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眼神经损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者年合订本18 [复制链接]

1#
早期白癜风症状图片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3210.html

识人


  没有人会因为猫狗闪闪发光的颈圈而不去注意它是否健康活泼。


  奇怪的是,这个准则用在自我评价的时候就失灵了。一个人如果拥有豪华的住处、丰厚的收入……这些身

外的东西常常被作为他的价值,而他本身的价值则被忽略。


  我们在审视人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是会蒙蔽人的,哪些是完全不属于他的。


  如果撇开一个人的财富和尊荣,只以他的衣着做判断,我们便会这样妄下评价:他自身的能力是否能让他

胜任自己的职务?他有怎样的灵*?他是以己之力得富,还是全部依靠他人?命运和他会怎样发生关联?他是

否对生命有更多的了解?他是否宁静、平和、快乐……但是,我们习惯受到蒙蔽。因为习以为常,所以我们面

对蒙蔽毫无察觉:一个农夫和一个国王、一个贵族和一个奴隶、一个行*官和一个百姓、一个富翁和一个穷人

,他们的差异在映入眼帘后就已经烙在我们心上了。即使按某种说法,他们的差别只在衣着上而已。


  模仿、依赖、愚蠢、胆怯……不断地在生活的风浪中沉浮飘荡着,这是我们受蒙蔽的代价。


  真正的幸福是可以随时成为自立的人——不怕贫困、锤炼甚至死亡;他不苛求外来的尊贵,毫无畏惧地面

对生命的转变;他抑制自己的热情和欲望,以坚定的灵*去抵抗命运的不公。


  (江一城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自省之书》一书,视觉中国供图)

点滴

居住风格

吉田兼好尤冬梅


  住所其实只是短暂人生的临时居所,但若环境整体协调且舒适,就会让人意趣盎然。


  高人雅士悠然居住的庭院,月光洒落其中,一股沁人心脾的风情油然而生。虽不是现代绚丽夺目的流行风

格,但古树斑驳,杂草环绕,自然风情十足。篱围和墙垣的造设也与周围环境交相辉映,随意摆放的家具古色

古香,使人心思沉静。


  相反,有的庭院里摆放着众多工匠费尽心思雕琢而成的唐制和大和制的器物,装点着矫揉造作的草木。看

到如此这般,真是让人心中生厌。这样的地方能住得下去吗?每次看到这样的庭院,不禁想到,再怎么奢华,

如遇火灾,还是会转眼灰飞烟灭吧。


  一般来说,从居住风格就能判断出主人的人品。


  但有些时候也不能过早下定论。比如说有这么一件事。后德大寺大臣的寝殿院中拉着网,不让野鸢飞进来

。西行法师前来造访时不满地说道:“就算野鸢飞进来又能怎样呢?这位大人竟是如此心胸狭窄的人呢。”从

此再也没有登过门。但是,绫小路宫居住的小坂殿的梁柱上,也曾拉了网。小坂殿中的人说,那是因为群集在

房顶上的乌鸦经常飞进来啄食池里的青蛙,大人看在眼里于心不忍,才想出如此办法。原来如此,此举其实是

善事。我因此想起西行法师的事。后德大寺大臣那样做,或许也有他的原因吧。西行法师大概太早下定论了。


  (张秋伟摘自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徒然草》一书,〔日〕川濑巴水图)

——用心看世界,用爱传光明

互动

“《读者》光明行动”(82)

——用心看世界,用爱传光明

爱笑的小鱼小鱼画了爱心感谢帮助过她的人3岁的小鱼刚刚上幼儿园,有着甜甜的笑容,大家都觉得她

是一个生活幸福的小宝贝。


  其实,她和单亲妈妈相依为命,住在小小的出租房里。因为一出生就患有弱视,她的视力比一般人差了许

多。每天上下黑暗的楼梯时,小鱼什么都看不见,只能用自己的小手紧紧拉着妈妈的大手,才能安全通过。


  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妈妈没办法带她治疗眼睛,为此妈妈很是自责。但当着小鱼的面,妈妈表现得坚强

、乐观,她不愿意让小鱼觉得自己有别于其他小朋友。


  她对小鱼的教育很重视,虽然家里除生活必需品外几乎一无所有,但花花绿绿的绘本、童书一点不缺。每

天除了教小鱼背诗、写字、算数,还给她讲睡前故事,一起畅游神奇的童话世界,一起畅想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看似柔弱的妈妈,只要一提到小鱼,眼神里就充满了坚定和慈爱,她要尽自己所能让小鱼健康、快乐。也

许,正因为如此,小鱼才拥有这般开朗的性格和如此灿烂的笑容。

年年底,小鱼接受了“《读者》光明行动”一期的免费治疗,双眼视力分别从0.5/0.01提高到了

0.8/0.3,虽然还未达到标准视力,但小鱼年龄还小,可继续治疗,视力提升的可能性还很大。让我们与妈妈

一起努力,给予小鱼更多的治疗和关爱,赋予小鱼更加美好的未来!


  银行汇款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西翠路支行


  户名: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账号:


  邮局汇款


  单位名称: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邮*编码:


  在线捐款


  请登录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1)使用
  (2)使用支付宝在线捐赠


  (3)使用财付通在线捐赠


  (4)使用网上银行在线捐赠


  (捐款时请务必于附言栏内注明“《读者》光明行动”;如需捐款发票,请留下详细通信地址)


  读者杂志社


  北京医院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文苑

泥沙俱下的生活

毕淑敏

〔日〕永山裕子水彩


  有年轻人问,对生活,你有没有产生过厌倦?


  说心里话,我是一个从本质上对生命持悲观态度的人,但对生活,基本上没产生过厌倦。这好像是矛盾的

两极,骨子里其实相通。也许因为青年时代,在对世界的感知还混混沌沌的时候,我就毫无准备地抵达了海拔

五千米的藏北高原。猝不及防中,灵*经历了大的恐惧、大的悲伤。心情平复之后,也就有了对一般厌倦的定

力。面对防不胜防的高寒缺氧、无穷无尽的冰川雪岭,你无法抗拒“人是多么渺小、生命是多么孤单”这副铁

枷。你有一千种可能性会死,比如雪崩,比如坠崖,比如高原肺水肿,比如急性心力衰竭,比如战死疆场,比

如车祸、枪伤……但你仍在苦难的夹缝当中完整地活着。而且,只要你不打算立即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得继续

活下去。


  愁云惨淡、畏畏缩缩的是活,昂扬快乐、兴致勃勃的也是活。我权衡利弊,觉得还是取后一种活法比较适

宜。不单是自我感觉稍显愉快,且让他人(起码是父母)也较为安宁。就像得过严重的水痘,对类似的疾病就

有了抗体。从那以后,一般的颓丧都无法击倒我。


  我明白日常生活的核心,其实是如何善待每个人仅此一次的生命。如果你珍惜生命,就不必因为小的苦恼

而厌倦生活。因为泥沙俱下、并不完美的生活,正是组成宝贵生命的原材料。


  (李金锋摘自江苏文艺出版社《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一书)

文苑

消失的照片

卡罗琳·里维特陈光宇


  我成长在20世纪60年代的波士顿。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闪光灯。我和姐姐露丝在客厅里乱蹦乱跳,随着

《西区故事》的音乐翩翩起舞……母亲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用布朗尼相机为我们拍下了几十张照片。虽然闪光灯

使我们睁不开眼睛,但我和姐姐都很享受这个过程。我们摆出各种造型,做出高难度的动作,哪怕为此忍受疼

痛。


  我儿时的家中,无论墙壁上、相册里,还是抽屉中,到处都是我和姐姐的照片。母亲就像我们的私人摄影

师一样,时刻不忘用相机记录我们的生活。她还根据年代和事件,仔细地为每一张照片做标签。然而直到12岁

那年,我才突然发现,家里竟然连一张母亲的照片都没有,更别提她儿时的了。没有她和父亲的合照,这我们

可以理解,因为父亲难得回家,就算回来,不是独自沉默就是和我们争吵。他们的结婚照被塞在一本白色相册

里。我们对这张照片和对父亲一样,敬而远之。但是母亲不愿意和她的两个女儿合影,这一点我们却百思不得

其解,因为母亲是一位非常美丽并且喜欢自我欣赏的女性。对于自己的外貌,她平时十分在意,路过镜子时,

总是忍不住停下来打量自己,捋捋头发,整理整理衣领,容不得丝毫马虎,但她从不愿意用照片来定格自己的

美丽。每当我们问及原因,她总是用“我不上镜,我太老了!”来敷衍。


  “那你在我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呢?”我问她,“那个时候你一定拍了很多漂亮照片!你小时候的照片去哪

儿了呢?”


  母亲的父母是从沙皇俄国偷渡来的,她有8个兄弟姐妹。我们在沃尔瑟姆的日子和母亲的童年相比,显得

平淡无奇。她的经历对我和姐姐这两个从未出过国的人来说,充满了异国情调,让我们非常向往,但我的舅舅

、姨妈也没有任何相关照片。“对我们那代人来说,不会有人想到要拍照片,”母亲告诉我们,“你们的父亲

在童年时期同样没有照片。和你们现在不一样,那时候大部分人都没有相机。”


  我忍不住继续问:“这怎么能受得了呢?难道你当时就没有一点机会为自己留一张照片吗?”


  母亲愣了一会儿,若有所思地说:“我12岁的时候倒是拍过一次照片,是我们全家人一起拍的,但我已经

想不起来放哪儿了。”


  我发现母亲说完这句话后刻意回避我们的目光。她紧闭嘴唇,眼睛望向别处。每一次想对我和姐姐隐瞒什

么的时候,她都是这样的表情,因此我并不相信她。为了找到这张照片,我几乎把家里翻了个遍。在存放旧东

西的地下室里,我翻找过我和姐姐小时候的毛绒玩具箱、以前上学时的作业和美术作品箱。我在家人聚会时问

我的舅舅和姨妈:“谁手上有那张照片?”但是,他们给我的回复就像是在回答我问他们心脏搭桥手术怎么做

一样。除了我和姐姐,似乎没有人真正在意这张照片在哪里。


  “能告诉我您当时的长相吗?”我央求母亲。


  “我记不清了。”


  “那您当时是鬈发吗?是胖还是瘦呢?”


  母亲笑了,告诉我生长在一个有着众多兄弟姐妹的大家庭是多么有趣啊。有这样的家庭太幸运了!简直就

是上帝的恩赐!她的父亲是一位正统的犹太教牧师,每周都会带信众去家里吃晚饭。席间,他们唱歌、跳舞、

用纯银的勺子在我外婆擦得铮亮的木头桌子上敲打出悦耳动听的旋律。母亲还告诉我,她的几个姐姐总是将最

好的衣服让给她穿,比如天鹅绒的裙子、水波纹丝绸的衬衫……家人是那么宠她,因为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家庭就是一切,”母亲坚定地告诉我,“你们要记住。”仿佛为了证明这一点,母亲现在住的地方离她几个

姐姐的住所都不超过20分钟的路程。母亲哥哥姐姐的名字都非常有异国情调,像“费雷达”“西奥多拉”“格

特鲁德”,只有“珍妮”相对美式一点。他们常来家里聚会,也常常争吵,但在我看来这都无伤大雅,就像我

也会和姐姐吵架,可这并不妨碍我爱她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依然经常想起那张消失的照片,想起它可能带给我关于母亲的故事。我希望它告诉我

,母亲在她姐妹中是最漂亮、最有气质的。我还想从照片中知道,父亲爱上母亲之前,她是什么样子——尽管

父亲后来改变了主意,变得脾气暴躁。后来,我和姐姐进入青春期。一直
  父亲在我大学毕业那年去世,我和姐姐都希望母亲找一个风趣幽默的男人再婚。我们觉得,她在为别人付

出了这么多之后,应该拥有寻找真爱的权利。但是她好像对这并不感兴趣。后来,我和姐姐都各自成家,我们

用大量的照片记录自己的生活。我生小孩以后,我和丈夫开始用照片和视频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这时我又想

起母亲那张消失的照片。它是光荣家庭完整链条中缺失的一环。每次回去见到家人,我总是情不自禁地问那张

照片到底在哪里。


  在我儿子12岁那年,我母亲那边的家人几乎全部去世了。后来我最小的姨妈珍妮也去世了。妈妈给我打来

电话,除了告诉我姨妈去世的消息,还用很不自然的语气告诉我:“我在你珍妮姨妈的地下室里找到了那张照

片。”我们觉得母亲是因为珍妮的去世而过度悲伤,因此对母亲不自然的声音并没有感到太奇怪。我告诉自己

,回家后一定要尽量让母亲开心一点。


  我和姐姐开车回波士顿参加珍妮姨妈的葬礼,同时也为了安抚悲伤的母亲,顺便看看那张照片。我们三个

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准备好了吗?”母亲问道,说着她打开了那个一直放在她膝盖上的盒子,慢慢取出照

片,勉为其难地递给我们。我惊讶得倒吸一口气,我姐姐什么也没有说。照片比我想象的要大,是12英寸×8

英寸的暗棕色照片。照片里的人都站着,我那位俄罗斯外祖母的样子把我吓坏了。她穿着一身及地的天鹅绒长

裙,一只手放在我外祖父的肩膀上,那神情仿佛是想把他按进椅子里。我的几个姨妈都留着一头男式短发,穿

着流行的直筒连衣裙,站在三个精心打扮的哥哥边上,显得很年轻,很开心,其中一个哥哥甚至穿着粗呢子灯

笼短裤。但是哪一个是母亲呢?应该不是像棕色鹪鹩一样躲在角落、永远在最后才会被想到的那个小女孩吧。

我又看了一遍。那个女孩是照片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穿着不合身的裙子和脏袜子,头发剪得十分粗糙,那表情

看上去像是强作欢颜。


  母亲坐在我和姐姐中间,指了指照片中那个格格不入的小女孩说:“这就是我!”她缓缓地问道,“我长

得很普通吧?”那语气仿佛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我盯着那张照片,久久没有从震惊中缓过神来——那不可能是她。我突然很后悔,觉得自己不该为了满足

好奇心,这么多年来不断要母亲展示这张照片,最后却只是狠狠地揭开了母亲内心深处最卑微、最脆弱的一面

。我凑近看这张照片,突然觉得眼睛无法从小女孩身上移开。


  “你是这群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我认真地说。别的人看起来就像一群来参加聚会的宾客,只有这个小女

孩显得与众不同,一看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并且会让人对她的故事非常向往。


  “真的吗?你真的这样认为吗?”母亲看着我疑惑地说,“只可惜我家里没有一个人这样想。”


  “但是我想您当时的家庭生活应该还是很棒的。”我姐姐补充道。母亲叹了一口气。


  “可惜并不是那样。”她毫不客气地说。一扇封闭的大门好像被打开了。


  母亲慢慢开始了讲述。那些往事就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只是情节和人物颠覆了我们原先

的认知。


  母亲从来都没告诉过我们,她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在她8岁时的一个晚上,她的妈妈把她和她的双胞胎弟

弟带到众人面前。“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个小男孩很聪明帅气?”我的外祖母说。母亲站在那里,迫不及待地等

着,然而她并没有得到任何赞扬,也没有人注意到她。“哦,对了,这是那个女孩。”外祖母漫不经心地指着

我母亲说,然后就打发姐弟俩走了,自己则去招呼客人。


  “这简直太可恶了!”我姐姐说。


  “我在他们心中就是个发育不良的小孩,”母亲说,“我的牙长得非常难看,但是我父母舍不得花钱带我

去看牙医,因此我长大后不得不自己付钱去矫正牙齿。幸运的是,我遇到的那位牙医很善良,愿意让我慢慢还

钱。”母亲的几个姐姐,除了珍妮,也都不把她当回事。她以前说过的姐姐给她的漂亮衣服,其实只是几件手

肘有洞、边缘处磨破了的旧衣服。母亲是她们姐妹中唯一上过大学并且做了老师的,我和姐姐一直引以为豪,

而如今她告诉了我们真相:“我的父母担心我嫁不出去。我要能够自立,因为他们不愿在经济上支持我。”更

为可怕的是,她的父亲曾经催促她去新罕布什尔州参加一个成年人的露营活动,目的是寻找男友。母亲就是在

那里遇见了我的父亲,一个沉默、暴躁、她并不爱的男人。由于家人不断地向她灌输“除了他没人会娶你”,

她才无奈地选择了这段婚姻。


  我坐在母亲身旁,为母亲的遭遇感到心痛。我开始以全新的眼光审视自己谈恋爱时母亲给的那些建议:要

看对方的好,不要安于现状,多注重人的内心,而不是外貌。


  “你的家人简直太糟糕了!”我说。以前我们不明白为什么母亲的姐姐叫她做这做那时,母亲有时会突然

变得不耐烦,现在我明白了。我对母亲说她那时很美,母亲惊讶地看着我。她说她和父亲刚结婚那会儿,想找

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但是我的姨妈费雷达逼着母亲住进了外祖母家。“你看,这样可以省钱,”费雷达坚持说

