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眼神经损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精神神经系统笔记一
TUhjnbcbe - 2021/2/10 12:40:00

神经系统总论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2、周围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特点:阶段性分布、其余均交织成丛)、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1对尾神经

二、脑神经分布:1、左右大脑半球、2、脑干:中脑、脑桥、延髓、3、脊髓

注:小脑位于脑干后

三、脊髓神经分布:1、颈髓:支配颈部与上肢、2、胸髓、3、腰髓:支配腰部与下肢4、骶髓

四、脊髓横段解剖:

1、脊髓灰质:位于中央、所有的包体最终形成灰质作用为产生命令、

2、脊髓白质:位于外周、所有的轴突最终形成白质作用为传递命令、

3、神经基本单位为神经元、神经元存在包体与轴突

(1)包体:形状为方形、作用为:产生电信号

①包体存在交感神经元:脊髓侧角细胞、又称为脊髓侧索

②包体存在感觉神经元:脊髓后角细胞、支配感觉

③包体存在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细胞、支配运动

(2)轴突:长条形、作用为:传递电信号、

五、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1、特点:中枢神经系统只有借助运动系统才能让骨骼肌产生运动

2、运动系统的组成:

(1)上运动神经元:大脑皮层至脊髓前角为皮质脊髓束称为上运动神经元、

(2)下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至肢体为皮质脊髓侧束称为下运动神经元、

(3)椎体外系:协调运动、

(4)小脑:维持平衡

注:上下运动神经原分界为:脊髓前角细胞

3、命令的产生: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发出向下传到至中脑-脑桥-延髓(交叉到对侧)-脊髓前角细胞(运动为前角细胞支配)-肢体、

注:皮质脊髓束:大脑皮层传递到脊髓的神经素称为皮质脊髓束

3、特点:只要传导通路在大脑(延髓之前:大脑皮层、中脑、脑桥部位)出现病变、肢体表现均为对侧肢体异常、瘫痪

六、传入神经(感觉神经):运动在前、感觉在后、感觉障碍为后、如脊髓后角细胞等、无运动障碍

注:命令的传入与传出:运动命令为大脑传出命令至四肢、感觉为肢体传入命令进入大脑

七、运动障碍(上下运动神经元障碍):运动障碍为前、如中央前回、无感觉障碍(后)

1、上运动神经元:(老子)

(1)损伤部位:大脑皮层中央前回

(2)临床表现:

①中枢性瘫痪、硬瘫(中枢性)、痉挛瘫、

②亢进:

A、肌张力亢进、腱反射增高:四肢表现:上肢屈肌亢进、下肢伸肌亢进

B、最典型:病理征阳性、如:巴彬斯基征阳性、锥体束征阳性、一侧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C、特点:有无病理征阳性为区分上下运动神经元最有意义的表现

2、下运动神经元:

(1)损伤部位:脊髓前角细胞

(2)临床表现:

①周围性瘫痪、软瘫(周围性)、迟缓瘫、

②抑制:

A、肌肉萎缩:下运动神经元为神经提供营养、常见于小儿麻痹症、

注: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为:下运动神经元病变、表现为软瘫(弛缓性瘫痪)、感觉系统正常、肢体因缺乏营养表现为肢体变细、废用性萎缩

B、肌电图异常:为测试肌肉与神经之间的关系、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时表现为肌电图异常

C、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四肢表现:四肢软瘫、没有病理征

注:有无病理征阳性为区分上、下运动神经元的典型指标

八、脑神经:

1、第3、4中:动眼神经(第三对)、经滑车神经(第四对)位于中脑

2、第5、6、7、8桥:三叉神经(第五对)、外展神经(第六对)、面神经(第七对)、听神经(第八对)位于脑桥

3、第9、10、12在延髓:舌咽神经(第九对)、迷走神经(第十对)、舌下神经(第十二对)位于延髓

九、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体征

1、大脑皮层处病变:对侧单个肢体的瘫痪(一个部位对应一个部位、区分内囊病变)

