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文学现场"↑免费订阅本刊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
严禁采集与抄袭、剽窃
心底的感动笔会目录
■[博山]云止于水/既是驿站,也是家园
■[张店]刘春梅/初次相逢似相识
■[张店]杨爱武/姊妹情思
■[张店]乱世佳人/我·记忆中的老爸·儿子
■[博山]马云丹/凡尘美梦
■[张店]柴洪舸/愿你老枝勃发,历久弥香
大寒之日,心中向暖
既是驿站,也是家园
博山云止于水
以文会友,是风雅之事,见字如晤,人与人可以在文字里神交已久。但走进现实,文字和人本身相对应,其实也是雅事。
网络文学的盛行,让我们借助文字认识了一个个读者,在心中构筑了一个根据文字形成的人物。而真实的相见,让我们感知这个世界的温情,在文字之外,在现实之中,我们也可以把酒言欢,以心相交。
在文学现场发文已近三年。时光漫漶,看似缓滞,蓦然回首,实则飞逝如电。去年下半年,因为和学生有一个约定,每日坐下来打开电脑或者日记本写作,随时记下所见所闻所想,本是想成就学生的写作提升,不想无心插柳成就了自己,樵夫老师说:“量的积累,带来了质的飞跃。”在这半年的写作中,我真的深味这句话的含义。偶尔坐下来写字,常常思路阻塞,文字如何起承转合也需要费尽思量,而长期坚持下来,这些都成了迎刃而解的问题,只需要拿起刻刀,把石头中的物象解放出来,文字也是随思赋形的。有人说,“懒”字,就是心被束缚了,只能充满负能量。我觉得起码,战胜了自己的惰性,战胜了随时找借口的无赖,战胜了深陷在孤独和苦闷中的时刻,而有了更为自信的超我。
素来深居简出,不喜欢超过三个人的应酬。而这次文学年会,我得以参加,也是得力于邀请者的真诚,和自己对众多一起行走在文学路上的师友的感激之情。组织者乃是有情怀、有魄力之人,在各个网络群如火如荼报名之时,早已经广发英雄帖,趁着吉利博越蓝的笔会开幕之际,把大家从线上拉到线下,在大寒之日,给予每一个与会者春日来临般的温暖。
早上八点多接到袁会长的电话,就赶紧让研磨人送我去张博路上等车。到时,八点半。久候未至,就在路边来来回回走,看车看风景。等车来,三人均是素未谋面,相见却是旧友重逢之感。叶是同行,只是未曾照面。轩是网络作家,清秀安雅。袁是慈悲之人,棱角分明。一路融融。说起父亲的病情,轩说他也在看中医,效果非常好,西医无法诊断其病因,中医形象地说就是一壶水在炉火上煮沸,不停,一直一直烧下去,水壶越来越干,医疗就该滋阴补阳。中医博大精深,通过中药调理人的阴阳平衡,恢复天然自在之身。
因一直在说话,居然错过了一个路口。我们一起进入,门口有两位秀美女子让我们登记,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名字,觉得有梦幻之境,虚幻的网络,隔屏而对的人,名字在眼底下,面容将在视线里,怎么不激动?一群心怀梦想的人,为了文学,为了精神的遨游,从四面八方相聚于此,即使在深冬雾霾之日,心中也满怀了温暖和清澈。
三楼,都是陌生的面孔。看门口最外面还有一个座位,我坐下来,安于此刻的陌生和期待。听后面有人说,对面穿淡粉上衣,挽着发髻,微微有些凌乱的女子是窗外风,心中的神秘感消失了。安静看着她,向她微笑。平日看她在群里发文章,谈笑,发表情,也是可爱的人。
忽转身,看身后一面色蔼然之人才是谁,竟是樵夫老师,禁不住喜悦之情,先前曾得别人赠书二十本,说给书找个好主人,原是樵夫老师坐在我所坐位置,后来空出来,说是虚席以待,人生的奇妙之处在,真是无法言传。看樵夫老师面色红润,眼神清澈,真是洞达醇厚之人。