,“还能照顾母亲。”多年后,母亲搬了出去,那时她才明白自己被人操控了那么多年,干了那么多别人不愿

意干的活。


  母亲告诉我们,她为什么一直和我父亲维持着婚姻关系,那是因为在被深爱的男人拒绝后,她觉得自己配

不上好男人。她告诉我们,我们的父亲去世后,没有给她留下任何财产或保险,她的那些姐姐离她只有十几分

钟的路程,却没有一个帮忙或安慰她。她姐姐格特鲁德是这样对她说的:“反正也不是什么真爱,很快就会过

去的。”


  我和姐姐一直坐在母亲身旁听她诉说,直到凌晨4点,每一个故事都让我们比之前更加难过。我们强作镇

定,消化着她讲的这些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故事。每讲一件事,母亲就显得更轻松,也更美丽。母亲卸下了沉

重的包袱,照片中的那个小女孩也变得愈加可爱。


  我拿起照片放到腿上,指出一个她似乎没有注意到的细节:照片中,她的头发虽然剪得很毛糙,但是她的

发质纤细、顺滑;她的裙子虽然很不合身,但是她把袖子卷了起来,乍一看整套衣服显得很时髦。“是的,我

很善于把东西打理得整洁、漂亮。”母亲神采飞扬地说。


  “可您为什么一直不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呢?”姐姐问。


  “因为我不好意思。”母亲答道。


  “为什么呢?”我说,“错的是他们,不是你!”我摇摇头,“我喜欢这张照片,因为里面有你。”


  听完母亲的讲述,我更爱她了。我明白母亲总是在想方设法地保护我们,她绝不让自己受的磨难在我和姐

姐身上重演。她要让我们与众不同,虽然我们在十几岁的时候并不听话。母亲改变不了她的过去,但是,通过

为我们拍的每一张照片,每一张悬挂在墙上让她自豪的照片,她努力改变着我们的未来。


  一周后,在我收拾行李准备回家的时候,母亲给了我两大袋食品。这些东西我在任何地方都能买到,但她

坚持要我带着。为我准备食物是她表达爱的方式。


  “还有这个你也带着吧。”说着,她拿出那张照片。


  “你不自己保存了吗?”


  “我更希望你保存它,”她说,“只是要记得复制一份给你姐姐。”


  回去后我把这张照片用相框裱好挂在办公室的墙上,这样我就能每天看到它。每当有朋友来办公室,都会

被这张照片吸引。他们会仔细审视我漂亮的外祖母、时尚的姨妈,但最让他们无法忽视的是蜷缩在角落里的那

个小女孩。这时,我会告诉他们:“这是我的母亲。”


  我知道这些年母亲给予了我什么。她不仅向我敞开自己的内心,还同意我向外人展示她隐藏多年的秘密。

她给我的不只是一张我喜欢的照片,还教会我一些道理——透过现象看本质;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故事的背后

总有故事;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去探索、发掘,就一定能找到真相。


  (水云间摘自《译林》年第1期,沈璐图)

文苑

愿我的心儿永远

肯明斯


  愿我的心儿总是向小鸟儿敞开,


  它们是生活的秘密。


  无论它们唱什么,都比知识更美妙,


  倘若听不到它们的歌声,人们便已衰老。


  愿我的心灵在饥饿、无畏、干渴和柔韧的四周游荡。


  哪怕是星期天,也但愿我弄错了,


  因为人们一旦明辨对错,便不再年轻。


  愿我不要干任何有用的事,


  且爱着你,比真爱还多几分。


  还从未有这样的傻瓜,能够抗拒晴天扑面的一抹微笑。


  (梁衍*摘)


  三十年前有一个小村,让人记忆深刻:小村里的很多孩子都有古怪有趣的名字。比如说有一家生了一个女

孩,伸手揪一揪,皮肤很紧,就取名为“紧皮儿”;还有一家生了个男孩,脸膛窄窄的,笑起来嘎嘎响,家里

人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嘎嘎”;另有一家的孩子眼睛很大,而且眼角吊着,就被唤作“老虎眼”;小村西北角

的一对夫妇比较矮,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高一些,就给他取名“爱长”。


  三十年后的小村怎样了?不出所料,电视之类一应俱全,家家户户无一例外地热闹起来。满街的孩子找不

到一个古怪有趣的名字——所有名字都差不多。好像取名时相互都商量过了,本村和邻村都有重名的:如果一

个名字好听,别人很快也会取一个类似的。不仅这样,当年的“紧皮儿”“爱长”“嘎嘎”“老虎眼”们,也

不喜欢别人叫他们原来的名字。显然,他们为此而感到羞愧。


  这就是网络时代。世界变小且空前拥挤——每个人都失去了自己的角落。原来属于个人的空间给填平了,

大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被扼杀了,以至于失去了自由命名的能力——不仅是对自己的孩子,对世界上的任何事

物都一样:没有这个能力了。


  他们过去有更多的想象自由,能够从爱好和心情出发,叫出一串“紧皮儿”“嘎嘎”之类的词语。这个能

力既自然又强大,这种能力正是小村给他们的。当时他们可以依照自己的主意去行动和思考,现在则不同,他

们不得不与各种思想达成妥协。想想看,每天有多少信息、观念,伴着流行音乐和俗艳的形象往小村人的脑子

里硬灌——他们有什么办法保护自己?


  小村人是这样,可城市人又比小村人高明到哪里?于是,最后只有极少数人留住了自己的一点能力——为

这个世界命名的能力。其奥秘在哪儿?无非就是竭力为自己保留一个角落。过去讲一个人要拥有一片土地,现

在不行了,现代人不可以有这样的奢望——现代人能拥有一个角落就很不错了。


  实际上,我们在现代世界里的退避才开始。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且回到自己的角落吧,无论它多么窄小


  但人毕竟是强大的,哪怕只拥有一个小小的地方,都有可能展开自己的想象,恢复一种能力。这个角落既

是实指又是虚指:人的精神要有一个角落,我们要在那里安放。的确,一个人要想稍稍像样地度过一生,就得

这样。许多人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空间来让自己安静,结果失败了。


  有一个了不起的学者说过一句话真是好极了。这句话非常朴素,但是会让我们一生受用。他说:“我每一

次到人多的地方去,回来以后,都觉得自己大不如前了。”


  想想看,我们这些年里凑了多少热闹,周旋于多少场合——回忆一下归来时的心情,真的很糟。喧嚣之声

让我们如此紊乱,状态极差——我们常常需要一个星期的安静,才能稍稍恢复到出门之前的样子。


  人这一生除了迁就庸常,古往今来最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趋炎附势。作家也不例外。但于作家而言,这

就是致命伤了。所以作家一生都要像警惕疾病一样,警惕自己犯趋炎附势的毛病。


  我经常在海边散步,那里最多的是海鸥,它们一群群喧闹鸣叫。海鸥千里跋涉、海阔天空,飞得很高,有

时又能一个猛子扎进水里。海边的林子里还有另一种动物,那就是刺猬。我经常看到刺猬,它们走得很慢,想

躲都躲不掉。它一挪一挪地走,你走近一碰,它就蜷成球了。我常常想:作家大致也可以分成海鸥和刺猬两种

类型。我们会做哪一种?刺猬比较安静,活动半径小,而且始终有自己的一个角落,在那儿一挪一挪地走,只

吃很少的食物,所需甚少。


  有一类作家就像刺猬,一生都在安静的、偏僻的角落里,活动范围不大。他们也的确所需甚少。一般而言

,刺猬并没有什么侵犯性,若有什么碰了它,惹了它,它也不过是蜷成一个刺球而已。可刺猬唯独怕一种东西

,那就是*鼠狼。近来由于生态失衡,林子里的*鼠狼多了一些。*鼠狼常常释放一种恶臭的气体——这让刺

猬最不能忍受,于是它会厌恶地走开——它展开刺球时,柔软的腹部就会露出,这就容易使它受到伤害。


  所以说,在角落里,刺猬是自由的;它所要提防的只是*鼠狼。


  (许亚*摘,韦尔乔图)

文苑

自由地命名

张炜


  *霸是西汉名臣,在地方为*时*绩突出。他关心百姓生活,亲自制定安民条款,规劝黎民遵章守法,就

连家常琐事也考虑得周到得体。“细小之事,起初极为繁多”,而*霸正是一个善做具体工作的人。一番治理

之下,工作很快见了成效,当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汉宣帝见*霸将地方治理得如此之好,认为让他只在地方任职实在大材小用,便动了提拔之念。于是,他

先征召*霸担任太子太傅,后迁升他为御史大夫,直到丞相、封建成侯。那么,*霸受提拔后*绩如何?他当

上丞相后,依然像在地方任职一样,
  清代有位学子叫惠士奇,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考取举人、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广东学*。这个职位很容

易腐败,但惠士奇“校士公明,一文不取”。时任两广总督杨琳对他特别欣赏,上奏雍正皇帝:“臣遍历各省

,所遇学臣中,仅见者有此清操特出之员。”雍正深感清廉人才难得,试图让惠士奇担任更重要的行*官职。


  但他没有立即这么做,而是向杨琳进一步了解:“惠士奇观其人,吏治可以用得否?”杨琳如实回奏:“

惠士奇未做过临民之官,臣与之共事三年,观其作用,惟有衡文乃其所长,恐非吏治之长材也。”雍正一听,

就让他继续做广东学*,将其调回京师后,也是继续用其所长,任命他为专管文史方面的翰林院侍讲学士,后

来又任命他担任侍读学士。惠士奇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颇有建树。


  领导在选人用人上有一种弊病:就是以为某人的一方面能力突出,在其他方面的工作也定能胜任,于是不

管三七二十一,将他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之上,结果却适得其反。人各有所长,岗位各有特点,必须讲究人才

与岗位的匹配度,再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及长处加以任用。


  (元月摘自《北京日报》年3月31日,喻梁图)

文苑

白夜

约瑟夫·布罗茨基*灿然


  一


  最近国际疫情加速蔓延,美国、意大利确诊病例先后迅速超越中国,各种坏消息频传,在社交媒体的评论

区,也出现了很多让人不安的言论,其中有嘲笑、讽刺甚至是幸灾乐祸。对此,我想说,这些人并不清楚现代

世界的运行规则,他们并不知道国外疫情的水深火热对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也并不知道我们将要面对的是什

么。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们看到的坏消息并非真相的全部。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基础的逻辑——就传播而言,坏

消息的传播永远比好消息的快且广泛。


  举个例子,在韩国、日本疫情暴发的时候,许多
  没错,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的意大利、美国、英国的疫情惨状都是真实的,但请注意,这并非真相的全部,

真相永远比你看到的要复杂。


  二


  当我们幸灾乐祸的时候,或许应该回想一下过去两个月我们经历了什么——没错,在疫情初期我们非常被

动,个别国家的媒体刻意嘲笑、侮辱中国的同时,一转眼才发现中国对于这个世界的正常运转是如此重要——

“苹果”全球限购,是因为我们的富士康不能正常开足马力生产;澳洲的龙虾卖不出去,是因为中国的餐馆在

疫情期间纷纷关门;泰国的旅游业按下暂停键,是因为中国的旅客待在家不敢出门;韩国的现代汽车工厂停产,

是因为中国山东的供应链工厂生产停滞;巴塞罗那国际电信展取消,是因为中国的电子消费品牌无法参展。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中国的贸易量占全世界的12%;中国是全球33个国家的最大出口国,是65个国家

的最大进口商品来源国;同时中国也是全球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年的圣诞节,美国记者萨拉忽然发现,自己收到的39件圣诞礼物中有25件“中国制造”。她突发奇想

,决定从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产品。于是萨拉开启了一段真实而艰难的“历险”

,在经历了无数啼笑皆非的困难之后,她重新回到中国制造的怀抱,她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畅销书——《离

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离开中国制造,世界不能正常运转,世界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世界。


  三


  当你在为各国疫情严重、美股暴跌幸灾乐祸的时候,或许你并不知道接下来的情况对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

么。隔岸观火的时候,火马上就要烧过来了。


  或许,你没有亲戚、同学在美国,你没有购买美股,美国的疫情似乎和你毫无关系,然而这个世界的运作

规则不是如此简单——美股大跌,在美股上市的中国公司毫无疑问也损失惨重。


  过去一个月,中国平安下跌13%、微博下跌19%、阿里巴巴下跌10%,百度下跌21%。股价下跌,公司就需要

通过改善其财报来继续维持股价;在疫情抑制需求的情况下,裁员就是缩减成本的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计算

一下你的公司股价在疫情期间的跌幅,或许失业离我们并没有那么遥远。一个简单的逻辑——国际疫情水深火

热,国际消费者就会减少消费,直接后果就是东莞的工厂订单被取消,工人失业回家;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国

前两个月的出口量下降了17%,订单退回、工厂倒闭正在真实地发生。


  全球产业链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美、英和欧盟是以服务业为主要输出的经济体——更多地输出技术、品

牌,中、日、德、意是以中高端制造业为主要输出的经济体——更多地输出产品、实物,其他国家则主要输出

上游产品——更多地输出石油、原材料。每一个国家都是全球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全球供应链如同一副

多米诺骨牌,任何一块倒下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世界是一个整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还记得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吗?当一位湖南的农民工失业后坐上火车回到老家的时候,他可能不曾想到

,他的失业是底特律无钱买房但依然可以从银行申请到贷款的汽车工人所导致的。


  四


  联合国秘书长指出,从目前来看,全球经济衰退不可避免,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导致万人失业。国际

劳工组织表示,这次疫情全球大流行不仅是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还是严峻的就业危机和经济危机。


  当“非典”在年暴发时,中国的经济总量仅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而今天这个数字是16%,世界经济

增长的火车头要减速。


  或许你现在还感受不到,那是因为国外的疫情还远没有到高峰。想一想,中国如此严防死守的策略也用了

两个多月才将疫情稳定下来,以国外目前的情形来看,所花时间毫无疑问会比我们更长,影响范围也会更广。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中国的国家利益并非完全在国内,我们在国外有着众多国人关切的直接利益。

年,中国对外投资超过了亿美元;我们在全世界建高铁、运河、港口——总长度超过巴拿马运河的尼

加拉瓜大运河是中国人承建的;我们租下了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投资逾10亿美元开发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

我们承建了俄罗斯的莫斯科—喀山高铁……


  现在,全世界都有着中国的利益,国际疫情暴发,这些超级工程也会受到直接影响;我们有着全世界最多

的海外留学生,他们在北美、欧洲、大洋洲……疫情暴发,他们在海外的生存和安危也直接受到冲击。


  我们还有众多公司不仅出口,而且直接在海外经营业务,有市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活跃的身影。年,

中国出境游规模增长到1.49亿人次,这一数字超过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


  我们的国家早已融入了这个复杂的世界体系,中国人、中国公司、中国商品早已成为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我们和这个世界一荣皆荣,一损皆损。


  五


  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作者提出一个颇具说服力的理论——戴尔理论,即当两个国家通过广泛的供应

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两个国家就不会发生战争。


  戴尔电脑生产的供应链横跨多个国家——处理器来自英特尔设在菲律宾、马来西亚或中国的工厂,内存来

自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的车间;主板由中国台湾和韩国设在上海的工厂生产;电池来自日本设在墨西哥或马来

西亚的工厂;电脑包则由东莞的某个工厂进行加工;客服团队有一部分在印度……今天,或许这个理论可以修改

成“iPhone理论”,《一部iPhone的全球之旅》更加详细地描述了这部畅销全世界的手机是如何将多个国家的

供应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戴尔理论”认为,处在供应链上的国家会在任何可能的战争潜在因素前三思而行——阿富汗、黎巴嫩、

叙利亚、朝鲜……这些国家并不是全球任何供应链的一部分,如果世界的供应链网络因为疫情遭到破坏,那么

这个世界的危险程度就会增加。


  六


  我们在过去40年飞速发展,部分原因是有一个和平、稳定、温和的外部环境。


  如今,这个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微妙的变化并非这次疫情暴发才启动,只是疫情的暴发加剧了世

界的割裂程度。


  美国奉行“美国优先”的孤立主义*策,欧洲出现了英国脱欧的“黑天鹅”事件,甚至这次意大利疫情告

急向欧盟求助,其他26个成员国竟完全不理会,德国则扣押了瑞士的口罩,欧洲的团结变成一个童话。


  如今,疫情的暴发让各国左派*治势力都在呼吁“供应链回流”,似乎决意要和整个世界脱钩。著名英国

智库查塔姆研究所的首席执行官尼布利特忧心忡忡地说:“我们所知道的全球化正在走向终结。”


  一名学生曾经问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人类文明的最初标志?”很多学生

猜想的答案是鱼钩、石器、火等等。然而,米德的回答超出所有人的猜想。她说,人类文明最初的标志是我们

发现了“一块折断之后又愈合的股骨”。米德进一步解释说,大腿骨骨折在动物界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如

果动物摔断大腿,就意味着死亡,因为它无法逃避危险,不能去河边喝水或狩猎,它很快会被四处游荡的野兽

吃掉;而愈合的股骨则表明有人花了很长时间来照顾受伤的人——处理伤口、提供食物、保护他不受攻击。最

后米德意味深长地总结说,在困难中帮助别人才是文明的起点。


  (晏广摘自
  “向前——看!抬头!收下巴!挺胸!收腹!双肩向后!该死的!向后!”


