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眼神经损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身气功五禽戏图文教学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应到北京那家治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0727/4434734.html

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根据导引、吐纳、熊经、鸟伸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五禽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编成的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导引术。五禽戏寓医理与动作之中,寓保健康复效益与生动形象的“戏”中,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导引术的显著特征。

根据中医的脏腑学说,五禽配五脏。虎戏主肝,能舒肝理气,舒筋活络;鹿戏主肾,能益气补肾,壮腰健胃;熊戏主脾,能调理脾胃,充实两肢;猿戏主心,能养心补脑,开窍益智;鸟戏主肺,能部肺开胸,调畅气机。

1功法特点

(1)安全易学,左右对称

本功法是在对传统五禽戏进行挖掘整理的基础上编创的,为了便于广大群众习练。因此,动作力求简捷,左右对称,平衡发展,既可全套连贯习练,也可侧重多练某戏,还可只练某戏,运动量较为适中,属有氧训练,各人可根据自身情况调节每势动作的运动幅度和强度,安全可靠。

(2)引伸肢体,动诸关节

本功法动作体现了身体躯干的全方位运动,包括前俯、后仰、侧屈、拧转、折叠、提落、开合、缩放等各种不同的姿势,以腰为主轴和枢纽,带动上、下肢向各个方向运动,以增大脊柱的活动幅度。其外还特别注意手指、脚趾等关节的运动,以达到加强远端血液微循环的目的。同时,还注意对平时活动较少或为人们所忽视的肌肉群的锻炼。

(3)外导内引,形松意充

古人将“导引”解释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所谓“导气令和”,主要指疏通调畅体内气血和调顺呼吸之气;所谓“引体令柔”,就是指活利关节、韧带、肌肉的肢体运动。“五禽戏”是以模仿动物姿势、以动为主的功法,根据动作的升降开合,以形引气。虽然“形”显示于外,但为内在的“意”“神”所系。外形动作既要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还要力求蕴含“五禽”的神韵,意气相随,内外合一。习练过程在保持功法要求的正确姿势前提下,各部分肌肉应尽量保持放松,做到舒适自然,不僵硬,不拿劲,不软塌。只有肢体松沉自然,才能做到以意引气,气贯全身;以气养神,气血通畅。

(4)动静结合,练养相兼

“五禽戏”模仿“五禽”的动作和姿势,舒展肢体,活络筋骨,同时在功法的起势、收势以及每一戏结束后,配以短暂的静功站桩,诱导习练者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和“五禽”的意境,以此来调整气息、宁心安神,起到“外静内动”的功效。具体来说,肢体运动时,形显示于外,但意识、神韵贯注于动作中,排除杂念,思想达到相对的“入静”状态;进行静功站桩时,虽然形体处于安静状态,但是必须体会到体内的气息运行以及“五禽”意境的转换。动与静的有机结合,两个阶段相互交替出现,起到练养相兼的互补作用,可进一步提高练功效果。

2练习要领

习练“五禽戏”,必须把握好“形、神、意、气”四个环节。

(1)形

形,即练功时的姿势。古人说:“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神散乱”,说明姿势在练功中的重要性。开始练功时,头身正直,含胸垂肩,体态自然,使身体各部位放松、舒适,不仅肌肉放松,而且精神上也要放松,呼吸要调匀,逐步进人练功状态。开始习练每戏时,要根据动作的名称含义,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动作造型,动作到位,合乎规范,努力做到“演虎像虎”“学熊似熊”。特别是对动作的起落、高低、轻重、缓急、虚实要分辨清楚,不僵不滞,柔和灵活,以达到“引挽[9]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的功效。

