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某医生选择适当资料计算相应指标,进行t检验。应计算的指标是()
A、变异系数
B、几何均数
C、均数
D、全距
E、中位数
2、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什么水平的敏感指标()
A、卫生文化水平
B、经济水平
C、*治水平
D、教育水平
E、科技水平
3、铅中*时铅主要抑制()
A、细胞呼吸酶活性
B、血红素合成酶活性
C、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
D、胆碱酯酶活性
E、过氧化氢酶活性
4、不属于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是()
A、地方病
B、传染病
C、食物中*
D、职业病
E、公害病
5、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小时所用指标是()
A、σ
B、S
C、R
D、CV
E、SX
6、X线胸片诊断矽肺主要依据()
A、肺门改变
B、肺纹理改变
C、胸膜改变
D、类圆形、不规则形小阴影和大阴影
E、肺气肿
7、某医生选择适当资料计算相应指标,进行t检验。选择资料的类型属于()
A、计数资料
B、定性资料
C、等级资料
D、半定量资料
E、计量资料
8、某县人口50万,约80%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医院。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水中。该县年1月~11月份伤寒发病人数达例,超过该县历史(~年)同期平均发病人数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河水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
A、工业用水管线泄漏,工业废水污染了水源
B、城市污水污染了水源
C、供水过程中有被投*的可能
D、供水设施和净化消*措施未能正常运转
E、以上都不是
9、概率P(A)=0时表示事件()
A、已经发生
B、可能发生
C、极可能发生
D、不可能发生
E、在一次抽样中不发生
10、统计工作的步骤包括,除了()
A、搜集资料
B、统计设计
C、分析资料
D、整理资料
E、得出结论
11、某皮鞋厂制帮车间女工,工龄3年,近来常有头痛、头晕、乏力、月经过多等症状,多次化验检查WBC波动在(4~4.5)×10的9次方/L,血小板低于80×10的9次方/L。如果考虑是某种职业中*,该中*的诊断分级为()
A、观察对象
B、轻度中*
C、中度中*
D、重度中*
E、亚急性中*
12、为预防缺钙应多食()
A、低盐、高蛋白质
B、低盐、低胆固醇
C、奶及奶制品
D、动物性食品
E、合理热能,优质蛋白,富含铁,锌,碘
13、频数表的两个特征是()
A、计算指标与统计处理
B、正态分布与偏态分布
C、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
D、分布类型与对称程度
E、集中程度与离散趋势
14、铁的主要食物来源是()
A、动物肝脏
B、奶及奶制品
C、蔬菜、水果
D、豆类
E、粮谷类
15、铅对血红素合成的影响是由于铅主要抑制()
A、δˉ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和血红素合成酶
B、δˉ氨基乙酰丙酸合成酶
C、粪卟啉原氧化酶
D、粪卟啉原脱羧酶
E、以上都不是
16、腌制或酸渍的肉类、蔬菜食品中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
A、*曲霉*素
B、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C、胺类
D、Nˉ亚硝基化合物
E、*曲霉菌
17、噪声所致听力损伤在听力曲线图常以哪一频率为中心出现下陷()
A、Hz
B、Hz
C、Hz
D、Hz
E、Hz
18、决定生产性*物进入人体剂量的最主要因素()
A、*物的溶解度与挥发度
B、环境中*物的浓度与接触时间
C、*物联合作用
D、个体状态
E、环境条件
19、某厂喷漆工,工龄5年,近半年来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牙龈出血等症状,实验室检查WBC3.5×10的9次方/L,血小板55×10的9次方/L,该工人最可能患()
A、慢性铅中*
B、急性苯中*
C、慢性苯中*
D、慢性汞中*
E、急性汞中*
20、不属于影响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因素是()
A、联合作用
B、气象条件
C、剂量或强度
D、个体感受性
E、作用持续时间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9小题,每题2分,共18分)
1.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2.矽肺
矽肺: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3.总体与样本
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个体之全部。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样本,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4.同质与变异
同质与变异:同质是指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同质基础上的各观察单位(亦称为个体)之间的差异为变异
5.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周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对总体各单位结构的代表性差别,而引起的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
6.疫源地
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地区。
7.爆发
爆发:是指一个局部地区,集体单位中,在短时间内突然有许多同类病人的事件。
8.试验的真实性
试验的真实性: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符合的程度。
9.食物中*
食物中*:是指人摄人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有害物质后或把有*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所出现的而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环境中污染物以低浓度、长期反复对机体作用所产生的危害,称______作用。
2.慢性职业性苯中*主要引起机体_______损害为主。
3.在同一正态总体中以固定n随机抽样,理论上有99%的样本均数在______范围内。
4.用于描述一组同质变量值变异度大小的指标是:______。
5.四格表中四个格子里的基本数字都是______。
6.现况调查中常用抽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的食品主要有:______。
8.含钙丰富的食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第一、二、三级预防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答:一级预防:就是病因预防,比如环境改善,增强体质,免疫接种等;二级预防:就是临床前预防,在疾病的前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样可以避免疾病加重,早治愈;三级预防:就是临床预防,对疾病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恶化,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延长寿命。
2.职业病的诊断原则是什么?