  一阵窸窣声后,一切又归于沉寂。


  教官身穿一条游泳裤,沿着池边踱步,一双冰水似的蓝眼睛盯着他的连队、他的纵队、他的小分队、他的

——儿子。


  这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全身僵硬地站着,双肩好像僵住了,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不见踪影的敌

情。父亲在他身边走来走去,绕着他转圈,凑到他跟前大声吼出各种口令,每个字都吐得清清楚楚。


  断续闪现的记忆就像破败电影院里放映的一部质量极差的影片。这个记忆片段从何而来,又为什么突然出

现?


  我此刻身处一列从洛杉矶北上旧金山的夜车。夜已深,我还在餐车坐着,车厢里还有一个酒保和一个酒客

。酒客是个神态苍老的年轻人,就坐在我对面,正在喝第二杯马提尼。


  那往昔的记忆片段正是因他而来。


  九英尺之外,他的头发、面容、一双蓝得惊人的眼睛、受伤的眼神,这一切截住了时间的洪流,将我拉回

过去。


  我的视线在焦距内外游移,感觉一会儿在火车上,一会儿又回到了泳池旁。我看着这个与我相隔一条过道

的年轻人,看着那双饱含伤痛的明眸,耳边响起他父亲几十年前的嘶吼。忽然,那个时而安静、时而活泼的小

男孩穿越了几千个下午,出现在我眼前。他还在做各种转身变向的训练动作,时而把想象中的步枪举起行礼,

时而又把枪扛在肩膀上。


  “立——正!”那位父亲吼道。


  “一!二!”儿子跟着吼。


  “天哪!”席德叹了一口气。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当时正和我并排躺在正午的烈日之下,目不转睛地盯着

父子二人。


  “对啊,天哪!”我喃喃地说。


  “这事情已经持续多久了?”


  “看起来起码有好几年。”


  附近教堂敲响了正午的钟声,又到了池边酒吧开门的时候了。


  “队伍……前进!”


  这支一大一小两个人的队伍开始行*,大步走过瓷砖地,向露天酒吧半开半锁的小门挺进。


  “队伍,停!预备!开锁!一,二!”


  小男孩一下子就把锁打开了。


  “三,四!”


  他把门猛地推开,立即往后一跳,直直地站着,等待长官的指令。


  “向后——转!向前——进!”


  男孩一直走到泳池边上,眼看就要栽进去了。他父亲的脸上露出极度扭曲的微笑,平静地说道:“停!”


  男孩在池边摇摇欲坠,总算及时停了下来。


  “该死的家伙!”席德低声咒骂。


  那位父亲独自走开了,留下儿子像旗杆一样直挺挺地僵立在池边。


  席德突然蹦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父子二人。


  “快坐下。”我说道。


  “老天,他打算把小孩扔在这里不管了?让小孩等到什么时候?”


  “坐下吧,席德。”


  “哼,这样多不人道啊!”


  “他不是你的儿子,席德。”我平静地说,“你想跟人狠狠打一架吗?”


  “对啊!”席德说,“该死的!”


  “你这样做没有任何好处。”


  “怎么没有好处?我要打这个该死的——”


  “你先看看小孩的脸吧,席德。”


  席德一看,慢慢就泄气了。水面反射着阳光,照在小孩的面孔上,竟然映出满脸自豪的神情。还有他抬头

挺胸的姿势、激情燃烧的眼神、毅然担起严厉苛责的双肩,全身上下处处散发着自豪和骄傲。


  正是这种自豪背后的逻辑让席德认输了。他像是被满腔的沮丧压垮了,扑通一下跪倒在地。


  “难道我们整个下午就浪费在这里,看着人家玩这个笨游戏……”席德的音量不知不觉提高了许多。


  小孩的父亲正在泳池对面整理浴巾,听到这句话,他突然转身,向我们走过来。


  “先生,如果你能够小声点说话,”他平静地说,“我会非常感激。我不想让我的小孩感到困惑……”


  “我爱说啥就说啥!”席德开始站起身。


  “不!你不能胡乱说话!”这人的鼻子像一把枪似的指着席德,快戳到他脸上了,“这是我的泳池,我的

地盘!我和酒店有协议,他们的管辖范围只到那道大门为止!我要经营一个干净舒服的地方,所以这里我说了

算!谁敢唱反调就给我滚出去!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去隔壁健身房看看我的柔道黑带、拳击手套和持枪证。你敢

和我握手,我就把你的手腕掰断;你敢再多一句废话,我就让你的牙医花两年时间来修复你这副尊容!队伍,

立——正!”


  他这番话如飞瀑激泻,一气呵成。站在池边的儿子突然全身僵直。


  “四十个来回!开始!”


  “有!”小孩大吼一声,纵身一跳。


  他全身没入水中,随即开始狂游一通。小孩的顺从完全扑灭了席德的斗志,他郁闷地闭上眼睛。


  那位父亲对着席德微微一笑,然后转头看着他的儿子翻江倒海,搅皱一池水。


  “我做不到的事情,都在他身上实现了。”他说道,“两位,请。”


  他很生硬地向我们点一点头,然后昂首阔步地走开了。


  席德无处发泄,只能跑到池边一头扎进去。他游了二十个来回,完败于那个小孩。上岸之后,席德眼中的

火焰已经消失无踪,他一下子就摔倒在躺椅上。


  “天哪!”他把脸埋在毛巾里,低声说道,“总有一天,这个小孩会反咬一口,把那个王八蛋杀了!”


  “正如海明威笔下一个人物说过,”我看着小孩游完第三十五个来回,答道,“想想也是好的,对吧?”


  最后一次见到他们,孩子的父亲依然迈着矫健的行*步伐四处忙碌:他清倒烟灰缸,把桌子、椅子和躺椅

摆得整整齐齐,颇有*人的风范;他把刚洗干净的毛巾在长凳上摆放成整齐的小方块,每沓的形状和大小都像

计算过那么精确;就连他擦拭地板的动作步伐也遵循着某种几何规律。他就这样来来去去、营营役役、修修补

补,在忙碌中偶尔抬头看一眼,确保他的班、他的排、他的连队的战士依然肃立,能够一小时一小时地坚持下

去。只见小孩嘴巴紧闭,下巴压低,肩膀后挺,整个人就像一根通枪管的铁条那么笔直。


  当时席德早就走了,我独自站在旅馆房间的阳台上,喝着最后一杯,看着楼下的泳池。我的视线被这一动

一静的父子俩吸引住了,难以挪开。傍晚时分,小孩的父亲快步跑到大门那里,似乎突然想起什么事情,转头

喝道:“立正!向右——转!一,二!”


  “三,四!”小孩叫道。


  小孩踏步走过大门,挺进停车场。他每一步都狠狠地砸在水泥地上,仿佛脚上穿了靴子一般。他的父亲随

手锁上大门,就像机器人那么熟练。他四下扫了一眼,抬头看见我,稍作迟疑。他的眼神把我的脸烧得火辣辣

的,我觉得自己不由自主地肩膀后挺、下巴压低……我的双肩不禁向后缩了一下。为了掩饰,我举起手中的酒

杯,随意地向他挥一挥,然后放到嘴边。


  我想,在未来的岁月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儿子长大之后会杀了他父亲吗?会打老头一顿吗?会离家出走

吗?就算他逃,能逃过这已被毁掉的一生吗?


  或者,我一边喝一边想,这个小孩长大后会不会也要用这种方式养育自己的孩子呢?他会不会把手枪塞进

嘴里,用他所知道的唯一方式,把自己当作父亲一样杀掉呢?或者,他会不会只结婚不生子,就此埋葬所有的

呵斥、训练和教官呢?我的酒杯已空,夕阳也远去了,还带走了这对父子。


  可是现在,在这趟北上的火车里,在奔向茫茫暗夜的旅途上,这二人当中的一个回来了。活生生坐在我对

面的正是那个儿子,也就是当年的那个新兵。


  三十年后,他坐在我对面,抿着第三杯马提尼。他是一个神态苍老的年轻人,也是一个面容年轻的老年人


  我一直盯着他明亮的蓝色眼眸,还有他受伤的眼神——没错,他的眼神只能用“受伤”来形容。这时候,

我意识到我对他注视得太久,已经到了有些尴尬的程度。于是我鼓起勇气开口。


  “对不起。”我说,“我这样挺蠢的,可是——三十年前,我每个周末都去国宾酒店游泳,那个泳池是由

一个*人和他的儿子管理的。他,嗯……你就是那个儿子吗?”


  这个面容年轻的老人想了想,用一双游移不定的眼睛上下打量着我,终于露出一丝平静的笑容。


  “我就是那个儿子。”他说,“过来坐坐吧。”


  我走过去和他握手,然后坐下来,给我们各点了一杯,似乎要庆祝什么,或者追悼什么。酒保把酒端过来

,我说:“为了年,干杯。那是一个好年头,不算好?不管了,干吧。”


  我们一起喝了一口,年轻的老人随即说道:“你在好奇我父亲怎样了。”


  “老天……”我叹道。


  “不,不,”他安慰我说,“没关系的。这么多年来,很多人都很好奇,都问了这个问题。”


  藏在这个老人心中的孩子一边细品着马提尼,一边追忆往事。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好,你父亲怎样了?”


  “死了。”


  沉默许久。


  “还有呢?”


  “还有,”这个年轻的老人将杯子放在面前的桌子上,然后把一张纸巾以某个特定的精准角度铺在杯子旁

,又把一颗橄榄搁在纸巾的正中心,开始从中读出过去的点滴。“你还记得他是怎样一个人吧?”


  “历历在目。”


  “嘿嘿,‘历历在目’这四个字概括了多少东西啊!”这位年轻的老人轻轻地哼了一声,“你还记得他在

泳池旁边操练,前进后退、向左转向右转、立正别动、挺胸收腹、下巴收起来、齐步走、一二?”


  “我记得。”


  “后来,在年,那时候你们那些常来的泳客早就走了,有天傍晚,我父亲又在训练我。他让我在烈日

下站了一个多小时,在我面前大吼。我记得他唾沫横飞,喷在我的下巴、鼻子和眼睑上。他对我吼道,一块肌

肉也不许动!不许眨眼!不许抽搐!我不让你呼吸,你就不许呼吸!你听到没有,士兵?听到没有?你听到没

有?听到没有?


  “听到了,长官!我咬牙切齿地回答。


  “然后我父亲转身的时候在地砖上滑了一下,摔进泳池。”


  这个年轻的老人停下来,发出一阵很古怪的笑声。


  “你知道吗?你当然不知道,连我也不知道……那么多年来,他辗转在不同泳池工作,清洗淋浴设备,洗

换浴巾,修理跳水板和排水系统。可是,他竟然从来没有,天哪,他从来没有学过游泳!不会游泳!天哪!不

可思议吧?


  “他从来没告诉过我,而我不知怎的也从来没想到。他向来都是呵斥我、指挥我、命令我。向右看!不许

抽搐!不许动!所以当时我只是站着,两眼直直地盯着远处的斜阳,甚至没有向下看一眼。我必须严格遵守命

令,只能直勾勾地看着前方。


  “我听见他在水里翻腾叫嚷,可是我听不明白他在叫什么。我听见他拼命地吸气、喘气,呛水,再吸气,

又不断沉进水里,还发出尖叫。可我依然站直了,压低下巴,收腹,双眼平视,汗滴挂在眉头,嘴巴闭上,屁

股也绷紧,脊梁挺得像铁杆子那么直。他还在继续叫嚷、喘气、呛水。我一直等着他叫‘稍息’,他本该叫‘

稍息’的,可是他一直没有叫。那我还能怎么办?我只能像一尊雕像似的站在那里。后来尖叫声停了,一切都

恢复平静,只有池水拍打着泳池边。我又站了十分钟,或者二十分钟、三十分钟,终于有人出来了。他们看见

我站在那里,然后低头发现池底有东西,他们说‘天啊’,连忙转头跑过来。他们都认识父亲和我,所以终于

有人说了一句‘稍息’。


  “然后我就哭了。”


  这位年轻的老人仰头把酒喝完了。


  “可是你得明白,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假装,他以前玩过这种花样。他让我放松警惕,自己假装离开,等

一会儿就偷偷回来,蹲在暗处,看我有没有站得像铁杆子那么笔直。他还会装作去厕所,然后突然跑回来揪出

我的错,惩罚我。所以那天我站在池边,心里想的是,这是父亲在考验我,引我犯错。所以我只能等着,以防

万一,对吧?以防万一……”


  喝完马提尼,他把酒杯放进托盘,然后默默地坐回椅子,双眼看着我身后,不知道在看什么。现在故事已

经讲完了,我看着他的眼睛,想看看有没有一点湿润;我看着他的嘴巴,想找到一点点悲伤的迹象。可是我什

么也看不到。


  “现在,”我说道,“我已经知道你父亲的遭遇了。可是……你呢?”


  “你也看到了,”他说,“我就在你面前。”


  他站起来,伸手和我握了握。“晚安!”他说道。


  我抬头看着他的脸,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看到了那个在烈日午后等待命令的小男孩。然后我看了看他

的左手,上面没有结婚戒指。这意味着什么呢?没有孩子?没有未来?可是我不能这样问他。


  “很高兴我们能这样重逢。”我听到自己说。


  “是的,”他点了点头,握着我的手晃了最后一下,“你也熬过来了,真好!”


  我熬过来了?!我想,天哪!我?


  他已经转身,沿着走廊越行越远。他的身体状况一流,行走的时候步履轻盈,保持着绝佳的平衡,完全没

有随着火车摇晃而左摇右摆。走到车厢门口,他迟疑了。他背对着我,似乎在等待最后一句话,等待有人对他

吼出最后一个口令。


  前进!我想吼叫,齐步——走!


  可是,我什么也没说。我不知道这样做会毁了他还是让他解脱,可我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一声不吭。只见

他终于打开车厢门,悄然无声地滑进门内,大步走进下一节软卧车厢的走廊。他的前方是什么?他是困在那个

我能想象的过去,还是正走向一个我不能预见的未来呢?


  (彭慧慧摘自
  看的时候,我的目光清澈如向日葵。


  我习惯于走在路上


  左顾右盼


  有时还向身后看看……


  每一刻,我看到的东西


  都是我以前从没见过的,


  我善于留心事物……


  我能够保持一贯的惊奇


  一个婴儿如果能真正目睹


  自己的诞生,他将会感到惊奇……


  每一刻,我都感到自己刚刚出生


  出生在这个全新的世界上……


  我信任这个世界就像信任一朵雏菊,


  因为我看见了它。而不是想到了它,


  因为思考就意味着不理解……


  这个世界的诞生并非为了让我们思考


  而是让我们观看并认同……


  我没有哲学,只有感觉……


  如果我谈到自然,并非因为我懂它


  而是因为我爱它,至于爱的理由,


  就像在爱情中,你根本不明白你爱的是什么


  或者为什么爱,以及爱是什么……


  爱就是永恒的纯真,


  而唯一的纯真就是不思考……


  (炜彤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坐在你身边看云》一书)

〔比利时〕勒内·马格里特油画

人物

“真”为生命真谛

倪匡


  蔡澜有一种罕见的气质,或气度。那些身份,或许都可以通过努力获得,但气度是与生俱来的。他的这种

气质、气度,表现在他“好朋友”这一身份上。


  桃花潭水深千尺


  好朋友不稀奇,谁都有。俗言道:曹操也有知心人。不过请留意,蔡澜的“好朋友”项下有括号:很多人

的好朋友。


  要成为“很多人的好朋友”,这就难了。与他相知逾四十年,从未在任何场合听任何人说过他的坏话,他

凭什么能做到这一点?


