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手足癣好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833646.html第二部会说故事的身体:潜伏心灵之下山米:孩子的游戏比起一整年的谈话,在游戏时你反而更能深刻了解一个人。——柏拉图就如医师们对凡斯肩膀僵硬问题一直束手无策,无法把它跟可怕事件联想在一块,孩子的异常征状行为改变,往往也让父母与小儿科医师百思不得其解。尤其当孩子有“很好的”父母,能提供其安稳与照顾的家庭环境。有时孩子表现的新行为虽极其细微,却仍是未解之谜。困惑的家人或许无法将孩子的行为与其他征状,跟他遭遇的可怕经验相连在一起。孩子通常无法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达自己,却会以最令人费解的方法呈现内心的痛苦。他们透过身体来表达自己,可能是无理取闹,黏着父母不放,或乱发脾气;或者,他们可能深受易怒、过度好动、梦魇或失眠折磨。甚至更麻烦的是,他们可能把心中的忧虑与伤害发泄在宠物或更小、更无抵抗力的孩子身上,有些孩子的痛苦则以头痛、腹痛、尿床等方式呈现,或是逃避他们以往喜欢的人或事物,以面对心中难忍的焦虑。想破头的父母不禁要问,到底孩子身上出现的这些征状是从何而来?极典型的孩子常见问题——“一般性”事件,像是跌倒、意外与经历手术——若未妥善解决,通常会被认为是造成孩子脾气暴躁的罪魁祸首。这正是发生在蹒跚学步的山米身上的案例。因为孩子的天性就是喜爱游戏,治疗师与父母可透过引导式游戏为工具,协助他们克服内心恐惧,战胜内心最惊恐的时刻,让生命恢复常轨。孩子透过游戏表达其内心世界,所以他们的身体直接跟我们沟通。以下是山米的故事。他是个两岁半的男孩,我们安排一场游戏治疗,它所产生的修复性经验带来胜利的果实。说完这案例后,我们提供给治疗师、医护人员与父母一些建议。下面的例子说明,孩子发生普通的跌倒,被送急诊进行缝合手术的过程,可能发生什么差错而让情况完全走样。它告诉我们,在事件发生数个月后,山米的可怕经历透过游戏被转化为崭新的自信与喜悦。山米到祖父母家度周末,我是他们的座上宾。他的表现像个不可理喻的小霸王,蛮横又暴躁地企图掌握他的新环境。什么东西都无法取悦他,他不断乱发脾气。当他睡着时,也是一直翻来覆去,好像在跟被单奋战。对一个周末离开父母的两岁半孩子来说,他的无理行为倒也不令人意外——有分离焦虑的孩子常会如此;但是山米向来喜欢到祖父母家,所以他的行为对他们而言太极端了。他们告诉我,半年前山米不慎从高脚椅上跌落,下巴被撞裂,当场血流如注,医院急诊室。当护士准备替他量体温与血压时,他因过于惊吓而骚动不安,使护士无法测量其生命征象。然后,这个脆弱的小男孩就被绑在“束缚板”(一种板子)上。由于他的四肢与身体都无法动弹,身体唯一能动的部位只有头与颈部,他很自然就激烈乱晃。医师们的反应是把扣带绑得更紧,并且用手固定他的手,以缝合他的下巴。经过一番骚乱后,父母带他去吃汉堡,然后到公园游乐场玩。他母亲非常留意他的情况,谨慎确认他受惊吓与受伤的经验。这件事情很快就被抛诸脑后,但是此后不久,小男孩开始出现专横行为。山米的乱发脾气与控制性行为,可能跟他在此创伤经验所感受到的无助有关吗?当他父母回来后,我们决定探索一下是否有任何创伤线索仍然与此新经验相关。我们聚集在我住的小木屋,在他的父母、祖父母与山米的注视下,我把他的维尼熊玩偶放在椅子边,故意让它跌落地面。山米见状尖叫一声,立刻冲向门口,跑过一座人行桥,沿着小径跑向小溪边。我们的怀疑得到证实。医院的经验在他心中留下烙痕与伤害。山米的行为告诉我们,这个游戏对他而言可能太强烈。山米的父母把他从溪边带回来。当我们准备玩另一个游戏时,他紧抱妈妈不放。我们向他保证,所有人都会帮忙保护维尼熊。当小熊跌落,他又奔逃——但这次是跑到隔壁房间。山米冲到床边,双手奋力击床,然后出其不意地望着我。“很生气吧?”我说,他的眼神肯定了我的问题。我解读他的表情,认为可以继续进行游戏,我将维尼熊放在一条毯子下面,让山米躺在旁边的床上。“山米,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助维尼熊。”我按住毯子下的维尼熊,要求大家帮忙。山米很感兴趣地注视着,但很快就起来冲向妈妈,紧抱她的大腿。