答:(1)职业病诊断应科学、公正、公开、公平、及时、便民;(2)认真审阅有关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3)做好职业病鉴别诊断;(4)严格按照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5)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6)对职业病诊断有意见分歧的,应在“诊断过程记录表”中详细如实记录,并由参加诊断的职业病诊断医师签名,“职业病诊断过程记录表”不得随意更改,有涂改之处,视为无效;职业病诊断按多数人的意见诊断。(7)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上应由参加做出诊断的职业病诊断医师签名,对职业病诊断有意见分歧的,也应在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上签名;(8)职业病诊断必须有三名以上(含三人)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参加诊断方可有效;(9)职业病诊断证明书须经单位审核并加盖诊断章后方可生效。(10)没有确切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或者健康检查没有发现异常的,职业病诊断组可以不予受理;(11)对职业病疑似病人,诊断应由职业病诊断组进行集体诊断。
3.简述确定病因与疾病因果联系的标准(要求适当解释)。
答:一、联系强度。联系强度常以相对危险度(RR)或比值比(OR)来表示。相对危险度越大,该联系有因果关系的可能性亦越大。二、联系的一致性。某种疾病在人群、时间、空间的分布与研究因素在三间中的分布相一致,提示两者可能有因果联系。三、联系的时间顺序。从时间顺序来说总是“因先于果”不能逆转,此为因果联系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四、剂量-反应联系。当研究因素可以定量或能分级时,该因素量的变化能影响人群发病率的变动,此两者存在因果联系的可能性较大。
4.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的概念及特点。
答: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是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实验组人群施加或除去某种干预措施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对发生疾病或者健康状态的影响,以判断其效果的一种实验方法。特点:一)它是前瞻性研究,即必须直接跟踪研究对象,这些对象虽不一定从同一天开始,但必须从一个确定的起点开始跟踪;(二)流行病学实验必须施加一种或多种干预处理,作为处理因素可以是预防或治疗某种疾病的疫苗、治疗某病的药物或其他干预的方法措施等。(三)研究对象必须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样人群,并在分组时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四)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求在开始实验时,两组在有关各方面必须相当近似或可比,这样实验结果的组间差别才能归之于干预处理的效应。
五、计算题(共26分)
用两种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照射小白鼠,第一种剂量照射25只,在照射后14天内死亡14只;第二种剂量照射18只,同时期内死亡5只。问这两种剂量对小白鼠的致死作用是
《预防医学》试题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C2.A3.B4.A5.E6.D7.E8.B9.D10.E11.B12.C13.C14.A15.A16.D17.B18.B19.C20.B
二、名词解释
1.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2.矽肺: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3.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个体之全部。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样本,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4.同质与变异:同质是指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同质基础上的各观察单位(亦称为个体)之间的差异为变异。
5.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周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对总体各单位结构的代表性差别,而引起的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
6.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地区。
7.爆发:是指一个局部地区,集体单位中,在短时间内突然有许多同类病人的事件。
8.试验的真实性: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符合的程度。
9.食物中*:是指人摄人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有害物质后或把有*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所出现的而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
三、填空题
1.慢性危害
2.造血系统
3.Χ+1.96S
4.标准差
5.实际数
6.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7.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或腌菜,凉拌菜
8.乳制品、豆类、核桃、芝麻、发菜、海带
四、问答题
1、答:一级预防:就是病因预防,比如环境改善,增强体质,免疫接种等;二级预防:就是临床前预防,在疾病的前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样可以避免疾病加重,早治愈;三级预防:就是临床预防,对疾病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恶化,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延长寿命。
2、答:(1)职业病诊断应科学、公正、公开、公平、及时、便民;(2)认真审阅有关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3)做好职业病鉴别诊断;(4)严格按照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5)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6)对职业病诊断有意见分歧的,应在“诊断过程记录表”中详细如实记录,并由参加诊断的职业病诊断医师签名,“职业病诊断过程记录表”不得随意更改,有涂改之处,视为无效;职业病诊断按多数人的意见诊断。(7)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上应由参加做出诊断的职业病诊断医师签名,对职业病诊断有意见分歧的,也应在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上签名;(8)职业病诊断必须有三名以上(含三人)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参加诊断方可有效;(9)职业病诊断证明书须经单位审核并加盖诊断章后方可生效。(10)没有确切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或者健康检查没有发现异常的,职业病诊断组可以不予受理;(11)对职业病疑似病人,诊断应由职业病诊断组进行集体诊断。
3.简述确定病因与疾病因果联系的标准(要求适当解释)。答:一、联系强度。联系强度常以相对危险度(RR)或比值比(OR)来表示。相对危险度越大,该联系有因果关系的可能性亦越大。二、联系的一致性。某种疾病在人群、时间、空间的分布与研究因素在三间中的分布相一致,提示两者可能有因果联系。三、联系的时间顺序。从时间顺序来说总是“因先于果”不能逆转,此为因果联系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四、剂量-反应联系。当研究因素可以定量或能分级时,该因素量的变化能影响人群发病率的变动,此两者存在因果联系的可能性较大。
4.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的概念及特点。答: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是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实验组人群施加或除去某种干预措施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对发生疾病或者健康状态的影响,以判断其效果的一种实验方法。特点:一)它是前瞻性研究,即必须直接跟踪研究对象,这些对象虽不一定从同一天开始,但必须从一个确定的起点开始跟踪;(二)流行病学实验必须施加一种或多种干预处理,作为处理因素可以是预防或治疗某种疾病的疫苗、治疗某病的药物或其他干预的方法措施等。(三)研究对象必须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样人群,并在分组时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四)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求在开始实验时,两组在有关各方面必须相当近似或可比,这样实验结果的组间差别才能归之于干预处理的效应。
五、计算题
解:X2检验(1)建立假设和确定检验水准H0:,即两种剂量对小白鼠的致死作用相同。H1:,即两种剂量对小白鼠的致死作用不同。α=0.05(2)计算X2值x2=(ad-bc)2n(a+b0(c+d)(a+c)(b+d)=(14×13-5×11)2××18×19×24=3.38(3)确定P值∵X2<X20.05∴P>0.05(4)结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两种剂量对小白鼠的致死作用相同。
今日荐读
点击下方图片,看趣文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