  凭的,就是他天生的气质,真诚交友的侠气。真心,能交到好朋友,那是必然的事。


  以真诚待人,人未必以真诚回报。诚然,蔡澜一生中,吃所谓“朋友”的亏不少,即便他从来不提,大家

也知道。更妙的是,让他吃亏的人知道占了他的便宜,自知不是,反而对他衷心佩服。


  许多朋友,都不是他刻意结交的,却成为意气相投的好友,友情深厚,何止深千尺!他本身有这样的程度

,所交的朋友,自然也不会相去甚远。


  这里所谓“程度”,并不是指才能、地位,而是指“意气”。意气相投,哪怕你是贩夫走卒,一样是朋友

;意气不投,哪怕你是高官富商,照样不屑一顾。这是交友的最高原则。


  这种原则并不刻意,蔡澜最可爱的气质之一,就是不刻意地做君子。有顺其自然的潇洒,有不着一字的风

流,所以一遇上可交之友,自然而然友情长久,合乎君子交友的原则。从古至今,凡有这样气质者,必不会将

利害得失放在交友准则上,故而交友必广,必然人人称道。把蔡澜朋友多这一点,列为第一值得素描的点,皆

因性格使然,怎么都学不来——当然,正是看到他的诸多创意,成为许多人模仿的目标,所以有感而发。


  千金散尽还复来


  蔡澜对钱的态度是,若用钱能买到快乐,就不惜代价去买;若用钱能买到舒适,也不惜代价去买。这样的

态度,自然“花钱如流水”。但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所以自然要设法赚钱。


  他绝对是一个文人,很有古风的文人。从他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文人的影子,尤其是魏晋的文人,

不拘小节,潇洒自在。


  他很有才能,善于在生活的玩乐吃喝之中发现商机,成就一番事业,且为他人竞相模仿。


  他喜欢喝茶,特别是普洱,极浓,不知者以为他在喝墨水。他也笑说“肚里没墨水,所以喝墨水”,结果

是出现了经他特别配制的“抱抱茶”,十余年风行不衰。


  他喜欢旅行,足迹遍天下;喜欢美食,遍尝各式美味——他把二者结合,首创美食旅行团。在这之前,旅

行团对于游客在旅行期间的饮食并不重视,食物大都简陋。蔡澜的美食旅行一出,当然大受欢迎,照例成为模

仿的对象。参加过蔡澜美食旅行团的团友,组成“蔡澜之友”,数以千计,有参加数十次者。这种创举不胜枚

举,各地冠以他名字的“美食坊”便可以证明。


  这些事业,再加上日日不辍地写作,当然让他有相当丰厚的收入。每当我看他那种大手大脚的用钱方式,

都不禁替他捏一把汗。但数十年来,只见他愈花愈有。数年前,他曾遭人欺骗,损失巨大(八位数字),但他

深吸一口气,继续努力经营,不到三年,损失的就回来了。主宰金钱,却不被金钱主宰,快意人生,不亦乐乎


  真正了解快乐且能创造快乐、享受快乐,当年有腰悬长剑、昂首阔步于长安道路的,如今有背着僧袋、悠

然闲步在香港街头的,二者之间,或许大有共通之处。


  众里寻他千百度


  对人生目标的追寻,可以分为刻意和不刻意两种,众里寻他,也可以理解为对理想的追寻。


  表面上的行为活动,是表面行为;内心对人生意义的探讨,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属于内涵。


  虽说有诸内而形诸外,但很多时候,不容易从外在行为窥视内心世界。尤其是一般俗眼,只看表面,不知

内涵,就得不到真实的一面。


  看人如此,读文意更如此。蔡澜的小品文,文字简洁,不造作、不矫情,心中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若

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真。


  乍一看,蔡澜的小品文,写的是生活——他享受的美食,他欣赏的美景,他赞叹的艺术,他经历的事情,

大千世界,尽在他的笔下。


  试想,他的小品散文,已出版的,超过一百种,即便是擅写此类文体的明朝人,也没有一个人留下这么多

作品的,放诸古今中外,这肯定是一个纪录。


  能有那样数量的创作,当然源自他极其丰富的生活经历。


  读蔡澜的小品散文,若只能领略这一点,虽也足矣,但忽略了文章的内涵,未免可惜。谁解其中味?唯有

能解其中味的,才能真得蔡文之三昧。


  他的文章中,处处透露对人生的态度,其中的浅显哲理、明白禅机,都能使读者顿悟,把本来很复杂的世

情简单化:噢!原来如此,不过如此。可以付之一笑,自然快乐轻松,这就是“蓦然回首”,这就有了境界!


  回首亭中人,平林澹如画


  看云林先生的画:天高云淡,飞瀑流泉,枯树危石,如斗茅亭,有君子兮,负手远望,发思古之幽情,念

天地之悠悠,时而仰天大笑,笑天下可笑之事,时而低头沉思,思人间宜思之情,虽茕茕孑立,我行我素,然

相交通天下,知己数不尽。


  若问君子是谁,答曰:蔡澜先生也。


  和他相知逾四十年,自他处学到的极多。“凡事都要试,不试,绝无成功的可能,试了,成功和失败,机

会一半一半。”这是他一再强调的。只怪生性不合,没学会。


  “既上了船,就做船上的事吧。”这是有一次跟人上了“贼船”,我极不耐烦、大肆唠叨时他教给我的。

学会了,知道了“不开心不能改变不开心的事,不如开心”的道理,所以我一直开开心心,受益匪浅。


  他以“真”为生命真谛,行文如此,做人如此。所以他看世人,不论青眼白眼,都出自真,都不计较利害

得失,只求心中真喜欢。


  世人看他,不论青眼白眼,他也浑不计较,只是我行我素:“岂能尽如他意,但求无愧我心。”


  (林冬冬摘自北京时代华文书局《蔡澜说人生:世间事贵痛快》一书,苏美璐图)

人物

罪恶之城的骑士

徐敏


  如果要在世界范围内找一位最受作家们喜爱的作家,雷蒙德·钱德勒可能会排在前几名。欧美作家加缪、

毛姆、艾略特都是他的忠实读者,亚洲的钱锺书和村上春树也是他的拥趸。


  不出意料,他是个酒*


  伟大的作家常常有两种出身:一种是家境优渥,且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另一种是出身贫穷,且家庭成员关

系复杂,有个喜欢酗酒打人的父亲。前者如列夫·托尔斯泰、威廉·福克纳,后者如以硬汉派犯罪小说著称的

美国作家雷蒙德·钱德勒。


  雷蒙德的父亲是芝加哥的一名土木工程师,经常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酗酒、施暴加上终日与男性工

人为伍,导致他回家后也以粗暴的方式弄得家中鸡犬不宁。雷蒙德的母亲不堪其扰,在雷蒙德12岁时便带着他

离家出走,先去了爱尔兰,后来去了伦敦。直到20多岁,雷蒙德才回到美国洛杉矶。“可惜的是,尽管雷蒙德

对父亲的恶习有着切身体会,可是他自己也没能抵挡住酒的诱惑。酗酒也成为雷蒙德一生都挥之不去的阴影。

”《罪恶之城的骑士:雷蒙德·钱德勒传》中这样写道。


  离开父亲的雷蒙德在青少年时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然而和父亲决裂的他却接过了父亲的酒杯。年,

29岁的雷蒙德参加“一战”,经过训练后他还学会了驾驶飞机。他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除了密集的战火就是

酒。“当时我还是个年轻人,在英国空*服役的时候,我常常喝得酩酊大醉,醉到四肢伏地,爬着上床。可是

到了次日早晨7点30分,我又变得像麻雀一样欢快,叫嚷着要吃早餐。”战争时期,雷蒙德和战场上的很多人

一样,在酒精和解脱之间画上了等号。

年,35岁的雷蒙德又做了一件疯狂的事:在洛杉矶和好友的母亲茜茜结婚。茜茜比他大18岁,可能当

时他并不知道她的真实年龄。在那段时间,他很享受婚姻生活、与朋友的交际,以及石油行业的职场生涯,可

是他酗酒越来越严重。他对酒精产生了依赖,以至于打乱了生活的平衡。他知道了茜茜的真实年龄而酗酒,酗

酒又令夫妻关系更加紧张,导致他喝得更凶。二人曾一度签过分居协议,可雷蒙德始终放不下酒杯。

年,雷蒙德因为酗酒而丢掉了报酬丰厚的工作。生活已经土崩瓦解的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这个世

界只有一个我真心向往之地,现在我已经走到了它的边缘。我正在成为一名初出茅庐的作家。”


  端着酒杯,雷蒙德开始了犯罪小说写作之路。当然,我们并不能说是酒精成就了作家。


  离不开的烟斗、眼镜和黑猫


  开始从事写作的雷蒙德很快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驾轻就熟的小说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起初他曾经亦

步亦趋地模仿作家海明威。然而经济状况的窘迫迫使他开始为通俗杂志(也就是廉价惊险读物)撰稿,因为这

种杂志不仅允许撰稿人不断地打磨作品,还给他们开出丰厚的稿酬。


  不得不说,雷蒙德选中了一个极好的时机为通俗杂志撰稿。20世纪30年代初,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

,通俗杂志却迈入全盛时期。这类杂志很便宜,刊登的内容丰富多样,从犯罪、西部小说到间谍、爱情故事,

几乎无所不涉及,在男性读者中广受欢迎。《黑面具》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杂志,以“最上乘的冒险、悬疑、

侦探、浪漫、爱情和离奇故事”为宣传语,影响力颇大。而雷蒙德此时也选择为通俗杂志撰稿来磨炼自己,虽

然他内心深处仍有一个写严肃小说的抱负。


  他的通俗处女作是《勒索者不开枪》,讲述的是洛杉矶的一名私家侦探帮助好莱坞女星朗达·法尔追踪敲

诈犯的故事。尽管这部作品看起来颇为粗糙,但它讲述的硬汉故事和引人入胜的修辞还是抓住了读者的胃口。

菲利普·马洛(亨弗莱·鲍嘉饰)
  接下来是很多雷蒙德的拥趸熟悉的情节了。雷蒙德在40多岁时正式开

始了犯罪小说的创作,后来发表了《长眠不醒》《再见,吾爱》《湖底女人》《漫长的告别》等一系列作品,

在经过一些争议后,得到了大多数读者的认可。20世纪40年代,屡有好莱坞电影公司看中他的作品并买下电影

版权,这让雷蒙德和茜茜的生活有所保障。虽然日子还在酗酒的阴影中反复,不过雷蒙德还是陪伴茜茜走到了

她生命的最后。


  漫不经心并略带几分戏谑的表情,口里叼着烟斗吞云吐雾,怀里抱着一只皮毛黝黑的小猫。这是雷蒙德留

下的经典肖像照——当然,他是戴着眼镜的。除了酒杯,雷蒙德人生中几个重要符号就是眼镜、烟斗和黑猫。

他钟爱这只名叫“塔基”的猫,称它给他带来了无尽的享受。在好莱坞和其他剧作家一起修改剧本时,对方常

常被他的烟熏得忍无可忍而跑到厕所里躲避。


  “生蚝上的几滴辣酱”


  在雷蒙德开始写作前10年左右,就有不少专业作者为通俗杂志撰稿,其中不乏杂志社签约多年的固定作者

。最终却只有雷蒙德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成就,究其原因,与他的创作观有关。


  在雷蒙德开始写犯罪小说的年代,大部分悬疑作家都把心思放在剧情上,用故事吊住读者的胃口。就连注

重角色塑造、探索现实主义写作路线的作家达希尔·哈米特,也给了剧情和动作同样程度的关照。雷蒙德则与

众不同,他始终把角色塑造置于悬疑之上,而这也成为他成功的秘诀。他在谈到《长眠不醒》时说:“这部侦

探小说对人物的兴趣高过剧情,它试图以小说的形态立足,而悬疑要素只是生蚝上的几滴辣酱。”


  多部小说中的主角侦探菲利普·马洛的恒久魅力,是让雷蒙德能够轻易超越其他同题材作家的狭窄边界,

打开更广阔天地的最重要因素。家喻户晓的马洛以雄辩的方式表现了一个极具美国风格的词:孤独。无论读者

住在洛杉矶、东京、伦敦还是巴黎,当他们读到马洛在大城市的格格不入时,都能从中找到共鸣。在塑造复杂

的侦探上下过很多功夫后,雷蒙德又花了很多精力在增加反派角色的深度和复杂性上。以《再见,吾爱》中的

反派角色为代表,雷蒙德对他们的动机生出了兴趣,想要塑造活生生的人,而不仅仅是与菲利普·马洛对抗的

单向度、功能性人物。在这部小说的最后,马洛如此评价一个试图赎罪的杀人犯:“他远远不是卑劣如老鼠的

人。”仿佛他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被原谅、被理解的。雷蒙德的作品不仅仅关于谋杀,他还将对腐败、

懒惰和自私人性的刻画注入犯罪小说,大大拓宽了这一小说类型的疆域。

年,因长期酗酒导致身体状况急剧恶化,雷蒙德不幸离世。他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在他的首部小

说问世70多年后,他的创作成了犯罪小说的试金石,不仅代表了优秀的小说,也代表了兼具力与美的写作。


  “任凭季节流转,美好的事物自会久存,那些曾经振奋的,如今已黯然且迟钝。哦,那辉煌将由我来创作

,只可惜绝妙的思绪来得太晚。”这是雷蒙德在逝世前一年给自己写下的墓志铭,十分悲伤。


  “所幸,在他的读者眼中,他的为人和成就远不止如此。”《罪恶之城的骑士:雷蒙德·钱德勒传》中这

样评价他。


  (海城楼摘自《济南时报》年3月28日)

人物

人一辈子开心就行

*永玉


  范成元被人戏称为“东三环齐白石”,我并不觉得粗俗。他能顺手画出齐老头各个类型的作品,郁沉、朴

实、厚重的,轻快、活泼的,林林总总,无一不像,简直像到了家。他知足,自得其乐,不炫耀、不满溢,大

方、厚道,懂分寸、严操守。他的经历、交往、见闻、修养、道德观、吃喝根、朋友缘……丰富灿烂。作品不

重价值,有情感观,纵情作品,信手送人。张三李四,白酒啤酒,都是好人,都是情义,于是摊纸倒墨,画将

开来。他既不懂市场经济,也不讲供求关系;对画价升降毫不在意,论资排辈视若无睹,来者不拒,见者有份

,噼里啪啦,卷了就走……我曾经表示:“朋辈尊长的画作你珍惜尊重,自己的画作倒是闲抛闲掷,真让人难

以理解。”他说:“十几亿人口,几张画铺不了那么宽!人一辈子开心就行。”


  (田龙华摘自
  客厅时常传来高声的谈笑,间或也有争论,却不知他们在争些什么。那时,时兴家庭冷餐,他们来我家,

大概是这个目的。偶尔他们也到楼下的小餐馆聚餐。我母亲自然是女主人角色,我跟随吃喝,因此有了近距离

观察诗人们的机会。年长之后,我渐渐感到,现实中的“本人”和作品中的“诗人”,还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差

异。


  欧阳江河先生生于重庆,原为四川某*分区参谋,后转业至四川省社科院工作。他个头虽不高,底气却很

足,雄辩滔滔,外貌更像是一个刚下战场的*人。饭桌上,他经常力排众议,然而也会因说话被人打断,眼神

散漫地看着对方。我不由得想起欧阳江河的诗句,恍然是在梦中。饭桌上他性格外向,诗作里却是耽于沉思的

另一个人。饭后回家的路上,星光高远清冷,即将离去的诗人返回现实,竟和普通人一样握手告别,消失在夜

幕中。


  西川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在新华社《环球》杂志就职多年,后来去中央美术学院,再去北京师范

大学。他留着长发,戴着眼镜,虎背熊腰,与记者、教师的形象相去甚远,一举一动,倒与诗人模样更加贴切

。他不紧不慢地跟人说话,微低着头,呈现一种声调不高、执意要说服人的姿势。间或,也抬头看对方的反应

,有一些商榷的意思。我查过他年轻时写的一首诗——《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至少外表上的作者,像是与作

