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宝宝发育正常吗?
医院小儿推拿科主任李彦梅和您讲述小儿脑瘫康复治疗
健康的新生儿像“小天使”一样可以带给家庭快乐和幸福,而患有小儿脑瘫的患儿就像折翼的天使,使原本幸福的家庭笼罩了一层阴霾。据了解,小儿脑瘫在临床患病率在千分之二至五。但是,小儿脑瘫早发现早治疗,对患儿的治疗争取了最佳的康复治疗时间。那么你家的宝宝发育正常吗?如何早期判断宝宝是否患有小儿脑瘫?疫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家长应该怎么在家为宝宝做康复训练?医院小儿推拿科主任李彦梅和您聊聊小儿脑瘫康复治疗。
什么是小儿脑瘫?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以下简称为脑瘫或CP),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为瘫痪的疾病。严重者常并有智力不足、癫痫、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
小儿脑瘫的病因
小儿脑瘫的病因按患儿致病时间先后可分为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3类。
出生前病因
脑部先天性缺陷,常见于在妊娠早期、怀孕3个月时孕妇患风疹或其他病*感染所致。这些患儿往往同事有其他的先天性异常,常伴有耳聋、白内障或心间隔缺损等畸形表现为对称性运动失调和手足徐动。
妊娠过程中缺氧和中*均能损害脑组织。妊娠最后3个月胎儿缺氧的原因有:①前置胎盘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产前出血,继而胎盘营养障碍;②产前期的*血症,有*血症的胎盘栓死较无*血症者广泛。同时脐静脉氧饱和程度较正常妊娠者有明显下降;③巨大儿;④母亲因素:母亲患缺氧病,如心肺疾病,母亲饮酒和服用药物可使小儿脑瘫发病率明显增加,母亲糖尿病、甲状腺异常同样是引起小儿脑瘫的产前因素。妊娠晚期中*性损害因素有;①自发的*物累积,如Rh因子反应在胎儿体中产生过量的胆红素和氨;②异常*素也能损害胎儿,如梅*及弓形体会使胎儿继发感染。母体的其他感染如肾盂炎、白喉、脑膜炎球菌菌血症等,但这下感染都不是细菌的直接侵入。
从发育畸形考虑,小儿脑瘫患儿家族史中,每有已知的孪生兄弟、父母、叔舅、外侄中有小儿脑瘫、先天性畸形或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难以确定。临床上,发育畸形与双侧偏瘫和共济失调性双肢瘫有关。
出生时病因
出生时原因通常由于不正确应用产钳、或难产或产程延长而产生分娩时创伤或缺氧所致。产程和分娩时胎儿发生缺氧的原因有脐带下垂或扭曲或二者并存,导致脐带阻滞。新生儿窒息不仅是新生儿损伤的后果,而且是新生儿进一步缺氧的原因。当分娩时胎儿颈部作牵引可使静脉断裂,导致偏瘫或四肢瘫。局部创伤时可致痉挛性偏瘫,如难产时胎儿头部撞击与骶骨胛。母原性惊厥过程中胎儿可发生偏瘫。
早产儿特别是不成熟儿,发生小儿脑瘫者较多。Williams再统计中指出,发生小儿脑瘫的患儿中,早产儿占30%,而足月儿只占8%。20%~25%的小儿脑瘫患儿中出生体重在克以下。有学者报告,体重在克以下的例婴儿,25%~32%患小儿脑瘫。
出生后病因
出生后导致小儿脑瘫的常见原因是脑外伤和缺氧。
脑外伤是造成小儿脑瘫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脑干损伤为常见类型。多见于中脑、桥脑损伤。脑干内含有颅神经核(嗅神经和视神经除外),全身感觉、运动传导束均集中通过脑干,而呼吸系统中枢变位于脑干,维持意识清醒的网状结构也在该部。因此,该部即使受到轻微损伤,也可以造成严重的临床症状。
缺氧能损害脑组织。出生后发生缺氧的原因可为;未成熟儿的肺不张、支气管梗阻、肺膨胀不良、肺透明膜症、肺水肿及胃内容物误吸、儿童因溺水而缺氧等。
临床表现
脑性瘫痪的症状在婴儿期表现,常以异常姿势和运动发育落后为主诉。虽然患儿的脑损害或者脑发育异常是非进展性的,随着脑损伤的修复和发育过程,其临床表现常有改变。如严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婴儿早期常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以后逐渐转变为肌张力增高。平衡功能障碍需婴儿发育到坐甚至站立时才能表现出来。关节挛缩和脊柱畸形等继发改变也是逐渐发展出来的。可以伴有癫痫、智力低下、感觉障碍、行为障碍等。这些伴随疾病有时也可能成为脑瘫儿童的主要残疾。
疫情期间患儿该如何做康复治疗?