他说:“妈妈,我好怕喔。”①我们耐心等待着,没有任何强迫,直到山米准备好愿意再玩游戏。接下来,祖母与维尼熊一起被按住,山米积极参与抢救他们的工作。当维尼熊获得自由后,山米又跑向妈妈怀抱,这次他抱得更紧,身体开始害怕地颤抖与震动。然后戏剧化地,他的胸中升起兴奋与骄傲之情。我们在此见到从创伤重新启动到治疗游戏之间的转变。下次当他赖着妈妈时,依赖就会减少,兴奋蹦跳的情况会增加。我们等待山米准备好再玩一轮游戏。除了山米外,每个人都轮流去解救维尼熊。每当山米拉开毯子,安全逃到妈妈怀抱时,他就变得更有活力。轮到山米跟维尼熊一起躺在毯子下面时,他变得相当暴躁与害怕。在接受最后的挑战前,他数度跑回妈妈的怀抱。终于,他勇敢地爬回去跟维尼熊一块躺着,身上轻盖着毯子。我看着他的眼睛恐惧圆睁,但只出现一下子。然后他抓起维尼熊,掀开毯子,直接冲向他妈妈的怀抱。他啜泣且全身颤抖,大叫:“妈咪,带我离开这里!妈咪,把这个东西从我身上拿开!”他惊讶的父亲告诉我,医院的手术台上时,也叫喊着同样的话。他记得这么清晰,是因为当时他对于才刚满两岁半的儿子竟能如此直接表达内心的要求,感到相当讶异。我们重复好几次逃跑游戏,山米表现的力量与胜利感也越来越强烈。他不再恐惧地逃向母亲,而是兴奋地跳上跳下。他每成功逃跑一次,我们就为他鼓掌,一起跳舞并欢呼着:“为山米欢呼!好棒喔!山米救了维尼熊!”两岁半的山米已经能掌控在几个月前让他受创的经验。他那些受创伤驱动的攻击性、脾气暴躁的行为,都是企图控制他原本消失的环境,而他的“过动行为”与逃避(发生于重建他医疗过程创伤期间)转变为充满胜利感的游戏。引导孩童游戏以找出解决之道的五个原则下面对于山米经验的分析将有助于厘清问题,并应将下列原则应用于儿科的治疗性游戏工作中。1.让孩子控制游戏的步调当我们让时间一步步缓慢下来,就会产生疗愈效果。为帮助受创孩童,治疗师要努力营造安全氛围,依循他的步调与节奏。如果你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事情(透过仔细观察其行为),就能很快学会如何与他产生共鸣。让我们回到前面的故事,看看我们到底是如何做到这点。维尼熊跌落地面后,山米跑出屋外,由此动作可明显看出他还没准备好参与这个新的启发游戏。山米必须被父母解救、安慰并带回现场后,才能继续游戏。为了让他感觉安全,我们都向他保证一定会在场保护维尼熊。藉由提供支持与保证,帮助山米对于玩此游戏更熟悉——在他选择的时间点,以他的步调进行。向他保证后,山米后来跑进房间,不再跑出屋外逃避。这是明显的征兆,他有了我们的保证,变得更有信心,感受到的威胁变小。孩童或许并未以言语表达他们是否想继续玩游戏,所以要从他们的行为和响应中寻找线索。无论他们选择以何种方式沟通,都要加以尊重。绝不可操之过急,或强迫他们去做不愿意或无法去做的事情。就像治疗山米的过程中可看出,若察觉到任何恐惧、呼吸困难、身体僵硬,或恍神发呆(解离)的情形,就要放缓步调,这点很重要。如果你沉静、耐心地等待,并向孩子保证你会一直陪伴且明白他的感觉,这些反应会自行消失。通常从孩子的眼神与呼吸状态,即能看出何时可以继续进行游戏。2.区分害怕、惊恐与兴奋进行创伤性游戏时,孩童若不时体验到害怕或惊恐情绪,将无助于他克服创伤。大部分孩童会采取行动避免,不要阻止他们!同时,试着区别此行为是避开还是逃跑。下面就是个很清楚的例子,它能帮助我们培养“解读”的技巧,了解掌握游戏该暂停或继续进行的时机。当山米跑到小溪边时,表现的是避开的态度。为了解决他的创伤反应,山米必须感觉他能掌控自己的行动,而不是受他的情绪驱策。当害怕与惊恐情绪威胁要压垮孩子与大人时,就会出现避开的行为。当孩子表现此行为时,通常会伴随某些痛苦情绪的征兆(哭泣、惊吓的眼睛、尖叫)。从另一方面来说,积极的逃开则令人感到振奋。小小的胜利常让孩子兴奋,他们会以灿烂笑颜、拍手,或开怀大笑来展现此喜悦之情。重要的是,这些反应与逃避行为截然不同。兴奋是代表孩子已成功释放原先事件所引发的情绪。这种反应是正向、令人满意且必要的。将无法忍受的情绪与感觉转变成令人满意的感受,使创伤得以被转化。唯有在正向的启动层级类似于最初导致创伤反应的层次时,转化才可能发生。若孩子表现出兴奋之情,我们可以鼓励他继续玩下去,就如我们跟山米一起手舞足蹈那样。然而,若孩子表现出害怕或怯懦的态度,就应给予安慰,但别鼓励任何进一步的行动。