(2)神

神,即神态、神韵。养生之道在于“形神合一”。习练健身气功应当做到“惟神是守”。只有“神”守于“中”,而后才能“形”全于“外”。所谓“戏”,有玩耍、游戏之意,这也是“五禽戏”与其他健身功法不同之处。只有掌握“五禽”的神态,进入玩耍、游戏的意境,神韵方能显现出来,动作形象才可能逼真。虎戏要仿效虎的威猛气势,虎视眈眈;鹿戏要仿效鹿的轻捷舒展,自由奔放;熊戏要仿效熊的憨厚刚直,步履沉稳;猿戏要仿效猿的灵活敏捷,轻松活泼;鸟戏要仿效鹤的昂首挺立,轻盈潇洒。

(3)意

意,即意念、意境。《*帝内经》指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动五脏六腑皆摇。”这里的“心”指的是大脑,说明人的思维活动和情绪变化都能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因此,在习练中,要尽可能排除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情绪和思想,创造一个美好的内环境。开始练功时,可以通过微想腹部下丹田[10]处,使思想集中,排除杂念,做到心静神凝。习练每戏时,逐步进入“五禽”的意境,模仿不同动物的不同动作。练“虎戏”时,要意想自己是深山中的猛虎,伸展肢体,抓捕食物;练“鹿戏”时,要意想自己是原野上的梅花鹿,众鹿戏抵,伸足迈步;练“熊戏”时,要意想自己是山林中的黑熊,转腰运腹,自由漫行;练“猿戏”时,要意想自己是置于花果山中的灵猴,活泼灵巧,摘桃献果;练“鸟戏”时,要意想自己是江边仙鹤,抻筋拔骨,展翅飞翔。意随形动,气随意行,达到意、气、形合一,以此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

(4)气

气,即指练功时对呼吸的锻炼,也称调息。就是习练者有意识地注意呼吸调整,不断去体会、掌握、运用与自己身体状况或与动作变化相适应的呼吸方法。古人说:“使气则竭,屏气则伤”,应引以为戒。习练“五禽戏”时,呼吸和动作的配合有以下规律:起吸落呼,开吸合呼,先吸后呼,蓄吸发呼。其主要呼吸形式有自然呼吸、腹式呼吸、提肛呼吸等,可根据姿势变化或劲力要求而选用。要求松静自然,不能憋气。同时,呼吸的“量”和“劲”都不能太过、太大,以不疾不徐为宜,逐步达到缓慢、细匀、深长的程度。

另外,在习练中特别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由浅入深

初学者必须先掌握动作的姿势变化和运行路线,搞清来龙去脉,跟随他人一起边模仿边练习,尽快融人集体习练中,初步做到“摇筋骨,动肢节”即可。随后,在习练中要注意动作的细节,可采取上、下肢分解练习,再过渡到以腰为轴的完整动作习练,最后进行逐动、逐戏和完整功法的习练,使动作符合规范,并达到熟练的程度。此时,就要注意动作和呼吸、意识、神韵的结合,充分理解动作的内涵和意境,真正达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要动作还没真正搞清,就想追求内在的体验,这是不可能的,甚至会出现不良后果。练功必须由简到繁,由浅人深,循序渐进,逐步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把基础打好,防止出现偏差。

2)因人而异

习练时,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需要根据自身体质状况来进行。动作的速度、步姿的高低、幅度的大小、锻炼的时间、习练的遍数、运动量的大小都应很好把握。其原则是练功后感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肌肉略感酸胀,但不感到太疲劳,不妨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切忌急于求成,贪多求快。

3五禽戏动作说明

(1)手型、步型和平衡

虎爪:五指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图10-2-1)。

鹿角:拇指伸直外张,食指、小指伸直,中指、无名指弯曲内(图10-2-2)。

熊掌: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图10-2-3)。

猿勾:五指指腹捏拢,屈腕(图10-2-4)。

鸟翅: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翘起,无名指、中指并拢向下(图10-2-5)。

握固: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图10-2-6)。

(2)基本步型

弓步:两腿前后分开一大步,横向之间保持一定宽度,右(左)腿屈膝前弓,大腿斜向地面,膝与脚尖上下相对,脚尖微内扣;左(右)腿自然伸直,脚跟蹬地,脚尖稍内扣,全脚掌着地。

