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音障碍,一个近些年来逐渐高发的语言问题。
其主要表现为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声响、音调、速度、节律异常和鼻音过重等语言特性的改变,简而言之就是各种形式的说话发音不清楚。
尽管对大多数发音问题都可以用“构音障碍”来称呼,但事实上构音障碍也分为5个不同的类型:功能性、认知性、器质性、听障性和运动性。
构音障碍的5个分类,你认识几个?
第一个:功能性构音障碍
典型特点:外表无明显缺陷,但存在各种形式的发音吐字不准确。
发生几率:约为6%—9%(0-6岁儿童)。
具体表现:
1.置换:以另外一个音置换本应发出的音;
2.省略:不发音;
.歪曲:所发的音既不是本应发出的读音,也不是该语音系统中所存在的读音,
比如/g/变成/d/。
发生原因:功能性构音障碍是学龄前阶段较为常见的语言问题,民间一般称为“大舌头”。研究显示,该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1)发音位置不正确;(2)唇齿舌腭等发音器官配合不当;()家庭语言环境复杂。
第二个:器质性构音障碍
典型特点: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声响、音调、速率以及节律等异常和鼻音过重等。
代表问题:腭裂、隐性腭裂、悬雍垂发育异常以及软腭神经麻痹等。
发生几率:腭裂发生率约为0.65‰—1.62‰;隐性腭裂0.2‰—0.8‰。
具体表现:
1.发声困难:有主动发声的需求,但具体的发音过程艰难;
2.咬字不准:长期变形的口腔活动,导致咬字发音存在变形和不准确;
.鼻音过重:字音之间粘连,鼻音压制部分声母及辅音的清晰。
发生原因:器质性构音障碍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问题发生率较低,但对于发音的影响和干扰却远超多数语言问题。该问题的发生大多与先天性的病例缺陷相关,如孕期感染、遗传、药物等。
第三个:认知性构音障碍
典型特点:认知不足,语言差,甚至还可能发生永久性的智力损伤。
发生几率:约为1.8%—2%(6-12岁)。
问题区分:长期以来,很多人将语言发育迟缓和认知性构音障碍认作是同一个问题,但二者并不相同,详细可查询这篇文章(发布时插入链接)。
具体表现:
1.思维方面:儿童不能理解某一概念或灵活应用,在学习与解决问题时,思维模式相对固定且无法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缺乏灵活性。
2.记忆方面: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即无法记住某件事情、词句、信息等。
.感知方面:感觉敏感、迟钝、错觉,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
发生原因:一般认为认知性构音障碍是语言发育迟缓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因为干预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智力的永久性损伤。
第四个:听障性构音障碍
典型特点:语言迟缓、表达不清楚、理解迟钝、认知低等。
发生几率:约为1‰—2‰。
具体表现:
1.词语概念理解不清,使用不当;
2.句子不完整,在表述一句话时经常会漏掉介词、助词、连词等成分,以单词堆积的形式来表达;
.经常出现语法错误,语序颠倒;
4.对语言的掌握死板、不灵活;
5.词汇贫乏,对很多东西只知道用手指,不懂得描述。
发生原因:听障性构音障碍源于听障儿童缺乏听力而形成的错误语言体系。
第五个:运动性构音障碍
典型特点:说话费力、音拖长、不自然中断。
发生几率:目前尚无有效的数据统计。
具体表现:
1.语量少,说话费力,呈典型的电报式语言,即说话吞吞吐吐;
2.轻者出现漏字现象,严重者只能说是或不是,甚至完全丧失口语能力。
发生原因:运动性构音障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问题,它主要发生于因病理性问题或外伤等导致中枢神经损伤或异常的群体,简单来说就是那些生过大病、经历严重事故的人。
专业语言机构这样说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构音障碍,家长是否注意并重视,全家人是否为孩子“开辟”新的,可供语言恢复的环境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语言康复。当然,挑选一家专业的语言机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