在张望,那个是她?居然收到她的信息,回了,原来有齐刘海,一派天真的就是她!我们隔着很多人,我却觉得精神逸出了身体,穿越了人海,与她拥抱,感谢一直以来她对我的鼓励和如影随形的支持,让我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和力量。
会议开始了。网络作协相关负责人简短发言,素朴中自有一种无形的号召力和浩然的气场。每人一份闻韶处的会刊。然后,一起看何为网络文学的视频,与会人员都在安静的倾听。各项事宜有条不紊地开展,感受到一份精神故园的回归感,感受到文字润物无声的美妙。虽未与大家深谈,但在相同的空间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每一位为网络文学辛苦付出者的无私和博大,眼前似乎浮现出网络作协班子成员在阳台上运筹帷幄的景象,感受到每个人彼此给予的鼓励,似乎看到了每一个怀揣文学梦想的人面前的蔚蓝晴空。
路漫漫其修远,其实每个人网络作者都肩负着使命,都应该更多地去考虑受众,把碎片化的文化百川归海,归入文化建设的浩瀚之海,也可以构造出鸿篇巨制,让网协成为我们出发的驿站,也成为我们心里深处的温馨家园。
云止于水有感而发
大寒之日,心中向暖和既是驿站,也是家园,那个题目好呢?
婷子互动微评
一直崇拜李老师的文章,不知不觉就跟着走进去。那日相见想会后交流,可惜你有约早走了,期待下一次见面。
初次相逢似相识
张店刘春梅
大寒之日并非我想象中的那样冷。平时喜欢在周末赖被窝的我却出乎意料起的出奇的早,先生用异样的眼光看的我发毛,你们网络作协会议不是九点半吗?这么早起干嘛?我说那也得早起。其实他嘴上说我,内心还是了解我那不曾改掉的坏习惯,不论什么事情,我都会先前一步,不喜欢别人等我。他匆忙去了厨房给我煮了一碗汤圆,嘱咐我一定戴口罩,雾霾很厉害。随后给霞姐姐联系在路口等她。
一出门就对那天气极大不满,你看灰蒙蒙隐晦的让人心烦,不过一想到就会遇到非常多的文友,内心又是幸福的。我和霞姐姐如约而至,在嘉隆公司路口碰到明光秘书长,之前在桓台举办网络会议时我是第一次参会,便与他相识。我们一块走却走到了售后维修部门,经过一番周折才来到了“吉利”的展厅。一进门被那红彤彤的灯笼映衬得那种喜庆,身上的寒气顿时全无。我往展厅左首看去,已经有好多老师来到,这让我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在这么近的地界,还不如远处文友来的早,我内心有点自愧。
不多时,明光老师让我负责到会文友的签到,我拿着笔从展厅左首走到展厅右首,看着一幅幅似曾相识但不敢乱断定的面孔,失礼的去一个一个盘问着签到。因为在文学现场都是网络相识,大部分未曾谋面,我觉得唐突的不好意思。但是辗转之时我又非常感激明光老师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能够把各位老师从网名到实名重新捋一遍。会前我们领到了会刊,更有幸之处得到了姜岩主席的签名。会议中我们了解了郭祥这网络小说新秀带来的如何去运作写作网络小说,王绪松和巩本勇两位轮值主席的介绍,郑峰主席的来电祝贺及网络作协的总结发言,一切感觉那么快就过去了,好想在让时间多一会,让他们多讲解一些网络写作的知识。但是时间是有限的,我只好期待下次的会议相聚。
会后我们来到了嘉隆公司筹备的酒店用餐,坐在餐桌那一刻,所有的目光相触,已经感觉融入的那样深情,没有一丝陌生感,我们举杯寒暄,共同探讨,对丁老前辈的羡慕,对胡老师和谭老师的亲切和蔼打动着,还有好多的老师不一一提及,我们都以平辈相待,我们抹去了那些羞涩,平添了好多久违的语言,谈吐中忘却了那一桌美食,内心的暖流似喝了一瓶高度的白酒在沸腾着。时钟在嘀嗒嘀嗒旋转,天色也越来越晚,我们怀揣着不想分离的心情,回归到自己的家园。