虚步:右(左)脚向前迈出,脚跟着地,脚尖上翘,膝微屈;左(右)腿屈膝下蹲,全脚掌着地,脚尖斜向前方,臀部与脚跟上下相对。身体重心落于左(右)腿(图10-2-7)。

丁步:两脚左右分开,间距约10-20厘米,两腿屈膝下蹲,左(右)脚脚跟提起,脚尖着地,虚点地面,置。于右(左)脚脚弓处,右(左)腿全脚掌着地踏实(图10-2-8)。

提膝平衡:左(右)腿直立站稳,上体正直;右(左)腿在体前屈膝上提,小腿自然下垂,脚尖向下(图10-2-9)。

后举腿平衡:右(左)腿蹬直站稳,左(右)腿伸直,向体后举起,脚面绷平,脚尖向下(图10-2-10)。

(3)动作图解

预备势起势调息

动作一:两脚并拢,自然伸直;两手自然垂于体侧;胸腹放松,头项正直,下颏微收,舌抵上腭;目视前方(四同)。

动作二:左脚向左平开一步,稍宽于肩,两膝微屈,松静站立;调息数次,意守丹田。

动作三:肘微屈,两臂在体前向上、向前平托,与胸同高。

动作四:两肘下垂外展,两掌向内翻转,并缓慢下按于腹前。

重复三、四动两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

要点

1.两臂上提下按,意在两掌劳宫穴[11],动作柔和、均匀、连贯。

2.动作也可配合呼吸,两臂上提时吸气,下按时呼气。

功理与作用

1.排除杂念,诱导入静,调和气息,宁心安神。

2.吐故纳新,升清降浊,调理气机。

第一戏虎戏

“虎戏”要体现虎的威猛。神发于目,虎视眈眈;威生于爪,伸缩有力;神威并重,气势凌人。动作变化要做到刚中有柔、柔中生刚、外刚内柔、刚柔相济,具有动如雷霆无阻挡、静如泰山不可摇的气势。

第—式虎举(图10-2-11)

动作一:两手掌心向下,十指撑开,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二、四同)。

动作二:两手外旋,由小指先弯曲,其余四指依次弯曲握拳,两拳沿体前缓慢上提。至肩前时,十指撑开,举至头上方再弯曲成虎爪状。

动作三:两掌外旋握拳,拳心相对;目视两拳。

动作四:两拳下拉至肩前时,变掌下按。沿体前下落至腹前,十指撑开,掌心向下;目视两掌。

重复一至四动三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要点

1.十指撑开、弯曲成“虎爪”和外旋握拳,三个环节均要贯注劲力。

2.两掌向上如托举重物,提胸收腹,充分拔长躯体;两掌下落如拉双环,含胸松腹,气沉丹田。

3.眼随手动。

4.动作可配合呼吸,两掌上举时吸气,下落时呼气。

功理与作用

1.两掌举起,吸人清气;两掌下按,呼出浊气。一升一降,疏通三焦气机,调理三焦功能。

2.手成“虎爪”变拳,可增强握力,改善上肢远端关节的血液循环。

第二式虎扑(图10-2-12、13、14)

动作一:两手握空拳,沿身体两侧上提至肩前上方。

动作二:两手向上、向前划弧,十指成“虎爪”,掌心向下;同时上体前俯,挺胸塌腰;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腿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同时,两手向下划弧至两膝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两腿伸膝,送髋,挺腹,后仰;同时,两掌握空拳,沿体侧向上提至胸侧;目视前上方。

动作四:左腿屈膝提起,两手上举。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脚跟着地,右腿屈膝下蹲,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前倾,两拳变“虎爪”向前、向下扑至膝前两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随后上体抬起,左脚收回,开步站立;两手自然下落于体侧;目视前方。