品内容融为一体。“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听凭那神秘的力量/从遥远的地方发出

信号”……听说上大学时,他与诗人海子要好,诗里不免有神秘的东西。回想当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他有时坚定、有时迷离的眼光……


  翟永明女士平素寡言,外貌高冷,大而深的眼睛盯着人们,有时也插上一两句话,言语极其节省。她毕业

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好像是学激光的,这让我想起学医拿着手术刀的鲁迅。工科和医学,严谨苛刻,总是直

截了当、一针见血的。这种学科思维,是否也被带进她的诗歌?“从早到午,走遍整个村庄/我的脚听从地下

的声音/让我到达沉默的深度”。还有,“第一次来我就赶上漆黑的日子/到处都有脸型相像的小径”。(《静

安庄》)她偶尔也会叼起一支香烟,像是在平衡极度紧张的内心。坐着的翟永明就像是一场梦,等她开口,又

显得知性和理智。我不太会分辨,作品和现实中的人哪一个更为真实。


  臧棣先生是一个典型的北京大男孩,高大,健朗。他眼睛不大,但笑起来就把缺点掩盖了。他毕业于北大

中文系,当过记者,后来重返北大念博士,留在那里教书。在20世纪90年代的诗人圈子中,学历最高、科班出

身的,大概就是臧棣。我平时读诗不多,为写此文,便去查作者的诗。如果说欧阳江河沉痛,西川辽远,翟永

明善思,那么臧棣写的短句就很晦涩。比如《蝶恋花》:“你不脆弱于我的盲目/你如花,而当我看清时/你其

实更像玉……”即使在今天,我也不是太明白作者的深意。又如《报复》:“我们曾像两本参考书一样/躺在

床上。我们的作者都不在场。”跟前面几位诗人比起来,臧棣是很“在场”的那种随和自然的客人,接触下来

是很让人“明白”的。读这些诗句,我反而觉得他疏远了,朦朦胧胧的,像故意在某一个地方躲着,让你很累

地猜测。查材料,我才知道他在北大诗人圈子中,属于声望最高、最受崇拜的。


  萧开愚先生我仅仅见过一回。记忆中,他送家人一本刚出版的诗集,还未签名,就赶紧抢过来在上面改诗

句。等要签名时,又要过去,一改再改……我相信他是一个有语言洁癖的诗人,非得整得一清二楚才肯罢休,

不知生活中的他究竟如何。开愚的诗我没读过——我的生活,实在离诗歌太远太远。这回想起旧事,便找来几

首,很草率地阅读,想必诗人们也不以为然吧。


  (修远摘自《文汇报》年3月18日,张伯涛图)

社会

奥斯威辛之后

宇平


  如果看过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一定不会对纳粹德国奴役和屠杀犹太人的历史感到陌生。奥斯威辛集中

营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关于这段历史的评论很多,有些人可能或多或少读到或听到过这句话:“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

”甚至有些人可能按照字面意思解读为:在经历过绝对的灾难之后,再去进行任何诗意化、审美化的活动,都

是一种“残忍”的行为。


  就这句话的出处而言,它是德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代表人物西奥多·阿多诺的

名言。


  不过,阿多诺的原话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也是不可能的”(出自阿多

诺年的著作《文化批判与社会》)。


  其实,阿多诺写出这句话不仅基于经历大屠杀之后的悲怆,也有着上下文的语境。这句话是一个哲学命题

,不能被断章取义且片面地理解。


  惨剧

20世纪,最残酷的莫过于“二战”的发生。


  当时的纳粹德国为推行种族主义镇压异己,建立了大大小小的集中营。奥斯威辛集中营既是波兰南部奥斯

威辛市附近40多个集中营的总称,也是所有集中营里最大的一个,由纳粹德国*卫*首领海因里希·希姆莱于

年4月27日下令建造。


  营内设有4个大规模的*气“浴室”、储尸窖和焚尸炉,一次可屠杀1.2万人,配备的焚尸炉每天可焚烧

具尸体。


  所有被囚禁于此的,无论是犹太人、平民百姓,还是战俘,他们的最终命运除了惨遭屠戮,随身财物也被

劫掠一空。纳粹把受害者的衣物给德国兵,将假牙上镶的金子熔化后存入德国国家银行,就连他们身上的头发

、皮肤都不放过。


  当奥斯威辛集中营地狱般的场景被发现时,经历过残酷战火的战士都震惊了——多名形容枯槁的被囚

者、人皮做的手套和灯罩、头发做的褥垫、脂肪做的肥皂……时至今日,惨象依然历历在目。


  据英国《卫报》报道,奥斯威辛集中营共囚禁过数百万人,有万到万人在这里被夺去生命,其中绝

大部分是犹太人。


  阿多诺之问


  奥斯威辛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化的工业流水线,在带有德国风格的严格精密的国家行*程序下,有组

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其他民族进行种族灭绝(摧毁+根除)。它具备极高的现代性,目的是让一些人不仅

从他们自己的领土上消失,而且从地球上消失。


  再看当时的德国,在战争爆发之前,是一个深受西方*治学说影响的国家,是一个高度追求审美艺术的国

家,启蒙、革命曾经是他们引以为豪的文明坐标。我们今天谈的美学就来自德国,贝多芬、歌德,还有康德、

马克思也诞生于这片土地。


  而让后人感到讽刺的是,在集中营内,艺术曾被利用,甚至沦为某种意义上的“帮凶”。那些受过艺术熏

陶的高素质公民,白天用机关枪扫射数以百计的生命,晚上又欣赏哲学和艺术。如席勒的诗歌会被送往战场鼓

舞士兵,巴赫的音乐也曾在指挥官的办公室响起。


  因此,到了阿多诺这里,他不得不思考:


  倡导哲学和艺术的德国,为何会犯下如此灭绝人性的罪行,并且还打着“科学的基础”的幌子,带着“文

明”的伪装,甚至标榜其行为是人类未来的方向?这些以文明人自居的现代侵略者,是否意识到他们自诩的文

明已病入膏肓?过去所有的诗歌、所有的艺术,在奥斯威辛如此“野蛮”的背景之下,是否都要被打上一个大

大的问号?


  无视野蛮


  若把阿多诺这句话放在他的上下文语境中理解,当时他讨论的是文明与野蛮的关系。实际上,他还说:“

在奥斯威辛集中营之后,任何漂亮的空话,甚至神学的空话都失去了权利,除非它经历一场变化。”


  有学者曾指出,被阿多诺认为是“野蛮”的诗歌,批判的参照物是奥斯威辛之后出现的夜莺式和乌鸦式诗

歌。


  这两种诗歌,前者有逃避现实的意味,假装灾难没有发生;后者则只对灾难进行幼稚或历史虚无化的叙述

。二者都是在刻意回避发生过的苦难,而这样“写诗”被阿多诺认为是“野蛮”的。


  无视灾难、无视罪恶和痛苦的作品,的确“野蛮”。阿多诺这句话,给写作增加了一个深刻的历史反思的

维度。他看到了艺术及包括艺术在内的整体西方文化的危机,他真正想探讨的是人类在经历极端厄运之后,文

化与艺术该如何延续。


  换言之,阿多诺想说:诗歌本身并不野蛮,一个写诗的灵*,需要正视和感受那些野蛮。


  除此之外,如果读诗之人只在平静安稳的生活中侥幸和苟且,不敢正视并选择遗忘,无视人类的苦难而继

续安心地过自己的生活,那么这种想法也是“野蛮”的。


  奥斯威辛后写诗的可能


  写诗,是一种只有人才能进行的活动,更是一种意义的象征。我们写诗,是为了抒发情感、传递思想。


  人类固然有丑陋、残忍、黑暗的一面,但写诗,本身就是一种抵御,一种对抗。


  真正伟大的文学创作,正是直面那些野蛮的核心。若因他人的野蛮而放弃写诗,则是对野蛮的归降。


  美国批评家乔治·斯坦纳如此评述阿多诺的话:“诗人是该言说还是沉默,语言能否满足他的要求,这才

是真正的问题……我们的文明带来了非人道,宽恕了非人道,我们与那些熟视无睹的东西狼狈为奸;这样的文

明是否会丧失对我们称之为文学的这一必不可少的文明奢侈品的拥有权?”


  我们不能回避和忽视其中的“野蛮”成分,而应从更深处挖掘它、剖析它,再去对抗它、瓦解它。


  奥斯威辛之后,人们仍然要继续写诗,要直面苦难,要心怀爱意,要坚持信仰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诗歌

能够存在,是因为它需要在那里。


  (星纬摘自《看世界》年第10期,〔德〕冈特·兰堡图)

社会

经济学何为

卢周来


  美国知名经济学者特吉凡·彼得格撰写的《凯恩斯会怎么做: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如何解决你日常生活中的

问题》一书,通过阐释和对比历史上伟大的经济学家对日常生活中40个问题的见解,帮助读者以新颖有趣的方

式掌握一些重要经济学理论的要义。


  一


  细读全书后,我个人的看法是:对于像纯粹的市场交易这样的事,主流经济学基本适用。对于像社会域与

公共选择域内的事,应用主流经济学的观点必须慎之又慎。而对于涉及家庭、情感、友谊等熟人圈的事,主流

经济学的观点几乎不能拿来用。


  有一个著名的案例是,可否以多付费来换得“插队”的优先权。比如,游乐园允许多付费的游客排在普通

游客前面,或为愿意多付费者开辟专门快速通道。再比如,富人为了优先接受器官移植,可能要支付的手术费

用是社会成本的5倍。这样,他们可以更快地进行手术,同时也为正在排队的人筹集了资金,使一些本来付不

起器官移植费用的人也能付得起。在传统主流经济学家看来,从富人那里拿钱来帮助穷人,不仅是理性的,还

是人道的。


  在家庭以及以情感和友谊维系的朋友圈内,也不宜使用经济学。


  一对热恋的情侣,在情人节这一天,哪怕男孩只花了一美元买了一朵玫瑰花送给女孩,女孩也会非常高兴

。如果男孩送给女孩一美元,让她自主选择想要的东西,女孩一定会拂袖而去。


  二


  书中列举了一些传统主流经济学失灵,而行为经济学却非常管用的案例。


  比如,关于如何解决邻里纠纷。如果你的邻居是一个疯狂的音乐爱好者,在深夜仍然开大音量放着音乐,

影响了你的睡眠,你应该怎么做呢?按照科斯定律的观点:如果法律规定你享有安静睡眠的权利,你完全可以

起诉至法庭,让邻居要么停止半夜放音乐,要么为其半夜放音乐而每晚付你50美元的补偿费。


  但是,你真能去起诉你的邻居,强制他要么放弃、要么补偿吗?其结果,不仅打官司过程特别麻烦,而且

邻居也将没得做。


  相比较而言,此时行为经济学家提供的解决方案则更为合适。这一方案是基于奥地利行为经济学家恩斯特

·费尔提出的所谓“互惠性合作”的概念。这一概念认为,如果有人予我以善意,我们倾向于回报以善意;如

果有人帮助了我们,我们将把回馈作为义务。基于这一想法,正确的处理办法是友好协商。比如,某天晚上,

你可以敲开邻居的门,真诚地赞美他的音乐品位高。然后友善地提醒,因为自己睡眠很浅,如果半夜时分把音

量调低些,那将会更好。为此,你敲对方门时,甚至可以带个小果篮之类。这些善意的言辞和一个小果篮并不

值多少钱,却能换来安静的睡眠和邻居同样善意的回馈。


  人一旦离开,是否应该随手把灯关掉?经济学家算了一笔账。假设我要出去玩两个小时,在出门前停下来

,先思考一下是否把灯都关了,然后返回每间屋子检查,果然发现共有6盏灯亮着,然后都关掉,共花了5分钟

。关掉6盏20瓦的灯,两个小时确实可以节省一点钱。但这值得耗费5分钟的时间吗?


  行为经济学家注意到,如果账目真算得如此明了,为何家庭成员还常为是否随手关灯这样的小事而发生争

吵呢?


  “随手关灯”是战后紧缩岁月里成长起来的那代人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我们选择“随手关灯”,更多的

是我们需要在自我选择时尊重上一代人的偏好。如果你为了关不关灯去与父母算上面那笔账,你破坏的是家庭

的和谐。


  因此,行为经济学家艾瑞里说,钱只是令人们做出选择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一些研究表明,获得奖金的

企业员工可能一开始工作很努力,但这种效果很快就消失了。决定员工努力的动机有很多。如果管理者对员工

具有同理心,给予员工更高程度的信任与尊重,这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内在动力和绩效,而财务激励可能无法

实现这一点。


  (怀信摘自《读书》年第2期,刘宏图)

社会

给跳蚤穿靴子

格非


  俄国作家列斯科夫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沙皇到英国访问。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机械化程度很高。英国人想把俄国的土老帽儿镇一下

,就送给沙皇一个礼物:一个很精美的大盒子。沙皇把礼物当面打开,发现盒子里面装着一个普通的盘子,盘

子里什么都没有。沙皇很失望,英国人就说:“你要耐心一点,这个盘子里边有东西,只不过你看不见。”那

怎么办呢?需要拿个放大镜来看。沙皇拿放大镜一看,里面趴着一只跳蚤。


  这只跳蚤竟然是钢做的。然后又来了一个人,给钢跳蚤上发条。发条一上,它就在那个盘子上跳舞。


  沙皇心里明白,这是英国人给他的一个下马威,是为了炫耀他们的机械技术,讽刺俄国人造不出这么精美

的东西。


  沙皇很生气,回国后把大臣们叫来,说:“你们一定要想办法造出一个比它更精妙的东西,我要回送给人

家。”


  大臣们决定把顿河沿岸所有的工匠集中起来,打造一个东西。沙皇耐心地等待,等了很长时间,没有音信

。沙皇急了,派人去问,对方说:“快造出来了,再耐心等等。”


  终于等到一个人来了,带来的还是这么一个盒子,打开以后还是一个盘子,跟英国人送的一模一样。


  沙皇说:“你这个盘子里面没什么东西啊。”


  来人说:“陛下,这个盘子里面有东西。”


  果然,拿放大镜一照,发现里面还是一只跳蚤,也是钢做的。


  沙皇很恼火:“人家英国人已经发明了这个东西,你们就不能搞点别的吗?这拿过去不丢脸吗?”