途中和霞姐经过明光老师的办公室,小叙一番,我和霞姐带着明光老师送给我们的深情,各自回家。一到家那懒劲缠身,便与床相梦去了。直至今夜,看到诸多文友老师的作品已经上刊,我又感觉到汗颜。在这寂静无声的夜,窗外的雾霾还是笼罩着苍穹,翻看这那日相聚的花絮,心里的暖流又急速上升,不知有几个像我这样的夜猫子,在一次次回眸,一次次的转身,去感受那日阳光明媚的相聚,在深夜静静叙述那日情怀。初次相逢似相识,愿我做风一样的女子,期待在次与大家相聚……
姊妹情思
张店杨爱武
和文友聊起家乡戏,我脑海中出现了那对姊妹花:姐姐身材娇小、玲珑剔透;妹妹纤细修长、憨态可掬。八十年代初,我生活的小村庄从进入腊月开始,在地里忙碌了一年的乡亲们开始忙年,忙着准备过年的物资,也忙着准备从初一到十五的娱乐项目。最令人期待的就是年后唱戏。大约每年都是那几出传统吕剧剧目:《借年》、《墙头记》、《姊妹易嫁》。《姊妹易嫁》最有趣,扮演姊妹俩的玉和会生活中就是姊妹俩。
一
玉和会其实是在姥姥门里长大的。她们的爹是倒插门女婿,在济南当工人,她们的娘身材高大、端庄文雅。她们俩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她们家的生活很殷实。
玉和会的家坐落在村子中间,虽然是一个不大的三合院,住的人却不少。那时她们的姥姥还健在,姥姥和弟弟妹妹住北屋,爹娘住东屋,玉和会住西屋。她家种了很多树,显得院落越发小了,却格外讨我喜欢,反倒是我家那个大大的院子,让人感觉空荡荡的。
玉和会的姥姥是个老实、能干的女人。她皮肤黝黑,眼睛挺大,爱笑。来我家串门的奶奶们曾讲过她的一个笑话:某天,她在磨坊磨面,突然尿急,她看四下无人就褪下裤子急急地尿了起来。还没尿完,一个外地的年轻人闯进来问路,这个姥姥紧张地提起裤子,十分尴尬地说:你看看,你看看……这句话用在这样的时候,在我们那里就是不好意思的意思,有点像现在人们常说的那句“你看这事整的”。那年轻人不明就里,一下羞红了脸,连声说:不看,不看……
玉和会的娘和我娘感情很好,她每次见到我总逗我喊她娘。有很多年的时间,见了她们的娘,我都脆生生地喊一声娘,她总是笑逐颜开地答应着。我上小学三年级那年,高中毕业的玉来到我的学校任教。她没教过我,我却从此在心里当她是我的老师一样尊敬着,再见她娘,我就不好意思喊娘了,我咋能和老师一个娘呢。
二
我和玉真正的接触是在一个暑假。暑假里,作为老师的她带领我们到生产队里拾麦穗。那时,正是*梅戏《天仙配》放映时间不久,我正迷恋着严凤英和她的唱段,常常在劳动的间隙和劳动来回的路上情不自禁地哼唱《夫妻双双把家还》,当她无意间听到我的哼唱时,竟兴趣盎然地要求我多唱几遍,每当我羞答答地哼唱时,她自己一边认真地听一边跟着我学唱,一个老师能那么谦虚地跟我学习,让我偷着乐了好几天。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她嫁给了我姥姥本家的一个舅舅,升格成了我的舅妈。做了我舅妈的玉仍然当教师。受她良好的家教影响,婚后的她孝敬婆婆,关爱丈夫,并在几年内接连生下了女儿、儿子。从部队复员的二舅也扎实肯干,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殷实幸福。
很多故事到这里的时候,都会出现天有不测风云这样的句子。我是极不情愿这样说的,可惜玉的故事也不能幸免。在她三十几岁,一双儿女正需要母亲的呵护的时候,她不幸得了脑溢血。疼爱她的二舅带她去了县里、医院,都没有医好她。她由此过了十几年疯疯癫癫的生活,这十几年里,她不认得人,不会干活,每天吃饱饭就出去游荡,好在饿了知道回家。
