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又称脆性骨折,是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受到轻微的外力即可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的后果。常见的骨折部位:脊柱、髋部、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骨折可能发生于:咳嗽打喷嚏时、弯腰抱小孩时、屈身捡拾东西时、突然回头转身时。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即易发生骨折。脊柱压缩性骨折约有20-50%的病人无明显症状。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跌倒,低骨密度,脆性骨折病史,年龄65岁,有骨折家族史。次要危险因素:嗜烟,酗酒,低体重指数,性功能减退,早期绝经,长期营养不良,影响骨代谢药物使用史,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及治疗难点
患者长期卧床制动,会加剧骨质疏松症;
骨折部位骨量低,骨质量差,复位困难;
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内固定物及植入物易松动、脱出;
骨折愈合慢,易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
同一部位及其他部位发生在骨折风险增大;
老年人群常合并其他部位或系统疾病,治疗易发生并发症,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致残率致死率较高。
骨质疏松症
临床表现:一般表现: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特有表现:可出现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骨质疏松症的表现:驼背、身高变矮、脊柱侧凸畸形治疗: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抗骨质疏松治疗是治疗骨质疏松骨折的基本原则,理想的治疗是上述四者的有机结合。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应强调个体化,可采用非手术或手术治疗。尽量选择创伤小,对关节功能影响小的方法,不应强求解剖复位,而应重于组织的修复和功能锻炼。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基础措施: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摄入富含维生素D、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避免吸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进行适度的肌力锻炼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可使用双磷酸盐、降钙素、雌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钙剂等。骨折后抗骨质疏松用药建议合理使用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中草药等。预防措施:戒烟戒酒,均衡膳食保持适度体重坚持日常适度肌力锻炼及全身平衡性与协调性锻炼适度户外活动,增加日照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预防性正确用药供稿:母美
编辑:母美
审核:李松*
关
注
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