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临床最为棘手、治疗突破一直没有明显进展的慢性、恶性疾病。
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是全球癌症最为高发、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平均每年新被确诊的癌症患者就达到了万左右。
和癌症高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对癌症本身、防癌筛查普及的严重不足!
癌症在早期本就没有典型症状,受到大家对癌的忽视、抱有侥幸心理、金钱因素等原因影响,有近2/3的患者在病情确诊时,就已经走到了中晚期阶段。
而进入中晚期后的癌变,最不能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浸润、转移,对内脏器官癌变来说,容易发生的转移癌就是:骨转移!
由于癌细胞本身的结构非常松散、它们可以分泌特殊物质,所以在癌细胞脱离原发癌灶之后,就可以迅速通过血液、淋巴等渠道发生转移。
作为供血量较大的骨骼系统,就是癌症最容易转移的部位,临床将转移到骨骼、骨髓的癌变,也简称为“骨转”!
从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任何内脏器官癌变进入转移和浸润阶段后,都可能会出现骨转移。
骨转移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骨骼中,但最常见的骨转部位多是靠近身体中心的骨骼,比如盆骨、上腿骨、上臂骨、肋骨和头骨等。
而根据癌细胞对骨影响的不同,病变又包括了溶骨性病变、成骨性病变两类。
如果癌症患者近期突然出现了以下四个表现,就可能是骨转移的信号:
1、骨痛:骨痛是骨转移第一个首发症状,在骨转移发生的初期就可能会出现。
早期疼痛多呈现出间歇性状态,往往是在夜间睡眠时疼痛加重,而在开始活动后逐渐缓解。
随着骨转移不断发展,患者疼痛症状会逐步恶化、随后趋于稳定;
2、病理性骨折:在骨转移进展的过程中,患者骨密度、骨骼治疗都会受到癌症破坏和影响。
患者原本致密、结实的骨密度指数间被侵蚀、破坏,甚至是在骨骼内会形成一个镂空状态,这就是上文中提到的溶骨性病变。
而受到溶骨破坏的影响,患者骨折的出现率也相对较高,甚至是一个小小的咳嗽、翻身,都可能会造成骨折出现,继而产生强烈的骨痛;
3、压迫症状:如果是癌细胞扩散到了脊柱并形成转移癌灶,这就会对脊髓产生巨大的压力,临床将该症状称为“脊髓压迫”。
在肿瘤的不断影响下,患者会产生新发或恶化的疼痛,肿瘤下方的身体也会有麻木、虚弱等症状,甚至是患者行走也变得相当困难。
如果不积极进行治疗,一旦脊髓压迫导致神经损伤,等待患者的将会是瘫痪;
4、高钙血症:骨转移会造成溶骨性破坏,而在这过程中部分钙质也会随着骨骼渗透发到血液中,进而发展为高钙血症。
它的表现可以是全身性的,比如患者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口渴等症状。
除此外,随着高钙血症不断发展、尿频脱水、疲劳、神志不清、昏迷等也会找上患者。
通常情况下,发生骨转移后的癌变,往往意味着癌变已经走到了中晚期,甚至是已经到了晚期。
但临床仍然有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抗骨转移,这包括了用药、放化疗、靶向药物等。即便是患者病情已经无法挽回,通过科学治疗也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