2、内囊(基底节区)处病变:对侧三偏: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

注:大脑皮层发出的所有神经元纤维束汇聚到一点称为:内囊、基底节区

3、脑干病变(中脑与脑桥、脑桥为重点):

(1)肢体瘫痪为:对侧硬瘫、

(2)面部瘫痪为:同侧软瘫、动眼神经核、面神经核、舌下神经核支配同侧面部

(3)典型表现为:交叉瘫痪、同侧面部软瘫、对侧躯体硬瘫

4、脊髓病变(必考):

(1)脊髓解剖:颈膨大支配上肢、腰膨大支配下肢、颈膨大以上为颈段、之间的脊髓为胸段脊髓、腰膨大以下为腰段脊髓、脊髓圆锥、

(2)病变部位在上部为硬瘫、病变部位在本身为软瘫、

如:病变部位在颈段,表现为:上肢、下肢均为硬瘫、

病变部位在颈膨大,表现为:上肢软瘫、下肢硬瘫

病变部位在腰膨大,表现为:上肢正常、下肢软瘫

病变部位在胸段,表现为:上肢正常、下肢硬瘫、痉挛性截瘫、剪刀样步态

病变部位在马尾神经、表现为:上肢正常、下肢软瘫、腰髓发出

病变部位在脊髓圆锥、表现为:上下肢正常、位于脊髓S3/S5区域

(3)脊髓侧索损伤:同侧肢体肌肉瘫痪

5、下运动神经元:损伤部位为脊髓前角细胞、导致不对称阶段性迟缓性瘫痪、软瘫、无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

一、感觉的分类:

1、浅感觉:痛、痛觉、温觉

2、深感觉:位置觉、振动觉、运动觉

3、复合感觉:定位觉、重量觉、图形觉

二、传导通路:感觉的传导从外向内传导、为感受外界刺激传入大脑

1、浅感觉的传导:当感受器感受外界温度、疼痛刺激时将刺激传到脊神经节(接收器、第一个神经元)-对侧脊髓后角细胞(灰质联合前侧交叉、对侧、第二个神经元)-上行传到至丘脑核团(第三个神经元)-大脑皮层中央后回

2、深感觉的传导:脊神经节(接收器、第一个神经元)-上行延髓的薄束核、楔束核(交叉、第二个神经元)-对侧丘脑核团(第三个神经元)

三、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轻微刺激引起强烈感觉,

2、感觉过度:刺激后经过一段潜伏期出现一个定位不明确的强烈感觉

3、末梢感觉障碍:四肢末梢出现手套感、袜子感

4、脊髓后根感觉功能障碍:阶段性放射性疼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症

5、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综合征):对浅(对侧浅感觉消失)同深(同侧深感觉消失)、同侧躯体瘫痪

6、感觉异常:没有刺激、自发感觉

椎体外系

一、锥体外系作用:协调肢体运动的感觉、当椎体外系受损时出现肌张力增强、如:铅管征、齿轮征

二、主要见于:

1、帕金森病:病变部位在:黑质、临床表现(强直):铅管状、齿轮状、静止性震颤(最特异)、慌张步态、

2、舞蹈病:病变部位在纹状体尾状核、

3、抽动症:只有面部抽动、喉部有异常发音、神经系统检查一切正常

小脑损害

一、小脑作用:平衡调节、小脑病变现为同侧出现:同侧共济失调

二、典型体征:

1、Romberg征:站立不稳、摇晃欲倒、出现典型的醉汉步态、

2、指鼻试验:阳性、

3、闭目难立征:站立位、举起双手并伸直、闭目、出现摇晃不稳

注:小脑分部:蚓部:同侧躯干的共济、半球部:同侧肢体的共济

脑神经

总论

一、脑神经的分类

1、运动神经:3动眼神经、4滑车神经、6外展神经、11副神经、12舌下神经

2、感觉神经:1嗅神经、2视神经、8听神经

3、混合神经:5三叉神经、7面神经、9舌咽神经、10迷走神经

二、只有面神经下颌、舌下神经核受到对侧脑神经支配、其余均接受两侧脑神经支配

三、延髓神经核:9舌咽神经、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12舌下神经、疑核(特殊内脏运动核)