疫情期间,因特殊时期,避免人群聚集,,脑瘫患儿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康复治疗师进行咨询,以减轻因疫情原因对患儿训练的影响,患儿家长可以根据康复治疗师给予的视频指导,在家中为患儿做一些运动训练,治疗师和家长及患儿多沟通,告知最近进展情况,根据患儿进展情况,治疗师会对康复方案进行调整,按照治疗师给予的新方案进一步治疗。家长在训练过程中,要使患儿感兴趣,要有耐心,使患儿无恐惧害怕等心理,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当患儿有进步时,一定给以鼓励和奖赏。
(注意:家长的康复手法不宜过重,以患儿耐受为基准,具体情况和手法需事先咨询治疗师)
家长如何为患儿做一些简单的康复治疗呢?
运动治疗
①头控:可让患儿坐在家长胸前,家长扶持患儿双侧肩部,前后倾斜患儿身体,诱发患儿抬头;也可在患儿俯卧位时,家长拿玩具逗引,诱发患儿抬头。
②翻身:家长可利用家里的床单,托住四角,让患儿在中间进行仰卧位到侧卧位转换,出现动作后,再促进其从侧卧位到俯卧位转换,反复练习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仰卧位。
③坐位:家长两腿分开坐,患儿坐于中间,家长辅助支撑,可拿玩具让患儿左右去抓,促进坐位平衡。
④爬行:腹爬阶段,一家长在前方拿玩具逗引,另一家张帮助患儿向前爬行;对患儿进行四点支撑训练,为四点爬做好准备。
⑤跪位:一家长抓住患儿双手,另一家长辅助患儿跪起,并在跪位保持20秒左右,跪的时间依情况增加。跪→起这个动作每次可进行20下左右,依情况逐次增加。
⑥站位:可让患儿靠在床边、墙面进行站立,家长在旁控制患儿,以防摔倒;如患儿出现独自站立动作,可在家里爬垫上进行独站训练,家长必须看好,以防摔倒,站立时间可依情况逐渐增加。(注意:尽可能让患儿取正常站立位)
⑦行走:家长可在家中辅助患儿行走,因行走姿势一但行成,后期不好改变纠正,所以必须保持行走姿势正常,随时向治疗师咨询,发影像资料让治疗师指导行走。
⑧上下楼梯:开始让患儿一手扶栏杆,一手拉大人手,以维持平衡,逐渐让他脱离成人的支持,靠自己的手臂和腿的力量,两步一个台阶,上下楼梯。大一点的孩子需鼓励他一步一个台阶两脚交替上下楼梯,可配合音乐进行练习。
⑨跳跃:跳跃是锻炼下股肌肉的一个重要项目,练习蹲起动作,为跳跃作准备。经常拉患儿双手从台阶上跳下,作为自行跳跃的爆发力的准备,在室内挂上一些鲜艳的纱布和小玩具(在上述两个训练基础上)让患儿跳跃着去触摸、拍打。
⑩平衡协调训练:选择无障碍物的场地或房间,在大人的保护下让患儿闭目直行、走脚印、走直线、坐摇马、荡秋千、骑小三轮车、拍球、接球、在地上翻滚都是练习平衡协调动作的好方法。
作业治疗
家长可在家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训练,让患儿抓握玩具,捡豆豆,或者一些精细的穿珠训练,促进手眼协调,通过游戏增加认知,与患儿互动,增加患儿主动性。(注意:训练时要看准患儿的眼神,看其是否专注)
言语训练
家长可在家增加与患儿的沟通,但语速一定要慢,通过增强认知,增强患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鼓励患儿发音。
(注意:家长的康复手法不宜过重,以患儿耐受为基准,具体情况和手法需事先咨询治疗师)
李彦梅
医院小儿推拿科主任,主任医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小儿推拿分会常委、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小儿推拿分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市传统手法协会副会长、哈尔滨市中医学会理事。从事儿科推拿工作近三十年,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小儿脑瘫,缺血缺氧性脑病引起的四肢肌张力高、运动迟缓、尖足、足内外翻,早产儿早期干预,小儿肌性斜颈,小儿先天马蹄内及外翻足,小儿臂丛神经损伤,小儿便秘、腹泻、厌食等消化系统等疾病。
供稿:李彦梅
责编:王美淇
制作:宣传科
医院
医院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