动作五至八:同一至四,惟左右相反。

重复一至八动一遍后,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两臂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要点

1.上体前俯,两手尽力向前伸,而臀部向后引,充分伸展脊柱。

2.屈膝下蹲、收腹含胸要与伸膝、送髋、挺腹、后仰动作过程连贯,使脊柱形成由折叠到展开的蠕动,两掌下按上提要与之配合协调。

3.虚步下扑时,速度可加快,先柔后刚,配合快速深呼气,气由丹田发出,以气催力,力达指尖,表现出虎的威猛。

4.可根据身体状况适当减小动作幅度。

功理与作用

1.虎扑动作形成了脊柱的前后伸展折叠运动,尤其是引腰前伸,增加了脊柱各关节的柔韧性和伸展度,可使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弧度。

2.脊柱运动能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对常见的腰部疾病,如腰肌劳损、习惯性腰扭伤等症有防治作用。

3.督脉行于背部正中,任脉[12]行于腹部正中。脊柱的前后伸展折叠,牵动任、督两脉,起到调理阴阳、疏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

第二戏鹿戏(图10-2-15)

鹿喜挺身眺望,好角抵,运转尾闾,善奔

走,通任、督两脉。习练“鹿戏”时,动作要轻盈舒展,神态要安闲雅静,意想自己置身于群鹿中,在山坡、草原上自由快乐地活动。

第三式鹿抵

动作一:两腿微屈,重心移至右腿,左脚经右脚内侧向左前方迈步,脚跟着地;同时,身体稍右转;两掌握空拳,向右侧摆起,拳心向下,高与肩平;目随手动,视右拳。

动作二:重心前移;左腿屈膝,脚尖外展踏实;右腿伸直蹬实;同时,身体左转,两掌成“鹿角”,向上、向左、向后划弧,掌心向外,指尖朝后,左臂弯曲外展平伸,肘抵靠左腰侧;右臂举至头前,向左后方伸抵,掌心向外,指尖朝后;目视右脚跟。随后,身体右转,左脚收回,开步站立;同时两手向上、向右、向下划弧,两掌握空拳下落于体前;目视前下方。

动作三、四:同一、二,惟左右相反。

动作五至八:同一至四。重复一至八动一遍。

要点

1.腰部侧屈拧转,侧屈的一侧腰部要压紧,另一恻腰部则借助上举手臂后伸,得到充分牵拉。

2.后脚脚跟要蹬实,固定下肢位置,加大腰、腹部的拧转幅度,运转尾间。

3.动作可配合呼吸,两掌向上划弧摆动时吸气,向后伸抵时呼气。

功理与作用

1.腰部的侧屈拧转,使整个脊椎充分旋转,可增强腰部的肌肉力量,也可防治腰部的脂肪沉积。

2.目视后脚脚跟,加大腰部在拧转时的侧屈程度,可防治腰椎小关节紊乱等症。

3.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尾闾运转,可起到强腰补肾、强筋健骨的功效。

第四式鹿奔(图10-2-16)

动作一:左脚向前跨一步,屈膝,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两手握空拳,向上、向前划弧至体前,屈腕,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拳心向下;目视前方(三、四同)。

动作二:重心后移;左膝伸直,全脚掌着地;右腿屈膝;低头,弓背,收腹;同时,两臂内旋,两掌前伸,掌背相对,拳变“鹿角”。

动作三:重心前移,上体抬起;右腿伸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松肩沉肘,两臂外旋,“鹿角”变空拳,高与肩平,拳心向下。

动作四:左脚收回,开步直立;两拳变掌,回落于体侧。

动作五至八:同一至四,惟左右相反。

重复一至八动一遍后,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要点

1.提腿前跨要有弧度,落步轻灵,体现鹿的安舒神态。

2.身体后坐时,两臂前伸,胸部内含,背部形成“横弓”状;头前伸,背后拱,腹收缩,臀内敛,形成“竖弓”状,使腰、背部得到充分伸展和拔长。

3.动作可配合呼吸。身体后坐时,配合吸气。重心前移时,配合呼气。

功理与作用

1.两臂内旋前伸,肩、背部肌肉得到牵拉,对颈肩综合症、肩关节周围炎等症有防治作用;躯干弓背收腹,能矫正脊柱畸形,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

