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休眠技术在科幻电影中看得已经很多了,从《阿凡达》中的休眠到潘多拉星轨道上苏醒的杰克,到《太空旅客》中被小行星撞击所唤醒的星爵,甚至还有《星际穿越》中的老黑在卡冈图雅的轨道上等待库伯回来,休眠技术的完美表现让大家心驰神往!但看似简单的技术,以现代条件下能实现吗?
《阿凡达》的休眠舱,一个舱室上下两面都有人员,看起来这不是VIP舱,比起《太空旅客》中的VIP待遇那是差多了!
《太空旅客》中可是低密度的头等舱待遇,当这并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关键,本文的主题是以地球上现有的技术能实现休眠(冬眠)吗?
一、什么是休眠(冬眠)?
冬眠是动物对极端外界条件的适应,比如缺乏食物和寒冷的冬季,动物在消耗极低的状态中度过漫长的冬季,直达温暖的春天!在这种条件下,身体的各项机能都降到临界状态,比如心跳一分钟几次甚至更低,呼吸甚至数分钟才一次,新陈代谢降到了仅仅能维持生命的状态!对于动物来说,这是应对极端条件的一种生存状态!一般冬眠的类型有三种:
1.提体温调节与周围环境一致,因外界条件触发的冬眠,比如蛇以及蛙类等两栖爬行类动物!
2.主动调节体温接近周围环境进入冬眠状态,但一般体温会维持在5℃以上,避免体液达到0℃以下结冰!
3.介于冬眠与睡眠之间的“沉睡状态”,比如熊等动物,冬眠时体温仅仅下降几度!
从生活习惯上看人类并不需要进入冬眠状态,因为人类的储藏习惯可以捱过漫长的冬季,并且冬季也是一个准备与学习的季节,怎么可以在冬眠中浪费呢?事实上是在漫长的太空旅途中,如果不能进入冬眠,那么将消耗极度宝贵的资源,甚至在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之前就消耗殆尽!当然我们的规划不可能如此草率,但如果能冬眠的话,则可以将更多的资源应用于目的地的建设物资准备!
二、我们人类能进入冬眠状态吗?
上文中的特别是第二种和第三种我们人类非常感兴趣,因为哺乳动物的身体构造是类似的,而冬眠的哺乳类能在冬眠之前发出特殊的信号调节器官的代谢状态!而我们人类最想了解的就是这个信号是怎么发出的,过程是如何控制的,又是如何做到不损伤其他器官的!
年9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王虹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片论文,部分揭开哺乳动物体温调节机制的奥秘!实验过程:利用最新的生物遗传学技术,将小白鼠身上的设定和体温调节神经元以特定的方式标记出来,这些神经元有一个特点,即表达TRPM2基因!,然后王虹在小白鼠基因组的特定位置植入一个“分子开关”,并向小白鼠体内注射一种名叫“Clozapine N-oxide”的药物,它可以打开这个开关!激活TRPM2表达基因,小白鼠的体温在2个小时内从37℃下降到了27℃,药物代谢完毕后小白鼠体温恢复正常,在随后的检测中,历时约10个小时的实验并没有损伤小白鼠的健康!
当然这项技术是否能应用到人体上现在还无法下结论,但这就是黎明前的曙光,我们已经在根本上发现了这个调节的原理,但这仅仅是体温调节,而其他是否有关联,或者小白鼠的生理过程尽管类似但却不能替代,因此应用到人体还需时日!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正在加紧对“人工冬眠”的研究,公开的资料表明NASA资助一家名为Spaceworks的公司,探索如何降低宇航员的体温和代谢水平,以其达到类似冬眠或者极度沉睡的状态,在天的旅途中保持低消耗状态到达火星!
三、冬眠的副作用
上文不是说没有副作用么?当然这仅仅是十小时的实验,时间上并不足以表达整个冬眠进程!据维也纳大学对欧洲*鼠的研究中发现,长达整个冬季的冬眠会对动物的记忆造成负面影响,与没有冬眠的其他动物比较,欧洲*鼠在冬眠后似乎已经在冬眠前学习的技能忘得一干二净(冬眠之前在实验室学习的走迷宫以及食物自给的杠杆等),维也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此解释,冬眠可能会降低脑部机能!
这也许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加入个冬眠周期醒来的宇航员们个个都失忆了的话,这绝对将要发生事实上的《深空失忆》事件!可能有很多朋友并不知道《深空失忆》这部电影,但只要了解这是一部大规模星际移民的电影,在到达目的星球降落于海洋后,醒来的队员没有一个记得他们担负的使命,而且都过了数百年,甚至都出现了新的人种……
也许上图的剧照能让各位想起些什么,这是一部震撼的科幻片,一直坚持到最后才揭开谜底,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年9月25日上映的老片,但表达的思想可绝不陈旧!
从冬眠的整个理论体系上来看,我们实现它还是非常具有潜力的,也许就在不远的未来,但对于冬眠生理学以及冬眠的大脑记忆过程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甚至还有我们未曾面对的未知领域,我们并不能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行或者不行,不过未来的大门已经向我们打开,剩下的只有人类的不懈努力以及给予足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