就在大家都对她的状态习以为常的时候,她好像得了灵丹妙药一般突然间好转了过来,醒来的她比以前更勤快利落,更善解人意。
因为离娘家不远,醒来后的几年里,她每天中午都风雨无阻地回娘家去给娘做饭。年11月28日,她照例先在娘家伺候娘吃了饭,然后对娘说她该回家照顾老公了。和老公一起吃着她做的午饭的时候,她突然说手有点麻,接着说脚也麻了,二舅医院,大夫说是突发脑溢血,已经无法救治了。
只有五十八岁的玉就那么匆匆地离开了人世。
玉就那样带着一个谜团离开了。谁也不知道曾经浑浑噩噩的玉怎么突然好转的,更无从知道中间那十几年的时间,玉经历了什么。
玉的女儿嫁得很好,儿子很出息,可惜玉享不到女儿、儿子的福了。
三
会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那时我娘还担任着村里的*支部书记。会和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高中生成了我娘心头的宝贝,我娘帮助他们进步,提携他们成了村里的骨干,会很快入了*,成了村里的妇女主任。和会一起回村的民成了村里的大队会计。
民的爹也是倒插门女婿。他和会的爹的区别在于,会的爹是本村的,民的爹是外村的。民他爹去世早,我没见过。听说是在某次运动中去世的。
民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民的妹妹出落得很美,是三里五村少见的漂亮闺女。妹妹在高中时,和一个帅哥谈恋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民的母亲要求男方找媒人撮合,男方父母托人找到我娘,我娘很高兴地应承下来。就在说和的过程中,我奶奶每年发作一次的哮喘病再次发作,空前严重,乡医院的医生让我们准备后事。在我们全家方寸大乱的时候,男方家属登门来访,了解了我家的情况,他爹很热心地说他家有亲戚医院的名医,可以让他来看看。我娘一听,好像看到救星一样,激动地热泪盈眶。亏了那名医,我奶奶又多活了好几年。民的弟弟和我是同学。他是个兔唇。我们小学毕业后,他没有继续上学,而是回村劳动了。大约我初二那年,他不幸早逝。具体原因我记不清了,只是听说,民弟弟去世那天晚上,已经在外地工作的民正准备睡觉,屋门像被人推着一样开了,民大惊。第二天就得到了弟弟去世的消息,人们说那是他弟弟去向他道别。
再说民。民回村后,正踌躇满志地想在广阔天地中做一番事业,他被冤死的爹落实*策,他被照顾去当工人。那个年代,能够跳出农门、吃上公家粮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事。民要离开村庄的消息让差不多半个村庄为之兴奋,却有一个人,心里一下坠上千斤重担一样,低沉下来。这个人是会。会和民自高中起互生爱慕,原指望回村后能双宿双飞,他们那时没有公开关系,是想先做一番事业再成家。现在,民要离开村庄,成非农业人口了。那个年代,户口是人与人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她感觉自己配不上他了。看出她的想法,民找到我娘,让我娘给他做媒,去会家提亲。这期间又出现了一点小插曲,按辈分,会得喊民叔,在当时的农村,辈分也是一道鸿沟。亏得我娘开明,她力排众议,来回撮合,一对相爱的人终成眷属。
风风雨雨三十几年,他们一直相敬如宾。他们一起赡养老人,抚养儿子。儿子也争气,山大毕业后出国深造又回校任教,前几年结婚生子。民的事业一直发展很顺,多年前就做了某局局长。十年前,我曾去他所在的县城叨扰,他设宴款待我。看着他的时候我想,他的丈母娘曾是我小时候的“娘”,他该是我的姐夫。事实是,我一直喊他叔,喊会姐。