  来人很谦和地鞠了个躬,说:“陛下,您不要着急,这只跳蚤是英国人生产的,我们确实造不出这么精美

的跳蚤。我们所做的工作,不过是给这只跳蚤所有的脚穿上靴子。”


  (林小菊摘自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9卷)一书,小黑孩图)

社会

燃烧的蜡烛

肖复兴


  疫情暴发后,我一直闭门在家,看书成为打发时间的最好方法。断断续续,一直在读《布罗茨基谈话录》

和以赛亚·伯林的《个人印象》。两本书中,都有关于诗人阿赫玛托娃的篇章。对这位“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两位作者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其中,布罗茨基回忆起这样一件事:年2月15日,阿赫玛托娃寄给他两支蜡烛。那时,布罗茨基25岁

,阿赫玛托娃对他这样一个年轻诗人非常赏识,并一直给予关怀和鼓励。在《个人印象》中,以赛亚·伯林记

录了阿赫玛托娃和自己的对话。她说:“我们是以20世纪的声音说话,这些新的诗人谱写新的篇章。”“他们

会让我们这一帮人黯然失色。”这里所说的“这些新的诗人”和“他们”中,首先包括布罗茨基。这时,布罗

茨基正被流放,在偏远的荒野之地收到两支蜡烛,心情可以想象。


  更何况,这是两支什么样的蜡烛啊。布罗茨基回忆:这两支蜡烛“来自锡拉库扎,极其美好——它们在西

方制造:透明的蜡烛,阿基米德式的……”


  我无法想象透明的蜡烛是什么样子,尤其是燃烧的时候,通红的火焰升腾在透明的蜡烛上的样子。因为我

见过的蜡烛都是白色或红色的,从来没见过透明的。我也不知道阿基米德式的蜡烛是什么样子的,只知道锡拉

库扎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一座古城,来自那里的两支古典式的蜡烛,无疑是珍贵礼物。对于正在受难的布罗

茨基,其珍贵不仅在于感情的古典,同时,也在于燃烧的蜡烛给予他光明的希望。


  对于中国人,蜡烛有芯和竹子有节一样,成为感情和气节的古老象征;或西窗剪烛,表达一种情感与期待


  蜡烛,在阿赫玛托娃那里,也曾经是诗的一种意象。记得在《安*曲》中,她写过这样的诗行:蜡烛在我

的窗台上燃烧,因为悲痛,没有其他理由。


  这是只有阿赫玛托娃和布罗茨基那一代人才有的记忆。蜡烛,便不止于诗的意象,更成为生命中的雪泥鸿

爪,一个时代抹不去的印迹。蜡烛无语而沧桑,燃烧着一代人的悲痛,这种诗歌,便具有了史诗的意味。


  事过经年,关于这两支蜡烛的细节,晚年的布罗茨基记忆犹新。往事重忆,旧诗新读,别有一番滋味。尤

其在武汉封城一月有余的日子里,读这样的诗句,让我不由得想起武汉城中那些来自全国各地、救死扶伤的医

护人员,还有那守望互助的满城百姓,特别是想起那些为救灾而献身的医护人员,那些因病*入侵而逝去的芸

芸众生,更是痛彻心扉。“因为悲痛,没有其他理由”,燃烧的蜡烛,似燃烧着我们共同的心。


  夜静心不静,我写下一首打油诗,以抒读后之感:“闭户锁门伤岁华,读诗阿赫玛托娃。春风不解江边疫

,冷雨犹开纸上花。樱树花前月空落,安*曲后夜哀笳。一联蜡烛悲痛在,垂泪替人多少家。”


  (孤山夜雨摘自《辽沈晚报》年3月13日,金城图)

社会

科技智人

米歇尔·布艾希刘成富 陈茗钰 张书轩


  我们的变化太大了。不久以前,我们还是一些构造极为简单的生物。那时,我们是能工巧匠,会生火,会

打磨石头和尖利的骨头;我们是艺术家和魔法师,会在洞穴的内壁上画画,会以隆重的仪式来安葬死者。我们

是智人,智人的“智”把我们和其他没能存活下来的人种区分开来。


  后来,一切发展得很快!我们成了一个新物种——科技智人,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科技

智人不是自然界中的新物种,而是人为定义的,能否存活下来我们现在还无法确定。如果科技智人走向灭亡,

那就只得重新命名,赋予“科技蠢人”的谥号。


  智人的“智”并不是指“博学”,而是指“智慧”。智慧是一个遭遇遗忘与贬低的哲学名词。有人会问:

“智慧究竟是什么?”答案可能是,智慧是日常实践,而不是知识的话语;智慧是对自我的掌控。科技给我们

提出的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智慧的问题。我们不需要掌握额外的知识。我们需要的是智慧,是对世界的掌控

,也就是对自我的掌控。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个正在脱离我们掌控的世界。


  今天,科技智人将这一人种定义中的两个要素——智人与科技联系在一起,而不仅仅是将二者并列。科技

智人就像我们以进化的人类为基础而创造出来的人种。需要确定的是,我们是否为之骄傲,或者说,我们可否

这样存在下去。


  (刘振摘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科技智人:从今天到未来的哲学》一书,王原图)

社会

世上有两种友谊

毛姆陈德志 陈星


  世上有两种友谊。


  一种友谊源于肉体本能的相吸,你喜欢你的朋友不是因为他有什么特别的品质或禀赋,而仅仅是由于你被

他吸引。这是不讲理,也无法讲理的。而世事多具讽刺意味,很可能你会对某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可这人根本

不值得你喜欢。尽管这类友谊与性无关,但它的确与爱情很相似:它以同样的方式产生,很可能会以同样的方

式消退。


  第二种友谊是知性的。吸引你的是新相识的才华禀赋。他有你不曾有过的观点想法,他见过你未曾见过的

东西,他的经历丰富,让人叹为观止。但是每一口井都有底,你朋友也会有不再有新东西传授给你的一天:这

便是决定你们的友谊能否继续的关键时刻。


  如果他只有些从书本和经历中得到的东西,他就没法儿再叫你感兴趣了。这口井已经空了,你把桶放下去

,却什么也打不上来。这就是人们会迅速发展起火热的友谊,又迅速地终结交往的原因。这也揭示了为什么后

来人们会厌恶这些人,因为在发现这些人其实不值得自己欣赏或钦佩后,最初的失望会进而转变成鄙视和憎恨


  不过有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你依然与这些人保持不时的交往。如果是这样,想要从与他们的交往中

获益,应该在两次会面之间留足时间,让他们来得及去获得新经验、新思想,使他们又能像新朋友一样给予你

新鲜感。


  慢慢地,当初发现他们浅薄时的失望渐渐消失,由于习惯了他们,你也就能容忍他们的缺点,于是你们便

能长期保持关系融洽。


  如果你发现朋友后天习得的知识虽到了头,他身上却还有其他的东西——个性、情感、活跃的思想,那么

你们的友谊将愈发牢固。


  可以设想,这两种友谊的对象若是同一个人,那这个人就一定是最完美的朋友。但想要有这样的朋友无异

于上天揽月。另一方面,当一对朋友中一方是被肉体吸引,另一方则是被知性吸引,随之产生的只能是不和。


  年轻时,友谊非常重要,每交一个新朋友都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冒险。我猜当时我是发现自己被谁吸引,但

这情感只是一头热,而另一个人的思想起初引起了我的注意,最后我却发现,是自己高估了他的智力。


  恋爱时,人们应该控制交往次数。如果在尝到爱情的甜蜜之前有些障碍、挫折,爱情将会更加坚不可摧,

天长地久。


  如果一个人要么因为爱人不在身边,两个人难以见面,要么因为所爱之人反复无常或是冷淡无情,结果没

法享受爱情,他便可以想想自己愿望实现之时,收获的喜悦将会多么强烈,于是从中获得一点儿安慰。爱就是

这样,如果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一直畅通无阻,他就不会谨慎行事,最终受到的惩罚便是日久生腻。最持久的

爱情是永远得不到回报的。


  (赵燕摘自上海译文出版社《作家笔记》一书,冷冰川图)

社会

常态化偏见

梅根·麦克阿德苑东明


  假设你正在坠落的飞机上,或者在一场可怕的火灾现场,你会看到什么景象?


  你会想象人们正在歇斯底里地尖叫、互相踩踏,一个个陷入伤害和死亡。简单地说,这景象就和你看过的

每一部灾难片一样。如果足够幸运,一个头脑冷静、镇定的人——这人或许是由连恩·尼逊扮演的——将挺身

而出,控制事态进展,指挥大家逃离危险境地。


  但这只是电影大片的戏剧场面,与现实情况相去甚远。如果真的有什么糟糕的事情发生,你不必担心被踩

踏,因为当灾难真的发生时,人们不会如此疯狂。其实,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什么都不会去做,只是坐以待

毙。


  在“9·11”恐怖袭击中,数千人在世贸大楼中死亡,很多人到处徘徊,互相商议对策,而不是拿起手袋

,马上撤退。很多没有在卡特里娜飓风来临时逃出来的人,是因为被困在屋里无处可去,但也有许多人认为飓

风未必有那么糟糕,便自愿选择以不变应万变。按照以灾难为讨论主题的《不可思议》一书的作者阿曼达·里

普利的观点,有惊人数量的人在空难中死亡,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马上逃生,而是坐在座位上照看着自己的行

李。当飞机坠落时,有很大的可能性会着火,所以最重要的事是赶快奔向紧急出口,尽早离开飞机。但很多人

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们似乎不相信危险即将降临,最终因此而丧生。


  认知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命名为常态化偏见:在事情明明已经变糟的情况下,人们还在掩耳盗铃地认为一切

如常。有许多进化理论专家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没有一个解释令人满意。比较清楚的一点是,即使

情况非常清楚,局面已经不同寻常,处于极端状况,人们还是有非常强的倾向要按常规行事。


  最终我们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些坐着不动的乘客,大概不会计划在他们的余生还坐在座位上,

他们有的是办法加快速度逃命。那些对着乘客大喊“赶快逃命”的空乘,比那些冷静、礼貌地指示紧急逃生出

口的空乘更令人信服。在危险情况发生时,能拿出一分钟想想紧急逃生方案的人,更有可能成功逃生。虽然有

很多方式能让人加快适应新变化,但在人们的头脑中,还是有很多心理刹车系统可能会减缓他们的反应速度。

陷于旧常态中的时间越长,这些心理刹车系统的作用力可能就越强。


  人们认为,如果处境真的很糟糕,就会有人发出尖叫、到处打转。可是没有,因此看起来还是原地不动更

安全些。越是有很多事情看起来很正常,人们就越有可能认为现状真的很正常。当飞机撞击世贸大楼的时候,

大楼起火了。但一开始的起火点离绝大多数人的办公室都比较远,他们的办公空间看起来就和20分钟前没有两

样。这很容易让你相信,你还能拿出几分钟向同事征求一下他对局势的看法,而不是赶快拿起自己的随身物品

冲向楼梯。


  我曾经在一次电话会议期间,听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CEO说,他们公司通过出售一些专利项目,弥补了现

金流上的漏洞。其实,在他们的储备药物项目中,甚至连有望通过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的都

没有。换句话说,他们实在是没有能够创造收入的方法,而且他们很快就会花完公司的现金储备。但公司CEO

还在兴致勃勃地谈论公司的未来,好像这家公司真的会有什么未来,而不是就要关门歇业。


  “这个人显然是疯掉了。”我自忖,“也许这就是他的公司走到这步田地的原因。”


  但其他的分析家对此似乎不动声色,他们不是精神失常了,而是对此司空见惯。在写有关下一个10年的商

业文章时,他们早就知道了我后来才领会的东西:这只是在形势不可救药时,一家公司再正常不过的表现而已

。一个扭亏转型专家会告诉你,当一家公司快发不出工资或者还不上大额贷款时,他们这些专家就会被喊过去

。这不是说他们对面临的窘境不自知,其实公司财务部门知道收支在恶化,销售部门知道客户数量不乐观,生

产部门知道生产线运转在减缓。“形势一差下来,其实人人都能意识到。”一个和我交流过的转型顾问这样说


  那么,在情况恶化的时候,人们为什么要装作一切如常呢?为什么在还有转圜机会时,他们不改弦更张呢

?在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的关头,只把甲板上的椅子重新布置一下,能起什么作用呢?


  当管理层看起来有点健忘时,我们倾向于从公司的具体情况出发来找原因:管理层很愚蠢、工会太贪婪、

监管缺位。但事实上,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并不是某些公司所独有。对“他们怎么会任凭这样的事情发生”这

一问题的答案就是,当回应变化时,一个公司的行为太像一个具体的人了。


  你经常能看到分析材料说,当市场份额出现萎缩时,通用汽车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我对此也有过不少暗示

,但这么说未必属实。事情的真相是,他们的确为避免灾难发生做过一些努力。这样的尝试有很多。他们有很

小的汽车,也有很大的汽车。他们还与丰田建立了合资企业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目的是要教会通用的员工和

经理们变得像日本同行一样灵巧和以质量为着眼点。他们还建立了土星汽车——一个另类的汽车制造公司——

它被寄予厚望,将生产出完全不同的美国式汽车,以推进变革。面对变革失败,通用尝试过很多变革转型措施

,而不仅仅是一次通宵达旦的马拉松式赛前舞。


  当你仔细研究过通用、柯达,或者任何往日产业巨人的发展历程后就会发现,它们并非像人们最喜欢描述

的白痴巨人歌利亚一样。在广为传播的故事中,这些公司(或者公司工会)是那样的自以为是,如同恶作剧电

影中贪婪的恶棍一般,从来没有想到完全属于咎由自取的恶报已经泰山压顶。在生活中,他们其实更像那些在

灾难电影中经常出现的颟顸官僚,这样的家伙几乎让小行星撞上地球——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想让这等小事打扰

总统。


  这种肯定事物积极面的倾向也许有它的用处。有些人对自己多有才华、多吸引人、多受欢迎,有着言之凿

凿的定评。针对这类表现,有个科学的称呼——重型抑郁障碍。在我们庸常的生活中,乐观主义有时是能把我

们从绝望中解救出来的唯一依靠。遗憾的是,当所有事情都向悲观方向发展时,我们自然的乐观主义倾向会让

我们深受其害。事实上,司空见惯的情况是,明明局面已经非常糟糕,但我们只会待在座位上,眼看着浓烟在

机舱内弥漫;我们不但把自己绑在机身上,甚至还会对前来帮助我们的人大声喊叫,让人家走开。


  (大浪淘沙摘自电子工业出版社《逆转:接受失败,做一个上行的人》一书,辛刚图)

社会

相见恨晚

苗炜


  我很早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死亡诗社》,主演是罗宾·威廉姆斯,他演一位名叫基廷的英文老师,来

到一所私立男校教书。学校里的气氛很保守,男孩子们的功课不轻松,要学化学、拉丁文、几何……学生们在

基廷老师的影响下,喜欢上了诗歌,组织起“死亡诗社”,聚集在校外的一个洞穴里读拜伦和惠特曼的作品。

有一个学生,读诗之后变得更积极主动,追到了自己喜欢的姑娘;有一个学生叫尼尔,本来是父母的乖孩子,

要上医学院的,被基廷老师“蛊惑”之后,想去演戏,这让他爸爸勃然大怒,父子二人矛盾激发,尼尔最终自

杀。尼尔的爸爸认为,儿子误入歧途,学校负有责任,基廷老师被迫辞职,离开这所男校。这就是《死亡诗社

》的故事,基廷老师想让孩子们领略到世界的富饶,让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有生命的激情,但也的确间接地害

了一个孩子。


  《死亡诗社》讲的是年的故事。我们再来看年的一个故事,这是真实的经历,不是小说,也不是

电影。

年,有一个小伙子叫迈克尔·坎宁安,15岁,在洛杉矶一所中学读书。课间休息的时候,他会跑到校

园的一个角落去抽烟,有个女孩也老在那儿抽烟。那个女孩很漂亮,很酷。坎宁安就跟那个女孩儿搭讪,问她

,嘿,你喜欢鲍勃·迪伦吗?那是年,每个年轻人都特别有激情,都是潜在的诗人,大家都喜欢鲍勃·迪

伦。男孩子接着说,你觉得莱纳德·科恩怎么样?科恩是不是比鲍勃·迪伦还棒啊?女孩抽完烟问,那你看过

T.S.艾略特吗?看过弗吉尼亚·伍尔芙吗?女孩说得很慢,声音也抬高了些。她说的是这两位作家的全名,诗

人T.S.艾略特,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男孩子老实承认,我没看过。


  第二天,迈克尔·坎宁安就去了学校图书馆,书架上没有艾略特,只有一本伍尔芙的《达洛维夫人》,他

就把《达洛维夫人》借回家看。他看不懂伍尔芙在写什么,但他能欣赏那些句子,在坎宁安的回忆文章中,他

是这么说的:“我从来没有读过或者写过这么复杂、这么有力、这么准确、这么漂亮的句子。她的遣词造句就

像是吉米·亨德里克斯拨弄吉他一样娴熟。只有天才才能做到,在率性而为和控制全局之间,在毫无头绪和稳

定的形式之间,一次又一次寻找准确的平衡点。”坎宁安说,语言是活着的媒体,那些句子是有伸缩性的,能

给人快乐,而且变化无穷。


  坎宁安后来成了一位作家,写了几部小说,《达洛维夫人》这本书始终在他脑子里转悠。他写的一部名为

《时时刻刻》的小说,还被改编成了电影,并由他本人担任编剧。你可能看过这部电影,三大女明星主演——

妮可·基德曼、朱丽安·摩尔、梅丽尔·斯特里普分别出演三个时代的女性。


  约年前,弗吉尼亚·伍尔芙在英国小镇上写《达洛维夫人》;过了50年,有个15岁的学生,在洛杉矶自

己的家里看《达洛维夫人》。这个学生后来也成了一位作家,写了一个剧本,把《达洛维夫人》变成了电影里

的叙述脉络。


  有一种说法,说古往今来的作家,都围坐在一张大圆桌前,你不知道谁和谁谈得来,谁又在影响谁,他们

不是按照文学史的传承来写作,他们有自己的阅读脉络和喜欢的前辈。我们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不知道会遇

到哪本书,就突然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觉,发现原来自己的那点儿小心思,竟被很久以前的某一位作家写过。他

穿越时空,讲述他的故事,你捧着书,发觉从来没有一个人这样贴近你的心,这样温柔熨帖地跟你说话。


  (仰岳摘自《新民周刊》年第5期,袁粒铭图)

社会

帮助别人才是文明的起点

卫夕


  一


  最近国际疫情加速蔓延,美国、意大利确诊病例先后迅速超越中国,各种坏消息频传,在社交媒体的评论

区,也出现了很多让人不安的言论,其中有嘲笑、讽刺甚至是幸灾乐祸。对此,我想说,这些人并不清楚现代

世界的运行规则,他们并不知道国外疫情的水深火热对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也并不知道我们将要面对的是什