2.向前落步时,气充丹田。身体重心后坐时,气运命门,加强了人的先天与后天之气的交流。尤其是重心后坐,整条脊柱后弯,内夹尾间,后凸命门,打开大椎,意在疏通督脉经气,具有振奋全身阳气的作用。

第三戏熊戏

“熊戏”要表现出熊憨厚沉稳、松静自然的神态。运势外阴内阳,外动内静,外刚内柔,以意领气,气沉丹田;行步外观笨重拖沓,其实笨中生灵,蕴含内劲,沉稳之中显灵敏。

第五式熊运(图10-2-17)

动作一:两掌握空拳成“熊掌”,拳眼相对,垂于下腹部;目视两拳。

动作二:以腰、腹为轴,上体做顺时针摇晃;同时,两拳随之沿右肋部、上腹部、左肋部、下腹部划圆;目随上体摇晃环视。

动作三、四:同一、二。

动作五至八:同一至四,惟左右相反,上体做逆时针摇晃,两拳随之划圆。

做完最后一动,两拳变掌下落,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要点

1.两掌划圆应随腰、腹部的摇晃而被动牵动,要协调自然。

2.两掌划圆是外导,腰、腹摇晃为内引,意念内气在腹部丹田运行。

3.动作可配合呼吸,身体上提时吸气,身体前俯时呼气。

功理与作用

1.活动腰部关节和肌肉,可防治腰肌劳损及软组织损伤。

2.腰腹转动,两掌划圆,引导内气运行,可加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3.运用腰、腹摇晃,对消化器官进行体内按

摩,可防治消化不良、腹胀纳呆、便秘腹泻等症。

第六式熊晃(图10-2-18、19)

动作一:重心右移;左髋上提,牵动左脚离地,再微屈左膝;两掌握空拳成“熊掌”;目视左前方(二、三、四同)。

动作二:重心前移;左脚向左前方落地,全脚掌踏实,脚尖朝前,右腿伸直;身体右转,左臂内旋前靠,左拳摆至左膝前上方,拳心朝左;右拳摆至体后,拳心朝后。

动作三:身体左转,重心后坐;右腿屈膝,左腿伸直;拧腰晃肩,带动两臂前后弧形摆动;右拳摆至左膝前上方,拳心朝右;左拳摆至体后,拳心朝后。

动作四:身体右转,重心前移;左腿屈膝,右腿伸直;同时,左臂内旋前靠,左拳摆至左膝前上方,拳心朝左;右拳摆至体后,拳心朝后。

动作五至八:同一至四,惟左右相反。

重复一至八动一遍后,左脚上步,开步站立;同时,两手自然垂于体侧。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要点

1.用腰侧肌群收缩来牵动大腿上提,按提髋、起腿、屈膝的先后顺序提腿。

2.两脚前移,横向间距稍宽于肩,随身体重心前移,全脚掌踏实,使震动感传至髋关节处,体现熊步的沉稳厚实。

功理与作用

1.身体左右晃动,意在两胁,调理肝脾。

2.提髋行走,加上落步的微震,可增强髋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平衡能力,有助于防治下肢无力、髋关节损伤、膝痛等症。

第四戏猿戏

猿生性好动,机智灵敏,善于纵跳,折枝攀树,躲躲闪闪,水不疲倦。习练“猿戏”时,外练肢体的轻灵敏捷,欲动则如疾风闪电,迅敏机警;内练精神的宁静,欲静则似静月凌空,万籁无声,从而达到“外动内静”“动静结合”的境界。

第七式猿提(图10-2-20)