前年,会姐不幸罹患癌症。近两年,民叔一直医院会诊、治疗。今年春天,我娘回老家县城,会姐知道后,赶到我娘身边,攥着我娘的手说:“婶子你不用担心,我的病快好了,一时半会死不了。”我清明回家上坟,偶遇民叔,问起会姐的病情,他说从复查结果看已经没问题了,让我们放心。
四
年元旦过后,会姐突然说身体不适。民叔医院。医院做了两次检查,也没检查到捣乱的癌细胞,检查结果是肾衰竭。躺在病床上,会姐对民叔说:“麻烦你接我爹来,我和他说说话。”民叔赶紧把九十多岁的老丈人接来。老人有些耳背了,会姐已经气力不足,那是一场很艰难的谈话,那时断时续的谈话寄托了会姐对人世最美好的回忆和最深切的留恋。老人走后,会姐说她累了,想睡觉。这一睡,再也没有醒来。
得到会姐去世的消息,我眼前出现了那个有两扇黑漆大门的深宅大院,那本是我村大地主家的宅院,充公后成了村委办公室。那一排北屋门前,是每年戏台搭建处。当年,年轻的玉和会就是在那里,穿戴着戏里的行头,给乡亲们演绎《姊妹易嫁》。依稀记得当年她们谢幕时那楚楚动人的笑容。在戏台上,她们用自己的演技征服观众;在人生这个舞台上,她们用自己的言行完美诠释真善美。
如今,那宅院不在了,戏台不在了,玉和会也不在了。
深山樵夫互动微评
非常凄婉的故事,写的非常深情,看的也是非常动情。玉和会,这一对姐妹,虽英年早逝,却把做人的芳华留在了人世,成为了永久的亲情回忆。好文笔,好故事,拜读学习了。问好杨老师!
婷子互动微评
看到杨老师写的文章,感受到姊妹情深的悲喜交情,有幸福有失落,也许这就是是世间的轮回,终究是去、留的不同,我们要懂得去珍惜。
我·记忆中的老爸·儿子
张店乱世佳人
张晓风说:“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一)
排队买菜,晨跑,一日三餐,按照计划和儿子学习,早晨很快到了晚上,晚上熬夜复习,疲倦地躺下睡一觉又到了第二天,一晃假期过去了。
单调至极,但不讨厌这样的日子。
因为迎接全运会,整个天津变成了花园,平时狭仄的脏乱的小街巷如今到处是花丛和木椅。
没有张店的王府井,健身房也停卡,喜欢的电影也不能肆无忌惮地看,不去练摊喝啤酒,两天给老妈打一次电话。图书大厦去了一次又一次,蹲在地上看书,不觉到了中午,站起来的时候腿都麻木了。逛了宠物店,最常去的就是排队买菜,认识了几个操着浓浓津味的大妈。
这样的日子你能受得了吗?能的。
忍住单调的重复与寂寞,是不是一种修行?更是一种修养。
生活的快乐与否与日子是否单调没有关系。
专注于学习做饭、操持家务、耐心地接送儿子上下学、再极其耐心的守着他写作业,他思考我发呆,他背诵我提问,他睡觉我也做梦,能够有这样大把的时间和儿子朝夕相处,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安心做一件事,因为安稳并不容易啊。
电视剧《小别离》中有这样一句话:全世界可能没有哪个民族会像我们这样,为了孩子好,能忍受骨肉分离之苦。
(二)
闲暇时,端坐在夕阳下的木椅上,细数岁月流年,时光原来是生命的拥有,无论是喜悦或悲伤,让守候和陪伴在静静流淌的时光里沉淀出别致的风景,安然一份美好和期待。
总觉得有大把的时光可以挥霍,等有了工作,等工作步入正轨,等孩子长大……似乎,一年到头忙也忙不完,在能挤出时间奉养老人的时,时间却如流水般逝去,直到有一天亲人猝不及防的逝去,无法接受又不能不去面对。
我房门的墙上贴了很多备忘录卡片:修管道的、维修抽油烟机的、开锁的、物业的、闭路电视的各种电话,还有各种押金单都整齐的用夹子夹着,都在显眼的地方,爸爸生前就说女孩子做不了这些个男人做的事,万一有一天他不在,打这些电话人家就会上门,爸爸还说他都给这些人打过招呼。