么。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们看到的坏消息并非真相的全部。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基础的逻辑——就传播而言,坏

消息的传播永远比好消息的快且广泛。


  举个例子,在韩国、日本疫情暴发的时候,许多
  没错,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的意大利、美国、英国的疫情惨状都是真实的,但请注意,这并非真相的全部,

真相永远比你看到的要复杂。


  二


  当我们幸灾乐祸的时候,或许应该回想一下过去两个月我们经历了什么——没错,在疫情初期我们非常被

动,个别国家的媒体刻意嘲笑、侮辱中国的同时,一转眼才发现中国对于这个世界的正常运转是如此重要——

“苹果”全球限购,是因为我们的富士康不能正常开足马力生产;澳洲的龙虾卖不出去,是因为中国的餐馆在

疫情期间纷纷关门;泰国的旅游业按下暂停键,是因为中国的旅客待在家不敢出门;韩国的现代汽车工厂停产,

是因为中国山东的供应链工厂生产停滞;巴塞罗那国际电信展取消,是因为中国的电子消费品牌无法参展。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中国的贸易量占全世界的12%;中国是全球33个国家的最大出口国,是65个国家

的最大进口商品来源国;同时中国也是全球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年的圣诞节,美国记者萨拉忽然发现,自己收到的39件圣诞礼物中有25件“中国制造”。她突发奇想

,决定从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产品。于是萨拉开启了一段真实而艰难的“历险”

,在经历了无数啼笑皆非的困难之后,她重新回到中国制造的怀抱,她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畅销书——《离

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离开中国制造,世界不能正常运转,世界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世界。


  三


  当你在为各国疫情严重、美股暴跌幸灾乐祸的时候,或许你并不知道接下来的情况对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

么。隔岸观火的时候,火马上就要烧过来了。


  或许,你没有亲戚、同学在美国,你没有购买美股,美国的疫情似乎和你毫无关系,然而这个世界的运作

规则不是如此简单——美股大跌,在美股上市的中国公司毫无疑问也损失惨重。


  过去一个月,中国平安下跌13%、微博下跌19%、阿里巴巴下跌10%,百度下跌21%。股价下跌,公司就需要

通过改善其财报来继续维持股价;在疫情抑制需求的情况下,裁员就是缩减成本的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计算

一下你的公司股价在疫情期间的跌幅,或许失业离我们并没有那么遥远。一个简单的逻辑——国际疫情水深火

热,国际消费者就会减少消费,直接后果就是东莞的工厂订单被取消,工人失业回家;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国

前两个月的出口量下降了17%,订单退回、工厂倒闭正在真实地发生。


  全球产业链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美、英和欧盟是以服务业为主要输出的经济体——更多地输出技术、品

牌,中、日、德、意是以中高端制造业为主要输出的经济体——更多地输出产品、实物,其他国家则主要输出

上游产品——更多地输出石油、原材料。每一个国家都是全球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全球供应链如同一副

多米诺骨牌,任何一块倒下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世界是一个整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还记得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吗?当一位湖南的农民工失业后坐上火车回到老家的时候,他可能不曾想到

,他的失业是底特律无钱买房但依然可以从银行申请到贷款的汽车工人所导致的。


  四


  联合国秘书长指出,从目前来看,全球经济衰退不可避免,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导致万人失业。国际

劳工组织表示,这次疫情全球大流行不仅是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还是严峻的就业危机和经济危机。


  当“非典”在年暴发时,中国的经济总量仅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而今天这个数字是16%,世界经济

增长的火车头要减速。


  或许你现在还感受不到,那是因为国外的疫情还远没有到高峰。想一想,中国如此严防死守的策略也用了

两个多月才将疫情稳定下来,以国外目前的情形来看,所花时间毫无疑问会比我们更长,影响范围也会更广。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中国的国家利益并非完全在国内,我们在国外有着众多国人关切的直接利益。

年,中国对外投资超过了亿美元;我们在全世界建高铁、运河、港口——总长度超过巴拿马运河的尼

加拉瓜大运河是中国人承建的;我们租下了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投资逾10亿美元开发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

我们承建了俄罗斯的莫斯科—喀山高铁……


  现在,全世界都有着中国的利益,国际疫情暴发,这些超级工程也会受到直接影响;我们有着全世界最多

的海外留学生,他们在北美、欧洲、大洋洲……疫情暴发,他们在海外的生存和安危也直接受到冲击。


  我们还有众多公司不仅出口,而且直接在海外经营业务,有市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活跃的身影。年,

中国出境游规模增长到1.49亿人次,这一数字超过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


  我们的国家早已融入了这个复杂的世界体系,中国人、中国公司、中国商品早已成为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我们和这个世界一荣皆荣,一损皆损。


  五


  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作者提出一个颇具说服力的理论——戴尔理论,即当两个国家通过广泛的供应

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两个国家就不会发生战争。


  戴尔电脑生产的供应链横跨多个国家——处理器来自英特尔设在菲律宾、马来西亚或中国的工厂,内存来

自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的车间;主板由中国台湾和韩国设在上海的工厂生产;电池来自日本设在墨西哥或马来

西亚的工厂;电脑包则由东莞的某个工厂进行加工;客服团队有一部分在印度……今天,或许这个理论可以修改

成“iPhone理论”,《一部iPhone的全球之旅》更加详细地描述了这部畅销全世界的手机是如何将多个国家的

供应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戴尔理论”认为,处在供应链上的国家会在任何可能的战争潜在因素前三思而行——阿富汗、黎巴嫩、

叙利亚、朝鲜……这些国家并不是全球任何供应链的一部分,如果世界的供应链网络因为疫情遭到破坏,那么

这个世界的危险程度就会增加。


  六


  我们在过去40年飞速发展,部分原因是有一个和平、稳定、温和的外部环境。


  如今,这个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微妙的变化并非这次疫情暴发才启动,只是疫情的暴发加剧了世

界的割裂程度。


  美国奉行“美国优先”的孤立主义*策,欧洲出现了英国脱欧的“黑天鹅”事件,甚至这次意大利疫情告

急向欧盟求助,其他26个成员国竟完全不理会,德国则扣押了瑞士的口罩,欧洲的团结变成一个童话。


  如今,疫情的暴发让各国左派*治势力都在呼吁“供应链回流”,似乎决意要和整个世界脱钩。著名英国

智库查塔姆研究所的首席执行官尼布利特忧心忡忡地说:“我们所知道的全球化正在走向终结。”


  一名学生曾经问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人类文明的最初标志?”很多学生

猜想的答案是鱼钩、石器、火等等。然而,米德的回答超出所有人的猜想。她说,人类文明最初的标志是我们

发现了“一块折断之后又愈合的股骨”。米德进一步解释说,大腿骨骨折在动物界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如

果动物摔断大腿,就意味着死亡,因为它无法逃避危险,不能去河边喝水或狩猎,它很快会被四处游荡的野兽

吃掉;而愈合的股骨则表明有人花了很长时间来照顾受伤的人——处理伤口、提供食物、保护他不受攻击。最

后米德意味深长地总结说,在困难中帮助别人才是文明的起点。


  (晏广摘自
  疫情对身体素质的大考,让一样人人皆有的武器备受瞩目——那就是免疫力。


  种种证据表明,免疫力较低的中老年人在这次疫情中更容易“中招”,发展为危重症的速度也更快。


  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曾言:“每天都有人问我这个药有没有效,那个药有没有效,其

实最有效的就是我们自身的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细菌等),并处理衰老、

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感染细胞的能力。


  人体免疫力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情绪、睡眠、饮食、运动等也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免疫力无法短期内提

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就是每个人生活习惯的镜子。如果说生死面前,所有的事情都是小事,那么病*面前

,免疫力无异于你身上自带的盔甲。我们该如何爱惜这套盔甲、加固这道个体健康的防火墙呢?


  永远积极,同时放松

年2月28日,经过20多天治疗终于痊愈的“清流哥”,医院出舱,转至隔离点,并于3月13日回

家。


  这位因在病榻上捧读《*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而走红网络的年轻人,打破了国人

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刻板印象——他没有愤怒、忧虑、崩溃,而是泰然自若、以“读”攻*。


  不少网友被他的良好心态感染,表示“看到他静静读书的样子,心里多了一份安宁”,也有网友认为“他

看的不只是一本书,还是另一种生活状态”。


  其实,不烦不乱、能正能静的心态就是一种坚不可摧的免疫力。


  一方面,心理免疫力的强弱,与时代不无关联。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让人们在物质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

足,但与此同时,巨大的外在压力和诱惑,也在刺激人们的欲望,制造人们内心的冲突。


  风靡全球的“生活事件压力量表”显示,不仅离婚、分居、亲人去世这样的“坏事”会给人带来压力,结

婚、假期这样的“好事”也会给人造成压力。再加上就业、住房、养老等一口口“高压锅”,人们在精神上难

免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置身于时代和社会的滚滚洪流,生活、学习、事业、情感等压力无法避免,烦也不行

,乱亦无用,只有面对它、接受它。


  另一方面,不烦不乱、能正能静的心态来自接纳和处理压力的能力。压力之下,人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所

以人们倾向于认为压力不仅有害而且可怕,应当想方设法消除。不过畅销书《自控力》的作者凯利·麦格尼格

尔在TED演讲中说:“研究人员花了8年时间追踪18.2万个死亡案例,发现美国人过早离世的原因并不是压力本

身,而是认为压力有害的这个想法。”


  她的研究显示,压力本身并不是敌人,如何看待压力才至关重要。比如,如果把压力视作身体在帮助人准

备迎接挑战,身体就会信任这一判断,相应的压力反应就会更健康。“所以我身为健康心理学家的目标也改变

了,不再想要帮人们摆脱压力,而是让人们更善于处理它。”凯利·麦格尼格尔说。


  这意味着,在面对压力、接受压力之后,调整个体对待压力的态度,处理压力,进而放下压力,对外界有

接纳,对自己有要求,把压力当助力,就可能与压力和睦相处,增进情绪与心理的免疫力。


  好睡让血液干净


  疫情紧急之时,有人深夜不眠,不断刷新网页,不肯遗漏任何动态。他们的睡眠防线似乎被新冠病*攻破

了。


  脆弱的睡眠并不单单发生在疫情时期。事实上,当我们体验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带来的便利和先进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顺天应时的生活已跟我们渐行渐远。某种意义上讲,睡眠的缺失就是我们为现代生活付

出的代价。


  马修·沃克在《意识、睡眠与大脑》一书中写道:“年前,美国只有不到2%的人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

时。现在,几乎有30%的美国成年人是这样。”


  中国人的睡眠也不容乐观。《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公众对睡眠重要性的打分

高达9.5分(满分10分),但对自己的睡眠满意度只有6.7分。其中,年轻人的满意度低于老年人的。


  满意度低,是因为不少人都有自己的睡眠烦恼,虽然这些烦恼可能并不相同。


  有的人苦于没空睡。快节奏的生活压缩了人们的休息时间——晚上九十点钟才能到家,让睡一个好觉变得

有些奢侈。


  有的人贪玩不想睡。在他们看来,睡觉是很重要,但睡前这段不属于工作、不属于家庭,只属于自己的时

间更为重要。在这个时间段里,
  有的人发愁睡不着、睡不好。他们明明很困,但翻来覆去就是难以入睡,或者睡眠时间不够长,或者无法

一觉睡到天亮,容易在夜间醒来,等等。中国睡眠研究会年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

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且这个数据仍在逐年攀升。


  睡不好,身体就会很受伤——整日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情绪不稳定,等等。

年11月,波士顿大学科学家首次拍下大脑在睡着后的自我“洗脑”过程:血液周期性流出大脑——脑

脊液趁机涌入——清除*素(包括可致阿尔茨海默病的β-淀粉样蛋白),并且这种“清洗”活动只在睡觉时

才能实现。该研究还证实,大脑衰老与睡眠期的脑波活动有关。


  是的,就像机器用一段时间需要检修一样,睡眠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系统维护”时间,如果总是贪黑、

熬夜,大脑里的“垃圾”就会堆积。不要指望在周末睡个懒觉就能偿还一周内欠下的睡眠债——《意识、睡眠

与大脑》明确指出:睡眠不同于信用卡,被剥夺的睡眠无法补偿。


  吃出免疫力


  疫情期间,不少人的厨艺突飞猛进,一个个
  在微博这样的公共舆论空间,有关“吃”的话题也是独领风骚。“吃”之炙手可热,一方面让人欣慰于美

味和烟火气;另一方面,“吃”里的健康问题也耐人寻味。尼尔森社媒研究显示,网友们讨论疫情结束后最想

吃什么时,火锅、奶茶、炸鸡、蛋糕、烤肉这些高热量和高糖分食品高居榜单前五位。


  在情绪的压力下,高热量、高糖分食物打败医生、营养学家苦口婆心推荐的清淡饮食其实不难理解。研究

显示,在应对压力时,人体会分泌更多皮质醇。作为一种糖皮质激素,皮质醇是人体的一种应激激素,或者叫

压力激素,当人体处于压力、害怕、恐惧、焦虑等状态时,身体就需要皮质醇帮助释放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

酸,给身体充当能量,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


  不过皮质醇让人爱恨交加。如果皮质醇水平长期偏高,它的负面效应就会显现,带来血糖升高、食欲增加

、体重上升等问题。换言之,当人面对压力时,在皮质醇的作用下,炸鸡酥脆的外壳就会格外诱人,甜香绵软

的蛋糕变得让人难以拒绝,而少油、少糖、少盐、不辛辣的清淡饮食则不会让人那么愉悦。


  更沉重的是,高热量、高糖分食品并不只在疫情期间才攻陷我们的餐桌,外卖族、甜食*、消夜派的规模

在平常日子里就很可观。以外卖为例,尽管高油、高盐、高糖炮制下的重口味是餐饮外卖人人皆知的秘密,但

把饮食托付给外卖的人仍然随处可见。《—中国在线外卖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年中国外卖用户

高达3.58亿人,每天大约有万份外卖被顾客吃下肚子。


  此种饮食方式问题多多。年4月,《柳叶刀》发布全球饮食领域首个大规模重磅研究——个国家和

地区的饮食结构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这项统计时间跨度近30年的大型研究发现:全球近20%的死亡案例

是饮食问题导致的。中国因为饮食结构而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位居世界人口前20大国中的

第一名。


  不得不说,国人在吃这件事上,吃出了文化、吃出了创意、吃出了心情、吃出了机会,但距离吃得健康、

吃得营养、吃出免疫力,仍然道阻且长。以饮食上最该讲究的“节制”二字为例,“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

三分”等养生谚语虽广为流传,但暴饮暴食仍大有人在。


  少吃的硬道理其实有一定科学依据。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等研究团队在美国权威期刊《细胞》在

线发表研究成果,称超过1/2的衰老细胞和1/4的衰老基因能被“七分饱”逆转。通俗点说,少吃能够减肥延寿


  这篇以18~27个月的大鼠(相当于人类的50~70岁)作为动物模型的论文显示,实验组(“七分饱”组)

的大鼠对比对照组(吃喝随便组)的大鼠体重降了1/3,血糖水平没有变化,而且实验组大鼠不管是中位寿命

还是最长寿命,都要比对照组大鼠寿命更长。


  虽然人类是否适用这一规律尚不明确,但“人到中年不得已”,《细胞》的提醒还是需要参考。


  运动战胜惰性


  疫情期间,很多人无法外出健走,也不能在健身房锻炼,只能宅在家中,郁闷着“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

”。


  生命在于运动。大量循证医学数据表明,规律的体育活动能够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预防结肠癌和冠心病,

缓解心理压力。从这个角度讲,运动其实是缓解不适的良药,是抚慰疲惫生活的糖果。


  医学研究已经证实,中度的有氧运动就能增强免疫力。有运动习惯的人,其感冒次数会比不运动的人少。

即使感冒了,身体不适的时间也会比较短。


  不过在运动这一点上,公众的重视程度和现状落差最大。前述《报告》指出,人们普遍认可运动对于健康

的重要性,评分达9.2分,半数以上的人甚至认为运动的重要性为满分10分,但人们对自身运动状态的满意度

只有5.5分,仅有不到1/3的人认为自己的运动现状及格。


  不运动的理由当然各式各样。“没时间、伤膝盖、跑不动”都不失为自我安慰的好借口,不过很有可能,

医生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用“挺严重、还能治、费用高”来“恐吓”你。当你觉得因工作而累得没精神、没力气

,很可能这恰恰是在提示你需要建立规律运动的习惯,对抗自己的惰性、战胜自己的“懒癌”。


  如果说走到生命最后,是健康决定我们能否体面离场,那么健康,就是对我们坚持良好生活习惯、提升自

身免疫力的犒赏。它既没有“跨越式”的捷径,也不是每餐沙拉、每天健身、每晚早睡、每日好心情的苦行,

而是向着健康付出点点滴滴但又持之以恒的行为改变。


  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才能汇聚成一个健康的中国。愿健康成为我们民族画像的重要元素。


  (灵均摘自《瞭望》年第11期,勾犇图)

人生

带我的那个医生走了

林云


  一


  凌晨3点,孕妇仍在麻醉中,剖宫产手术已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器械护士递器械的动作迟缓了,我的视

线里出现重影。主刀医生季怀秋在做最后缝合。自清晨8点接班,她已经连续工作近20个小时。现在还要一边

缝合,一边说话,驱散护士和一助的困意。


  无影灯的光照得她的脸煞白,蓝帽子边缘被汗水浸透,瞳孔里满是血丝。瞬间我有点怀疑,这个看上去娇

小柔弱的女人,体内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能量?