视神经(第二对脑神经、解剖:眼球-视神经-视交叉-视束、眼球外侧为颞侧、内侧为鼻侧)

一、视神经受损:同侧该眼全盲,一侧视神经受损表现为该侧眼全盲、

二、视交叉受损:双眼颞侧偏盲、主要见于:垂体肿瘤的压迫

三、视束受损:双眼同向偏盲、主要见于:内囊病变

动眼神经

一、解剖:位于中脑、分为动眼神经运动核、动眼神经正中核与动眼神经E-W核、

二、运动核支配:记忆:上睑下斜无外直、注:绝对无外直肌,

1、动眼神经运动核:支配上睑提肌、下斜肌、上直肌、下直肌、

2、动眼神经中正核:支配内直肌、

3、动眼神经E-W核:支配瞳孔大小、主要作用为使瞳孔缩小、受损为瞳孔散大

注:交感神经也可使瞳孔散大

滑车神经:主要分布支配:上斜肌、作用:使眼球向外下运动

记忆:上海小偷推滑车

外展神经:

一、主要分布支配:外直肌、作用:使眼球向外侧看、

二、病变时导致眼球向内侧、出现内斜视(双眼为:斗鸡眼)

记忆:外展外直肌

三叉神经(混合神经)

一、感觉纤维:眼支、上颌支、下颌支、常见疾病:三叉神经痛

二、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咬肌、病变后(麻痹):下颌向患侧偏斜

三、角膜反射通路:

1、通路:角膜-三叉神经(眼支)-面神经、注:角膜反射只与三叉神经、面神经有关

2、角膜反射为:

(1)直接角膜反射:角膜受到刺激后出现闭眼

(2)间接角膜反射:刺激一侧角膜、对侧出现闭眼

3、病变部位的鉴别:通过间接角膜反射进行鉴别

(1)消失为病变部位在:三叉神经损伤、

(2)存在为病变部位在:面神经

面神经(混合神经)

解剖:面神经位于脑桥、存在面神经核、面神经核分为面神经上核与面神经下核、上核支配眼眶(眼裂)以上的部位、下核支配眼眶(眼裂)以下的部位、上核受两侧大脑皮层的支配、下核只受对侧大脑皮层的神经支配

一、感觉:舌前2/3为面神经支配(味觉)、舍后1/3为舌咽神经

记忆:舌前面、舌后咽

二、运动:面部表情

1、核上瘫:中枢性瘫痪(中枢性面神经麻痹),表现:皱眉、闭眼正常、额纹不消失、眼眶以下瘫痪

注:一侧大脑病变、对侧眼眶以下瘫痪

2、核下瘫:周围型面神经炎、表现:不能皱眉、闭眼、额纹消失、眼眶上下瘫痪(那侧瘫痪为那侧病变)

迷走神经(既管运动又管感觉)

一、感觉:

1、迷走神经躯体感觉纤维:耳廓皮肤、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

2、迷走神经内脏感觉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孤束核、

二、迷走神经支配内脏运动:内脏的运动、终止于迷走神经背核

注:解剖:迷走神经位于延髓、终止于中脑内的三叉神经脊束核与三叉神经孤束核、支配运动为迷走神经背核

周围神经病(软瘫、弛缓瘫)

面神经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贝尔麻痹、Beii麻痹)

一、常见诱因:冷风吹面史、

二、临床表现:

1、同侧不能闭眼、皱眉、额纹消失(最典型)、

2、贝尔现象:不能闭眼、闭眼时眼睛露出白色巩膜、

3、口角向健侧偏斜、健侧牵拉导致

4、特点:绝对无肢体瘫痪的表现、

三、鉴别诊断:

1、莱姆病:也会出现面神经炎的表现、但特异的特点为:出现皮疹(全身出疹)、为感染性疾病、实验室检查可见抗包柔螺旋体

2、吉兰巴雷综合征:出现肢体瘫痪表现绝对不是面神经炎、

四、治疗:

1、急性期:糖皮质激素、首选治疗药物、

2、恢复期:可加用B族维生素

更多详情

请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神神经系统笔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