小区的车位一位难求,以前总是老爸拿着一瓶酒或者一条烟送给看大门的那个保安,硬生生把淄博土话说成淄博普通话,告诉人家:我姑娘开车来,给他抢个车位。我每次去天津,爸爸都提前半个小时到楼下,等我到了,两个老人指挥倒车,一个是保安,一个是我爸爸。
读到梅特林克的一句话:“失去所爱的人时我们之所以流下最痛苦的泪水,是因为我们回忆起爱的不够的时候。”
也许,说的就是我。
(三)
你必须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我教过无数的学生,有的很努力,有的很坚持,有的一直在奔跑。但也有这样的人,他们每天到图书馆学到很晚,看起来很努力,可是他们耳朵里塞着耳机,一边看书一边听音乐,甚至走路吃饭都会酷酷的听着音乐,学过的知识能记住吗?加班和不加班有区别吗?每次上体育课时,刚跑几圈就感觉呼吸困难,身体发热,不知不觉就停了下来。每天上课眼睛瞪的很大,从来不睡觉,看起来很努力,可是是否认真听讲,脑子里想的是吃什么如何逃作业或者其它?
其实,我想说给高三的儿子听,权当勉励。真正的努力,不是虐自己,不是比时间长,不是跑跑停停,而是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方法,心无旁骛,抛下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情,多思考,多总结。这才是高三学生的状态。
我记得有个学霸说过:在学习的道路上一定要遇到最努力的自己,骗别人很容易,骗自己更容易,但是要骗这个世界真的有点难,因为你所亏欠的终有一天会连本带利地还回来。
儿子,你必须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高三了,我们一起全力以赴吧,即便结果不尽如意,只要尽力去做,你所有的结果对我们来说都是上天最好的馈赠。
深山樵夫互动微评
这是一篇别致的随笔,内容构制上“1+2”的写法,值得探索,我将其标题称为单元与多元的复合体拟题,也许称为并列式标题更合适些。
开篇用作家张晓风的话:“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一开篇就引人入胜,让人读着有更多的期待。首先是写“我”远离“淄博”客居在“津门”的生活:买菜、晨跑、三餐,与儿子一起按计划学习,偶尔也去图书大楼看看书,从早忙到晚,写出了一个母亲为了儿子的默默付出,可以为此忍受世间的一切苦。然后是写偶尔也忙里偷闲,坐在某处的木椅上,细数岁月流年,回忆人到中年的人生过往,在叙述中,角色由“我”与“儿子”转换为“我”与“父亲”,很自然的的叙述转换,很简洁又很生动的写出对父亲的深情回忆,如爸爸的各种生活备忘提示和各类必需的联系电话卡片等,特别是爸爸给自己“抢车位”的情节,虽短但意味深长,可以深情回味,文字鲜活可以久久咀嚼。随后的叙述如书信般、如交谈般,“我”与“儿子”进行沟通,结尾句“高三了,我们一起全力以赴吧,即使结果不尽如意,只要尽力去做,你所有的结果对我们来说都是上天最好的馈赠”,此句耐读,也很感人,浸透一位母爱的深情、宽宏、体谅、理解、大度,相信你的“儿子”会深刻领会的,也会以此为激励的,也相信你的儿子一定会考好的,会金榜题名,在此祝福。
本文三个自然段,二次实现自然而然的结构和角色转换,角色又互相关联,写法很有特点和技巧,引用的名人名言也恰到好处,最值得推崇的是,你发自内心的话语,与名人名言相比,好不逊色,更具暖色。此文当赞!
乱世佳人真诚回复
很感谢老师的点评,透过手机屏幕我能感受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