  我是中西医结合妇科方向的研究生,年6月毕业后,医院的产科跟随季怀秋医生实习

。此时已过了一年,实习期满,我继续留在季医生手下工作。


  季医生是院里的重点培养对象,3个月前刚刚卸任“老总”——这是医护间的叫法,通常称呼职位处于一

般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之间的医生。他们每周6医院,在院24小时待命,相当于1周值6个班,只有周

日休息。


  尽管卸任“老总”,升职为主治医师,季医生依然不轻松。俗话讲,累死累活妇产科。在我眼里,季医生

是产科里最累的,同事们私下都叫她季铁汉。


  手术完成,季医生脱下口罩和手术服,喘了口气。我看着她惨白的脸,问她要不要去值班室躺躺。她摇头

说,一会儿还要查房。凌晨4点,医院的楼道异常静谧,头顶的白光笼罩着一切。极度疲惫的时刻,我甚至会

有些恍惚,感觉自己踏进了冰箱。


  季医生突然冲到洗手间,两手撑住盥洗池边缘,抑制不住地呕吐。我开始还以为她吃坏了肚子,想起前半

夜的事,忽然明白了。


  晚上12点左右,罗医生拎着一个饭盒给她送消夜。当时我和护士还私下调侃,猜是不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

。护士猜不是,指着罗医生的鞋子说,他穿的那双运动鞋,看样子原来是白色的,鞋面上布满灰尘,脏得没法

看,不知道已多久没洗过,像是棕色的。言下之意是,罗医生忙得连鞋也顾不得换、顾不得洗,哪有时间庆祝

结婚纪念日。


  季医生和罗医生是院里的明星伉俪。他们是大学同学,毕业于国内最好的妇科院校。罗医生曾经也是产科

的一员,调到妇科后,成为那里唯一的男医生。因为他手术做得好,被妇科当成一块宝,平时忙得不行,罕有

这样的体贴。


  季医生说:“我怀孕了,孕吐反应。”


  我愣住了,不知为何,觉得“怀孕”这件事似乎和季铁汉不搭。


  季医生:“怎么,我不能怀孕吗?”


  她冲我一笑,洗了把脸,整理一下衣服,嘱咐我写完术后病程再回值班室睡觉。“我怀疑就是看你写的病

历气得肝郁,胸一直疼。”她又说。说完,她像平时那样查房去了。


  二


  我仍能回想起一年前,和季医生初次见面的情景。那天我早早去了科教科,拿到实习公派后,立即去产科

找带教老师。办公室的医生一听说我找季怀秋,都愣了愣。一位年轻女医生说:“季铁汉在10楼上手术,你在

手术室外面等吧,她忙,你多等会儿。”


  我直奔10楼手术室,坐电梯的时候,脑袋里一直在想,为什么别的医生叫她季铁汉,也许是身材魁梧,脾

气火爆?到了手术室门前,护士说季医生还在手术中,让我到走廊里等着。我坐在那儿,每有一位医生路过就

抬头看。直到下午1点多,一个穿着绿色手术服的女医生走过来问:“你是不是找季怀秋?”我点头称“是”

。她微笑着说:“我就是季怀秋,你是新来的周医生?”


  眼前的人就是我的带教老师。我定了定神,才看清楚她的长相。季医生皮肤白皙,两条弯而长的眉,眼睛

不大却黑亮有神,最重要的是,她的身材一点都不魁梧,反而很娇小,典型南方女孩的样貌。


  后来我才明白,所谓铁汉,意思是她有超强的体力和精神。对她来说,通宵手术、连续工作20个小时是常

有的事。剖宫产手术多在40分钟至一个小时,记忆里最多的一次,季医生一天内上了17台手术。


  实习期间,我的工作内容分为两部分。有技术含量一点的,是在剖宫产术中给季医生当手术一助:吸血、

暴露术野、提线、打结,这些没多久我就熟练了,常常自诩为“熟手女工”。另一部分是我认为没有技术含量

的工作,因此我很抵触,比如新收患者,询问病史,书写病历,等等,我做得很勉强。


  上学的时候,我是书呆子型的学生,只知道学习和背书,没怎么接触过电脑,操作不熟练,打字慢,写一

份病历往往要花一个小时,感觉又辛苦,又没有什么收获,所以总是心不在焉。写的病历常常出现小差错,不

是这个忘了写,就是那个没问到。季医生总责怪我不认真,经常帮我检查修改,并反复研究患者的病历,几近

沉迷。


  因为对病历不够重视,我差点造成一起医疗事故。

年年底,一名孕妇凌晨入院做剖宫产手术。我忙了一天,非常疲惫,写病历的时候差点睡着了,匆匆

把患者资料输入电脑,没有仔细检查。手术时,我做一助,用卵圆钳夹纱块,蘸碘伏准备为孕妇的术口消*,

季医生突然喊我停下。


  “你要干什么?”


  “消*啊。”


  “有没有询问孕妇病史?不知道她对碘伏过敏?”


  我慌了。碘伏是术前常用的皮肤术口消*剂,手术前后都会用到。写病历的时候,我竟忘了问孕妇有没有

食物、药物过敏,孕妇也没有主动说起对什么过敏。我太累了,没有多问,毕竟很少有人对碘伏过敏。


  后来我才知道,我写完病历,季医生又核对了一遍,询问孕妇家属,得知孕妇曾经发生过碘伏过敏,看到

我仍然要用碘伏给她消*术口,赶紧制止了我。患者有过皮肤红肿和灼烧感的过敏表现,一旦过敏便很难预测

后果,也许会出现更严重的情况,影响手术,导致危险发生。


  幸亏有季医生在。直到手术完成,我的心仍在怦怦乱跳。自那以后,对写病历我再也不敢怠慢。医院里没

有小事,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出人命。


  三


  怀孕后,季医生依然忙碌。我们劝她不要过度劳累,应该把宝宝放在第一位,但她的工作量没有减少,反

而因为自己怀孕,更清楚孕妇需求,比以往更严苛了。


  她还多了两个之前没有的习惯:一是经常忙里偷闲,轻抚着肚子微笑发呆;另一个就是爱拉着人猜她肚子

里的宝宝是男是女。


  孕37周后,季医生的肚子变得很大,脚肿得发亮,一按一个窝窝。医院规定,她可以提前休产假,但

她还是坚持上班。我很担心:“你可是高龄孕妇,这么辛苦吃得消吗?要不申请休产假吧,多休息对大人和孩

子都好。”


  季医生笑着摇头,说自己没啥不舒服,就是右侧乳房上面有个肿块,挺硬的,刺痛,可能是怀孕之后内分

泌改变,雌孕激素增加造成的乳腺增生,不是大问题。我劝她去做个乳腺彩超,她担心会影响胎儿,决定等孩

子生下来之后再去做彻底检查。她说:“我就是医生,还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吗。”


  看她那么自信,我也稍稍放下心来。

年12月的一个傍晚,季医生主刀为一个大龄二胎孕妇做剖宫产。上手术前,她说罗医生今天也不值班

,炖了鸡汤,做完手术回家喝汤。我说你们俩难得有这样的时光,好好享受一下。没想到,孕妇手术过程中突

然心搏骤停,屋里刺耳的滴滴声不绝,心电监护仪上的曲线变直了。


  麻醉科主任第一时间赶到,紧接着,产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都赶了过来。医院里最忙的,

平时想见到一个都不容易,那天为同一个患者齐聚,情况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


  大家担心患者的心脏骤停是因为麻醉平面过高,或者羊水栓塞引起的。前者还相对容易处理,羊水栓塞是

极为复杂凶险的分娩期并发症,病死率极高。孕妇已年近四十,加上是二胎,又是异位妊娠,剖宫产手术很容

易引发羊水进入血液循环,造成凝血障碍,引起大出血。


  手术室里的气压按住每个人的脑袋。季医生立即对孕妇进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20分钟后,产科主任换下

她,继续按压15分钟。彼时,心电监护仪终于响了,静谧的手术室发出一阵欢呼声。


  产科主任让季医生回家休息,替她完成最后的缝合。她拒绝了,做完手术留下值夜班,整整一夜都在观察

产妇情况。后来,我们硬赶她去睡了一会儿,承诺有任何情况立即叫醒她。看着那件后背被汗水浸透的手术服

,我陡然明白,人们为什么会把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和“天使”这个词关联起来。


  第二天早上8点,季医生交班回家休息。她终于撑不住了,请了一天假。主任看着她的大肚子和肿起来的

腿脚,实在不忍心,把她调去产科门诊,不允许她再值夜班。


  我继续留在病房,自此开始独立值夜班。


  四

年1月初,季医生顺利产下一个男宝宝,科室里的同事一起到病房看望她。


  在产科那么久,我见过太多凶险的情况,生孩子这件事,就像一句老话讲的——儿奔生,娘奔死。季医生

属于高龄产妇,比普通产妇危险更多,加上一直以来工作强度太大,我们都担心她的安全。得知母子平安,大

家总算放心了。


  季医生躺在病床上,儿子在她身旁熟睡。不知道为什么,她很瘦,一点没有产后应有的丰腴,脸色晦暗,

嘴唇没有一点血色。她的心情倒是很好,笑着对我说,等儿子一满月,就回来跟我同甘共苦,让我先撑住,“

我胡汉三马上就回来了”。


  可没等到孩子满月,护士长告诉我们,季医生得了乳腺癌,发现时就是晚期,癌灶已经转移至胸骨,目前

医院化疗,生存的机会微乎其微。


  医院。谁也想不到,35岁的季铁汉,会患上乳腺癌。我没有看到病历,不清楚她的确切

病因,不过劳累、内分泌失调,加上孕期激素升高,都有可能是致病原因。


  我忽然想起,季医生说过她乳房里有个肿块,还刺痛,那正是乳腺癌的早期表现。早在那时候,她可能已

经生病了。我心里难过极了,责怪自己疏忽大意,没劝服她去检查,以致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河里淹死会水的

,我们这些当医生的,面对病患一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可对待自己和周围的同事,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年1月底,腊月二十八,季医生去世了。距离我得知她患上乳腺癌的消息还不到一周。我没来得及见

她最后一面,没想到,她生完孩子见到的那一面竟是诀别。


  医院组织同事参加她的追悼会。罗医生抱着婴儿呆呆地站着,不说话,也不哭。我的眼泪浸湿脸颊,一些

片段不断在我脑海闪现:季医生对着病历反复琢磨的样子;凌晨的手术室里,汗水浸透了后背,她还跟我说笑;

最后一面时,她说孩子一满月就回来一起同甘共苦。


  罗医生怀里的孩子突然哭起来,声音嘹亮,医院里。远远地,我看着那张小脸,想起第一次见季医

生时的情景。恍然间,我觉得自己和那个孩子有点像,我们都是季医生生命的某种延续。


  季医生去世后,产科医生不足,罗医生请缨调到产科。据说领导找他谈过,发了火,都没能说服他。后来

,医院。有一回我在楼下庭院看见他,发现他靠着墙在抽烟。


  医院领导开始
  很久以后,依然有患者专程来找季医生,送锦旗的,带孩子送土特产的,多数是她医治过的高危孕妇。听

说季医生去世,她们都不敢相信。其中一位令我印象深刻,她年纪挺大,风尘仆仆,似乎走了很久的路,面容

显得苍老而疲惫。我告诉她,季医生已经去世一年多了。她愣了愣,离开诊室。下班后,我发现她竟然还在走

廊里。看见我,她拿出一个大玻璃罐。


  “这个是柚子蜂蜜,柚子是我家种的,蜂蜜也是自己养的蜂酿的,送给你们。”我连忙推让,她说:“你

一定要拿着,我的命是季医生救的,她不在了,给你们也是一样的。”说着,她塞给我玻璃罐,急匆匆地走了


  医院还是像往常一样,有人去,有人来。年年底,我开始做“老总”,接过季医生的工作,出门诊、

做手术、在住院病房值夜班,带实习医生。新的实习医生和我刚来时一模一样,凌晨3点坐在椅子上打瞌睡,

电脑屏幕上的病历一团糟。我走过去拍拍她的肩:“病历怎么回事?漏掉患者信息,出人命怎么办?”


  她醒了,红着脸,噼里啪啦地打起字来,小声嘀咕:“病历有那么重要吗?”


  我让她洗把脸,出去逛一圈,自己则坐在屏幕前。我想起季医生,她曾经也是这样叫醒我,坐在同一张椅

子上,翻来覆去地读这些病历。我揉揉眼睛,将病历表翻回首页,从第一行,开始读。


  (真真摘自
  通常,最难的是将自己患病的消息告诉所爱的人。在我陷入这个困境的前几年,医院的

医生做一个题为“如何说出来”的演讲。轮到自己时,我却发现不那么轻松了。


  事实上,我害怕极了,因此一直拖延着不敢说出来。我在匹兹堡,我的家人在巴黎。这是一个他们无法逃

避、只能承受的打击。我首先一个个地告诉了我的三个兄弟。令我大感轻松的是,他们的反应都很简单直接,

没有惊慌,也没有用笼统的套话来安慰我或者宽慰他们自己。他们没有说“这没那么糟,你看,你会成功的”

这类貌似鼓励,实则是担心对方还能活多久的陈词滥调。我的兄弟都恰当地表达了他们的悲痛之情,令我安心

了许多。他们都爱我,坚定不移地支持我,这才是我真正需要的。


  给父母打电话时,尽管已经与我的兄弟“演练”过了,但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告诉他们。我害怕了,遇到

困难时,母亲总是很坚强,但父亲已经上了年纪,我觉得他会受不了这个打击。虽然我还没有小孩,但是我明

白,发觉自己的孩子得了重病要比得知自己得病痛苦得多。父亲在大洋彼岸拿起了电话,我能听出来接到我的

电话令他很高兴。我的心一沉,好像自己将要向他的胸口捅上一刀。


  我按照自己教给同事的方法一步步地来。第一步,简短地陈述事实,就像这样:“爸,我发现自己得了脑

癌。所有检查结果都一致。病情相当严重,不过还不是最糟糕的那种。我可能还会活上好几年,也不会太痛苦

。”第二步,等待,不要说空洞的话。父亲说:“哦,大卫,这不会是……”然后他顿住了,我们不会拿这种

事情开玩笑。我知道他已经明白了。我又等了一会儿,想象他此刻正在桌旁,那姿势如此熟悉,他坐得笔直,

准备处理手头的事情,就像他一辈子都在做的那样。即使是最困难的情况,他也会毫不犹豫地与之抗争。接着

,我做了第三步,谈谈实际的行动。“我会找一个能尽快动手术的医生,根据手术的情况,我们将决定是做化

疗还是放疗。”父亲一直听着,表示同意。


  不久之后,我发觉疾病让我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突然之间,我借助疾病重获了某种自由,从孩提时代就

压迫着我的重负现在一扫而光。我从无止境的竞争中解脱了,不用再力争出类拔萃,不用总是要走在研究领域

的前沿,不用再担心考评的优劣,也不用再证明自己的能力。头一次,我感觉自己能卸下包袱,自由呼吸。


  就在同一周,安娜为我写了一首灵歌,令我感动落泪。当歌声响起时,我似乎感觉自己已为此等待了一生

:“我要放下沉重的包袱/走在河滩上/不再沉迷于征战/我要放下剑和盾/走在河滩上/不再沉迷于征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