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的疫情在世界肆虐,从最艰难之处走过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有一批“白衣天使”逆行而来,为我们抵挡病魔的入侵。基础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在当今社会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武大基础医学底蕴深厚,大师云集,在新的时代里开展强基计划,网罗天下英才,静候君至。
七十载岁月如歌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源于年创立的湖北省立医学院基础部,创始人为著名医学家、留德医学博士朱裕璧教授。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国家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七十载岁月如歌,武大基础医学积淀了丰厚的学术底蕴,取得了辉煌成绩,基础医学强基计划的同学们将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继承“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精神,在新时代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基础医学事业德尔发展添砖加瓦。
01
大师云集实力强劲
基础医学院现有教职工余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60人、硕士生导师86人、博士生导师42人。基础医学学科拥有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和省级多层次杰出人才。
基础医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估为“上升趋势”,对药理学与*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临床医学、免疫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进入ESI前5‰或1%有重大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在Lancet等期刊发表原创性成果,大批毕业生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如校友孟祥金现任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面向健康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的密切结合以及跨学科交叉融合,依托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与创新团队,承担了大批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年科研经费近万元,在病原生物学、心脑血管代谢学、免疫学、肿瘤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年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近篇,其中发表于影响因子10分以上的数十篇,有学者连续5年入选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医学)。
02
科研资源丰富研究特色鲜明
学院建设有“免疫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局部解剖学”“医学免疫学”国家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解剖与临床”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机能学实验”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开放实验室等一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拥有国家ABSL-Ⅲ实验室(A3)、病*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病*学研究所)、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医学微生物学)、教育部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过敏及免疫相关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发育源性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验室、武汉大学医学结构生物学研究中心等优质科研资源。
基础医学学科已形成6大研究特色:一是人类重要病原感染疾病的基础与防治研究。二是免疫学相关基础与应用研究。三是发育*理与代谢性疾病。四是神经损伤修复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五是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和防治。六是基因敲除与转基因动物模型的研发。
基础医学强基计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于招收和培养对基础医学专业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符合“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本科阶段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点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掌握扎实的基础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常见疾病诊疗技能,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培育和发掘学生的拔尖创新潜质;研究生阶段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学术和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生物医学理论和技术,把握生命科学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独立创新科研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逐步成长为“厚基础、宽口径,懂临床、擅科研,能创新、敢引领”的基础医学领*人才。
追梦路上
基医强基计划等你pick
01
“三化一制”助成长科教协同提能力
学院推行“三化一制”,即“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及“导师制”。
小班化:强基计划录取入校的学生实行独立编班、小班制教学,设置首席教授,采用师生互动的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研究性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
个性化:在入学第一学期,通过开设《新生研讨课》等措施,指导学生全面了解基础医学专业特点和进行自我探索,制定个人学业规划,结合自身兴趣和专长选择研究方向和导师,进行全程个性化培养。
国际化:加强与国际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聘请国际知名学者担任学术导师、在第三学期开设国际课程。依托与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国洛林大学的合作机制,开展联合培养、暑期学校、短期交流、访学、留学等,广泛搭建学生国际交流平台,培养国际视野,了解学术前沿。
导师制:安排知名教授“一对一”全程指导学生的学习及科研活动。
积极响应国家“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的号召,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科技与教育协同育人,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结合现有条件和优势,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优先吸纳强基计划学生参与科研,构建“三协同”“三导师”培养机制,培养造就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教学与科研协同:在教学过程中将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前沿融入教学内容,丰富学科专业知识,拓展学生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向一年级学生开放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新中心等平台,系统训练扎实的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巩固和应用医学理论知识,培养科研能力;向二年级及以上学生开放全院教师科研实验室,以及代谢与免疫研究中心、病*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医用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ABSL-Ⅲ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在“一对一科研导师”指导下,从事包括学位论文等在内的科研课题研究,为把强基计划学生培养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校内与校外协同:充分利用中科院驻汉研究机构云集的资源优势,建立校内校外联合培养机制,搭建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学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植物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联合的人才培养平台,选聘科学家担任“校外合作导师”,安排三年级及以上学生加入双边科研团队,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提升强基计划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国内与国外协同: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为四年级及以上本科生和本-硕-博衔接培养的研究生选配“国际合作导师”,开展国外专业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和专业竞赛,参与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培育强基计划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02
本硕博衔接培养国际化交流学习
按照学校优先保障强基计划专项研究生推荐免试和录取名额的*策,制定本-硕-博衔接培养顶层设计方案。打破传统的五年本科、三年硕士和三年博士的线性培养模式,构建创新的8-10年本-硕-博衔接的弹性培养模式。
充分利用武汉大学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和法国洛林大学医学院等世界一流医学院校长期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优势,搭建学院与国外一流大学合作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聘请国际学术导师,开设第三学期国际课程。开展联合培养、暑期学校、短期交流、访学留学,在国外一流实验室开展专业实习实训,参与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培育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探索优秀学生赴国外访学或留学选拔机制,逐步过渡到国内4年、国外1年的“4+1”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分别授予武汉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和国外联合培养学校的硕士学位。
通过推行“三化一制”,强化科教协同与国际合作,引导学生参与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实现科学选才鉴才、强化使命驱动、促成大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提升综合素养、促进学科交叉和科教融合、深化国际合作,通过不断完善以实现拔尖创新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改进。
基础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是现代医学的支柱之一。新时代下,我们希望基础医学强基计划的同学们能够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如果大家希望更加详细地了解,可以参考招生简章以及基础医学强基计划的培养方案哦,培养方案将会进一步介绍考核方式、培养方式、具体课程设置以及配套保障等,珞珞珈珈为你送上链接哟。
招生简章:
培养方案:
●
●
●
●
●
武汉大学
-luojia-
内容来源:武大招办
部分图片:徐晨迪
原标题:《武大基医,只为生命的美丽
强基计划,必选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