手通过脊背而达左手,呼吸也随着开合而动,这样就有一部分气血随意通过肩、肘、腕而达左手,当左手到定点时,则觉指关节发胀,这就是体内气血在流注。练太极拳尤要注意眼神,眼为心灵的窗户,眼到亦即意到,气也就会跟着到。我们练功进行调身时,一定要按照意领息随原则来进行。(三)松而不懈原则。太极拳在调身中强调“松”,即“松腰、松胸、松肩、松肘”等等,但其要义却是“松而不懈”。“松”是指全身各关节以及肌肉筋健的放开、拉长、放松和精神上的高度松静。打拳时要求放松,不仅是肌肉、关节、筋腱等肢体的放松,意念也要放松。肢体松要做到松而不懈,意念松要做到松而不散。这样才是内外一致,周身放松。平时我们说的放松,主要是在意念支配下肢体的不紧张,一般是没有目的性的,如果受到巨大声音或外力等外界的刺激,往往会立刻紧张起来,肌肉收缩,身体变得僵硬,外力越大,精神与肢体就越紧张,肢体会更加僵硬,受力部分就会产生本能的顶抗。而太极拳的松虽然也是在大脑支配下的肢体放松,但这种松是具有一定的规则和目的性的。在松的状态下练拳,可以使身体气血通畅,轻快灵活,懂得对方的意图、劲路和应对办法。比如自己身体某部位受到外力,便通过松柔旋转进行走化,外力越大,越应该松的更好,一定要做到不顶不抗,顺势而为。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并能长期坚持在松的状态下练拳推手,把遇到外力产生的紧张,转变为松柔的条件反射,那么你就基本掌握了太极拳松的涵义。懈是指肢体的疲软,精神上的萎靡。所谓懈,既无目的性,也无规则可言,是一种无意识的放任懈怠。懈时关节是闭合的,肌肉软组织是萎缩的,皮肤和肌肉之间是紧的。腰懈则身瘫,胯懈则身倾,膝懈则站立不稳。有的同志却把松理解为懈,练拳时肢体疲软,精神萎靡,显示的是一种病态,这样就失去了学练太极拳的意义。(四)动静相合原则。太极拳在调身中提倡动静相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相辅相成,即所谓“松静为本”、“动静相兼”、“以静御动”、“动中求静”。辩证法告诉我们,动静是标示事物存在方式和基本属性的一对矛盾,用以描述事物在时空运动中的总体特征。动是指事物自身所具有的能动变化性,静则是指事物自身所具有的质的稳定性。动静作为事物存在的两种形式或属性,是相依相分、不即不离的对立统一。王宗岳拳论云:“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静中触动动尤静”。太极拳以绵绵不断的动作来引导内气在全身运行,是以动态配合内气运转,故称动功。锻炼中以动为阳,以静为阴,正如十三势行功心解云:“静如山岳,动若江河”,“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一动一静就是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动静有内外之分,外形指四肢及躯体,内形指心意及精气,但动与静两者不能完全分开,根据阴阳互变原理,应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动静结合。静里含动,动不舍静,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视静犹动,静以待动;视动犹静,动以生静。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云:“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动极返静静生动,动是放,静是收,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当然,太极拳的静,不等于停,亦不等于慢,而是在全身节节松净,心无杂念前提下,力求一种精神和心灵的宁静,身虽动,气宜敛,心贵静。无论是推手或走架,都必须在动作中全身节节松开,又节节贯串,大脑思维保持集中而冷静,心静才能使动作悠闲自在,心静才能使意气运行顺遂,心静才能使全身感觉灵敏。这种静态是贯串在动作之中,与动作的快慢无关,动作再快也同样能保持一种心灵的宁静,但与周围环境有关,环境嘈杂,心灵就不能得到安静。(五)轻灵自如原则。太极拳在调身时,基本步法与身法要做到虚实分明,轻灵自如;如行云流水,滔滔不绝:正如拳经云:“满身轻利顶头悬”,“屈伸开合听自由”。这就是说,调身时每一拳势虽有“起承开合”之分,但四字之间不是截然断续,不是呆板的。而是连贯自如的,要做到开中寓合,合中寓开调身走架尤其要学会知己知彼的本领,一动势就应当先问问自己有何处不够,或有哪些要求不合度,只有不断纠正,才能不断进步:走架的速度既要慢匀,更要防止呆滞不放松走架的目的在于运用,平日行功调身走架时,就要当作正在与人打手,在打手时又要当作走架,如是相辅相成,拳艺才能不断提高。要达到轻灵自如,关键是要分轻虚实。杨澄甫宗师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中说:“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如猫行,体重移于左者,则左实,而右脚谓之虚;移于右者,则右实,而左脚谓之虚。所谓虚者,非空;某势仍未断,而留有伸缩变化之余意存焉。所谓实者,确实而已,非用劲过分,用力过猛之谓。”他在《太极拳十要》中又说:“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这说明,分轻虚实是习练太极拳的基础,一定要高度重视,待到走架成熟之时,全身似气球,身体犹如悬空,双手高低屈伸皆能灵活自如,两腿不论前进后退、左右旋转、虚实变换,无不随心所欲,就能实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太极即周身,周身即太极,日久功深,太极拳的精妙艺术得矣。综上所述,调身是习练太极拳的基础,发挥着重要作用。修炼者必须根据“有利于人体的平衡健康,有利于顺利进入功态,有利于快速增长功力,有利于高效准确技击”的四个标准,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不同的功法进行正确调身,做到调身、调息、调心,充分协调统一,才能从整体上促进功力技能的提升,获取最优化的健身效益。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