动作一:两掌在体前.手指伸直分开,再屈腕撮拢捏紧成“猿钩”。

动作二:两掌上提至胸,两肩上耸,收腹提肛;同时,脚跟提起,头向左转;目随头动,视身体左侧。

动作三:头转正,两肩下沉,松腹落肛,脚跟着地;“猿钩”变掌,掌心向下;目视前方。

动作四:两掌沿体前下按落于体侧;目视前方。

动作五至八:同一至四,惟头向右转。

重复一至八动一遍。

要点

1.掌指撮拢变钩,速度稍快。

2.按耸肩、收腹、提肛、脚跟离地、转头的顺序,上提重心。耸肩、缩胸、屈肘、提腕要充分。

3.动作可配合提肛呼吸。两掌上提吸气时,稍用意提起会阴部;下按呼气时,放下会阴部;

功理与作用

1.“猿钩”的快速变化,意在增强神经—肌肉反应的灵敏性。

2.两掌上提时,缩项,耸肩,团胸吸气,挤压胸腔和颈部血管;两掌下按时,伸颈,沉肩,松腹,扩大胸腔体积,可增强呼吸,按摩心脏,改善脑部供血。

3.提踵直立,可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第八式猿摘(图10-2-21、22、23)

动作一:左脚向左后方退步,脚尖点地,右腿屈膝,重心落于右腿;同时,左臂屈肘,左掌成“猿钩”收至左腰侧;右掌向右前方自然摆起,掌心向下。

动作二:重心后移;左脚踏实,屈膝下蹲,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成右丁步;同时,右掌向下经腹前向左上方划弧至头左侧,掌心对太阳穴;目先随右掌动,再转头注视右前上方。

动作三:右掌内旋,掌心向下,沿体侧下按至左髋侧;目视右掌。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大步,左腿蹬伸,重心前移;右腿伸直,左脚脚尖点地;同时,右掌经体前向右上方划弧,举至右上侧变“猿钩”,稍高于肩;左掌向前、向上伸举,屈腕撮钩,成采摘势;目视左掌。

动作四:重心后移;左掌由“猿钩”变为“握固”;右手变掌,自然回落于体前,虎口朝前。随后,左腿屈膝下蹲,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成右丁步;同时,左臂屈肘收至左耳旁,掌指分开,掌心向上,成托桃状;右掌经体前向左划弧至左肘下捧托;目视左掌。

动作五至八:同一至四,惟左右相反。

重复一至八动一遍后,左脚向左横开一步,两腿直立;同时,两手自然垂于体侧。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要点

1.眼要随上肢动作变化左顾右盼,表现出猿猴眼神的灵敏。

2.屈膝下蹲时,全身呈收缩状。蹬腿迈步,向上采摘,肢体要充分展开。采摘时变“猿钩”,手指撮拢快而敏捷;变握固后,成托桃状时,掌指要及时分开。

3.动作以神似为主,重在体会其意境,不可太夸张。

功理与作用

1.眼神的左顾右盼,有利于颈部运动,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

2.动作的多样性体现了神经系统和肢体运动的协调性,模拟猿猴在采摘桃果时愉悦的心情,可减轻大脑神经系统的紧张度,对神经紧张、精神忧郁等症有防治作用。

第五戏鸟戏

鸟戏取形于鹤。鹤是轻盈安详的鸟类,人们对它进行描述时往往寓意它的健康长寿。习练时,要表现出鹤的昂然挺拔、悠然自得的神韵。仿效鹤翅飞翔,抑扬开合。两臂上提,伸颈运腰,真气上引;两臂下合,含胸松腹,气沉丹田。活跃周身经络,灵活四肢关节。

第九式鸟伸(图10-2-24、25)

