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见习记者陈彦汝通讯员方序王意菁
25岁王女士(化名)如今已恢复得和常人一样了,走路上班、逛街都不在话下。但回想起一年前的那次车祸,她仍心有余悸。
当时王女士刚新婚不久,一天在路上骑电动车和一辆小汽车发生车祸,她连人带车摔倒在地,当下就疼得站不起来了,左小腿红肿得厉害。
医院治疗,诊断为左小腿骨折,第二天,她左小腿肿胀有所减退,疼痛感减弱,医生给她做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起初并没有出现任何的不适,但术后一周左右,医护人员为她换药时却发现,她的小腿出现异常情况,经检查,小腿大片肌肉坏死、神经损伤,还伴有感染。
术后为什么大片肌肉会坏死?
外伤肿胀还未完全消退时不要盲目手术
王女士被紧急转院至浙江大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王建卫一看到她的情况,就确定这是小腿骨折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伴感染。
医院做手术后却出现大片肌肉坏死?
王建卫说:“在外伤肿胀还未完全消退时进行手术,很容易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并导致肌肉坏死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骨科较常见的骨折早期并发症,常见于小腿和前臂,其原因是伤后肢体因肿胀而影响筋膜间室内的血液循环,最终导致肢体的感觉和功能障碍,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可避免出现肢体伤残等严重后果。
王建卫分析,主要是因为当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外伤理解不到位,对骨筋膜室综合征也意识淡薄,在患者外伤肿胀没有完全消退时,盲目进行手术造成的。
“如果当时医生等她外伤肿胀完全消退再手术,可明显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就完全是一个小事件了,患者也不用再遭这么多罪。”
王女士在浙大二院治疗期间,王建卫等医生团队为她做了十多次手术,反复清创、放置外固定架,处理感染、骨缺损及重建功能。
拿到X光片的那几秒钟
王建卫脑海里回放患者受伤的过程
作为骨科创伤中心医生,王建卫遇到的患者大多是车祸、高坠等严重创伤患者,或是病情比较复杂的骨折患者。他一年手术量达多台,经常从早晨8点进入手术室后,直到晚上10点才出手术室,往往一台手术就持续四五个小时。
他的手机相册里,除了家人的照片,最多的是患者的X光片。
“外伤与疾病不同,其致伤原因是外力,因此作为创伤医生需要理解外力的致伤机制,临床中几乎没有一个创伤患者情况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怎么看X光片,如何对外伤进行理解都是很重要的。”王建卫说。
两年前,王建卫遇到了一位年轻的股骨性骨折患者,37岁,车祸受伤,X光片显示股骨头掉在了髋臼外。拿到X光片的那几秒钟,王建卫便在脑海里回放了一遍患者受伤的过程:她是车祸受伤,应该是坐在副驾驶或驾驶室位置,急刹之下,膝盖受到撞击,导致股骨头被撞出髋臼外。
同时,他也立刻提醒自己,股骨头掉落后比较容易出现坏死,坏死率超过80%,患者还存在股骨骨折、神经损伤的情况,需要紧急处理。
第二天,王建卫就为女患者做了手术,由于手术及时,对她的软组织血供功能也做了很好的保护,加上固定方法也合理,成功保住了患者的关节。
如今,两年多过去了,她暴露在髋臼外的股骨头没有出现坏死,患者的正常生活也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透过X光片,反向思考患者可能的受伤过程,可以更好理解患者是如何受伤,可能存在哪些看得见、看不见的损伤;正向可以看有没有软组织损伤,比如会不会导致大出血,有没有合并重要脏器等。”王建卫说,这样的临床思维习惯也不是瞬间养成的,而是在十几年的临床中慢慢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在一次次的“吃射线”中逐渐积累养成的。
首先要保生命,其次是保肢体
最后才是保骨头及重建功能
为什么会选择骨科这一门学科?王建卫说,上大学时他因溜冰摔伤,有过一次手腕骨折经历,绑了6周石膏后,又重回溜冰场。当时,就萌生了学骨科的念头,觉得骨科医生很帅,一般患者通过治疗也都能恢复正常生活,幸福感很高。
但真正学习了以后发现并不容易,既要体力,又要技巧;既要和坚硬的骨头打交道,又要应对极其细腻、柔软的血管。尤其是负责创伤患者后,挑战性、技巧性更是大大地提高。
“对于创伤患者来说,他可能遇上的是全身性的创伤。”王建卫特别强调,遇到这类患者,一定要有整体观,首先要保生命,其次是保肢体,最后才是保骨头及重建功能,在分析患者病情的时候,不能因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