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问我会不会矫正脊椎小关节紊乱。太不把一米八当大个了。是时候展示我真正的技术了,大喝一声:不坠青云,不斩无名,不怕死的来。一声雷霆嘎巴,必让你无情哈拉少。言归正传,今天聊一聊上颈椎的小关节紊乱的手法诊断和矫正手法。分两期哦。
是不是要追求响声呢?我们在进行脊柱手法是通常会追求弹响声,这可能会让病人感到轻松很多,还是操作成功的标志。大部分的从业者认为响声的出现是错位椎体的重新排列,或是椎体摩擦声,他们愿意相信是操作成功的标准。当然有一部分人觉得这种响声会让自己产生不适,他们认为脊柱更容易错位,韧带松弛。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人不可能把力量精确的作用于某一脊柱阶段使其复位,同时认为整脊风险和副作用出现眩晕甚至中风。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整脊技术在国为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的存在解决患者的疼痛。当然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也是层出不穷。回到问题上来,我们不应一味追求响声,在一定程度上,松动术代替整脊手法,降低风险,也是不错的选择。当你足够足够自信你的诊断和技术水平,可以展现技术。整脊技术的治疗神奇效果通过一系列的诊断后,针对某一异位的小面关节或钩椎关节进行调整椎体错位带来的不适,通常者种不适感不单单发生在错位的椎体局部还有牵扯性疼痛,我们知道脊柱发出的脊神经支配着全身肌肉和皮肤。神经的肌支和皮支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可以拓宽治疗方式。例如C5支配肱二头肌,我们可以通过调正颈椎来改善一部分肱二头肌腱病。整脊技术会产生一定的神经层面和内环节的改变,椎旁发出的脊神经在由于椎体异位后受到卡压后会产生疼痛和麻涨等不适感,经过调整会消除或缓解神经卡压问题,例如肌肉无力,感觉减退等等问题。从而根治或改善症状。从生理层面上,促进血液循环和炎症的消退。改善关节活动度,椎体异位会使整个节段出现活动受限,进而导致功能受限,经过调整会恢复和改善脊柱的活动度。整脊技术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依从性和配合性,从而彰显从业人员的价值。诊断是科学,矫正是艺术开始切入正题,寰枢关节矫正。寰枢椎位于颈椎最高节段,中间穿过第二脊神经,卡压神经会导致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域和肌群功能障碍,以及椎管内的血管受压时,导致的供血不足致使眩晕或耳鸣。寰枢关节紊乱会导致大小眼的产生,主要由于动眼神经损伤导致的上睑提肌麻痹导致。也会影响到吞咽功能。半脱位形式
寰椎没有椎体和棘突。它是一个椭圆形的骨块,它有两个侧快通过前弓和后弓相连接。侧快由扩大的椎弓根形成,上关节凹面与枕骨构成关节,下关节面与枢椎构成关节。枢椎显著地特点有齿突,棘突大而分叉。椎弓根上关节面的上关节突与寰椎的侧块下关节面构成关节。由此寰椎相对于枢椎发生相对异位。
向前异位:由于齿状突地拦截,寰椎向前偏移。
前方抬高或是后方抬高:前面夹角大还是后侧夹角大
左右异位:寰椎相对于枢椎向左/右的偏移。
旋转异位:寰椎向前/后的旋转。
更多情况时,复杂状态
诊断
影像诊断和手法检查
手法检查
左右偏位的检查:病人端坐位下,操作者用食指和中指分别定位寰枢椎横突,托住病人,左右旋转,对比两侧活动度,受限侧为半脱位一侧。
旋转异位的检查:触诊两侧乳突,判断高低。低的一侧为前旋。
前方抬高还是后方抬高:一般在颈椎的侧位片上很准确的判断。
矫正
体位要求:病人平卧于整脊床上,要求完全放松。
操作:将病人的头转对侧,并一手托住稳定,,操作手食指掌指关节作用于第一颈椎的后外侧。头回正。根据诊断进行相应手法。适合推力,感受椎体复位。记得治疗后效果评估(症状的缓解,活动度)
下期我们接着介绍下颈椎的矫正,敬请期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