你要做的是全神贯注并给予支持,耐心等候,直到他的恐惧已消失大半。若小孩出现疲态,就先休息一下。3.循序渐进对任何创伤事件进行重新整理时,步调尽量缓慢永远是上策;尤其对象是孩童时。治疗创伤的游戏本来就具备重复性质,要善用此循环特性,重新整理与治疗创伤游戏(重现)最大不同点是,在重整过程中,孩子的反应与行为变化是递增性的,是逐步慢慢走向控制与克服。以下例子说明我如何从与山米互动中察觉到这些细微变化。当山米的反应是跑到房间而非跑向屋外时,显示出他已有进步。无论重复游戏多少次,如果你协助的孩子反应有所不同——像是更兴奋、话更多,或小动作增加——都表示他正在克服创伤。若孩子的反应不是更开展与多变化,而是呈现更拘谨或强迫性重复,那么可能在重新整理事件的过程,其中包含的情境过于扰乱孩子的情绪,使他无法进步。若察觉在游戏重整过程所做的尝试遭遇反弹情绪,治疗师要稳住立场,注意自己情绪的变化,直到你的呼吸带来平静、自信与自在感。然后,把游戏切割成更小的段落,让改变的速度缓和下来。这跟我先前强调应依照孩子的步调,可能看似矛盾,然而跟孩子的需求保持协调,有时意味设下限制,以免他们被强大情绪伤害或压垮。若孩子表现紧张或害怕的样子,那么可以采取一些治疗性的步骤。例如,若重整过程处理的是医疗方面的创伤,你可以说:“嗯,我们来想想看,在你(假装是医师\护士)帮维尼熊(娃娃、大兵等)打针前,能够做些什么才可以让他不害怕呢?”这时孩子往往会想出一个很有创意的方法,刚好告诉你他们的需求——那失落的环节,正是能帮助他们情绪更安稳的良方。别担心必须重复多少次似乎是“老掉牙”的游戏(我们跟山米至少玩了十次维尼熊游戏)。山米很快就能重新整理他的创伤反应。治疗另一个孩子可能需要更多时间,你不必在一天之内就做完。我们需要休息与时间,帮助孩子在内心细微层面重新组织其经验。若还未找到问题的解答,你要确认当孩子下次有机会进行游戏时,心理上还能够回到类似的阶段。4.成为一个安全的容器请记住生物学站在我们这边。或许协助孩子重新整理创伤事件时,最困难与重要的面向是:要一直保持信念,相信事情终究会柳暗花明。你打从内心感觉如此,而且也将它投射在孩子身上,它就会变成有着信心感的容器,环绕在孩子周遭。若孩子抗拒你重新整理创伤的各种尝试,这可能就会特别困难。若孩子出现抗拒的态度,你要表现出耐心与信心。孩子内心本能的那部分希望处理此经验,你要做的只是等待那个部分有足够的信心与安全感来坚持它自己。若过度忧虑孩子的创伤反应是否能转化,可能反而传递反效果的冲突讯息。本身有未解决童年创伤的成人,尤其容易落入此情绪陷阱。5.若你确实感觉孩子并未从游戏中受益,便停止游戏睿智又受尊敬的儿童心理学家李诺?提尔(LenoreTerr)在其著作《怕得不敢哭》里,警告临床心理医师,注意孩子参与创伤性游戏“治疗”,可能导致最初惊恐经验的重现。她在书中描述三岁半的萝伦玩玩具车时的反应。“这部车子要撞到人了,”萝伦边说边将两辆玩具赛车冲向一些指偶。“它们尖尖的地方会撞到人。人们会很害怕。那个尖尖地方会撞上他们的肚肚、嘴巴,还有他们的……(她指着自己的衬衫)。我的肚肚痛了,我不想再玩了。”当萝伦身体的恐惧感突然浮现时,她就停止游戏;这是一种典型的反应。她可能一再重复相同的游戏,每当腹部的恐惧感让她觉得不舒服时就停下来。有些治疗师认为,萝伦是利用她的游戏试图掌控造成她创伤的情势。她的游戏确实类似经常运用于协助成人克服恐惧症的“暴露治疗”;但提尔提醒我们,这类游戏通常没什么效果。就算它真能减缓孩子的痛苦情绪,此过程产生效果的速度也非常慢。更常见情况是,此游戏是强迫性不断重复却徒劳无功。无法解决、反复的创伤性游戏会以相同的方式增强创伤的冲击,就像成人遭受创伤经验的重现与宣泄,使其创伤更加恶化。在山米身上看到创伤经验的重新处理或整理,呈现的是与创伤游戏或重现截然不同的过程。大部分孩子其实跟萝伦一样,若让他们自己选择,都会试图避开在游戏中所引发的创伤情绪。但因为运用引导式游戏,山米透过渐进与按部就班掌控其恐惧的方式,而能“克服自己的情绪”。运用此逐步重新整理创伤经验,以及跟维尼熊作伴的方式,山米得以呈现出胜利者与英雄姿态。胜利与英雄感的出现,几乎是宣告对创伤经验的重新整理已经获得成功的果实。在设立好一个可能启动的场景后,我们跟随山
连接成长
共期未来
莱比锡心理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