动作一:两腿微屈下蹲,两掌在腹前相叠。

动作二:两掌向上举至头前上方,掌心向下,指尖向前;身体微前倾,提肩,缩项,挺胸,塌腰;目视前下方。

动作三:两腿微屈下蹲;同时,两掌相叠下按至腹前;目视两掌。

动作四:重心右移;右腿蹬直,左腿伸直向后抬起;同时,两掌左右分开,掌成“鸟翅”,向体侧后方摆起,掌心向上;抬头,伸颈,挺胸,塌腰;目视前方。

动作五至八:同一至四,惟左右相反。

重复一至八动一遍后,左脚下落,两脚开步站立,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要点

1.两掌在体前相叠,上下位置可任选,以舒适自然为宜:。

2.注意动作的松紧变化。掌上举时,颈、肩、臀部紧缩;下落时,两腿微屈,颈、肩、臀部松沉。

3.两臂后摆时,身体向上拔伸,并形成向后反弓状。

功理与作用

1.两掌上举吸气,扩大胸腔;两手厂按,气沉丹田,呼出浊气,可加强肺的吐故纳新功能,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的症状。

2.两掌上举,作用于大椎和尾阊,督脉得到牵动;两掌后摆,身体成反弓状,任脉得到拉伸。这种松紧交替的练习方法,可增强疏通任、督两脉经气的作用。

第十式鸟飞(图10-2-26、27)

两腿微屈;两掌成“鸟翅”合于腹前,掌心相对;目视前下方(二、四同)。

动作一:右腿伸直独立,左腿屈膝提起,小腿自然下垂,脚尖朝下;同时,两掌成展翅状,在体侧平举向上,稍高于肩,掌心向下;目视前方(三同)。

动作二:左脚下落在右脚旁,脚尖着地,两腿微屈;同时,两掌合于腹前,掌心相对。

动作三:右腿伸直独立,左腿屈膝提起,小腿自然下垂,脚尖朝下;同时,两掌经体侧,

向上举至头顶上方,掌背相对,指尖向上。

动作四:左脚下落在右脚旁,全脚掌着地,两腿微屈;同时,两掌合于腹前,掌心相对。

动作五至八:同一至四,惟左右相反。

重复一至八动一遍后,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要点

1.两臂侧举,动作舒展,幅度要大,尽量展开胸部两侧;两臂下落内合,尽量挤压胸部两侧。

2.手脚变化配合协调,同起同落。

3.动作可配合呼吸,两掌上提时吸气,下落时呼气。

功理与作用

1.两臂的上下运动可改变胸腔容积,若配合呼吸运动可起到按摩心肺作用,增强血氧交换能力。

2.拇指、食指的上翘紧绷,意在刺激手太阴肺经[13],加强肺经经气的流通,提高心肺功能。

3.提膝独立,可提高人体平衡能力。

收势引气归元

动作一:两掌经体侧上举至头顶上方,掌心向下。

动作二:两掌指尖相对,沿体前缓慢下按至腹前;目视前(三、七、八同)方。

重复一、二动两遍。

动作三:两手缓慢在体前划平弧,掌心相对,高与脐平。

动作四:两手在腹前合拢,虎口交叉,叠掌;眼微闭静养,调匀呼吸,意守丹田。

动作五:数分钟后,两眼慢慢睁开,两手合掌,在胸前搓擦至热。

动作六:掌贴面部,上、下擦摩,浴面3—5遍

动作七:两掌向后沿头顶、耳后、胸前下落,自然垂于体侧。

动作八:左脚提起向右脚并拢,前脚掌先着地,随之全脚踏实,恢复成预备势。

要点

1.两掌由上向下按时,身体各部位要随之放松,直达脚底涌泉穴[14]。

2.两掌腹前划平弧动作,衔接要自然、圆活,有向前收拢物体之势,意将气息合抱引入丹田。

功理与作用

1.引气归元就是使气息逐渐平和,意将练功时所得体内、外之气,导引归入丹田,起到和气血、通经脉、理脏腑的功效。

2.通过搓手、浴面,恢复常态,收功。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