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眼神经损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访丨吴亮医者之帅在于才近仙,德近佛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t52mall.com/
                            

原创龚芷葳晔问仁医

人物介绍

吴亮,副主任医师,医院胸外科行政副主任。同济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医院,获外科学博士学位。

专业擅长:肺部磨玻璃影,肺部磨玻璃结节(GGO,GGN),肺小结节、肺癌、气胸、肺大疱、气管肿瘤、胸壁肿瘤和纵隔肿瘤等普胸外科疾病的临床诊治。精通单孔胸腔镜手术,熟练掌握复杂疑难胸部手术。

研究方向:胸外科/肺癌的临床基础研究/肺移植的临床基础研究/肺癌人工智能相关研究。课题基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等课题8项,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第一视角

受影视剧的影响,提及外科医生,编导总是着力于打造主角的颜值爆表,英俊潇洒,但他们大都没有走进外科医生的内心,没能刻画出外科医生真正的形象。

外科医生的帅是流淌在血液里,洋溢在骨子里,哪里只是颜值高、形象好……

正如眼前的吴亮医生,像是一块璞玉,即便砂石掩埋,也能感觉到它沁人的光芒。他说,从事这份职业,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扛得住压力。曾有患者说:

见过山河远阔,见过人间烟火,

都不及手执刀剪,白衣如昨!

1

从医之路

白云青山八百里,江深竹静三五家。江西这座山村,便是吴亮的乡愁。但吴亮的心里藏着一个更远的梦。

从小,他便痴迷于机械。幼年时,全村的打火机、收音机,损坏的电视机、钟表,都是他最喜欢的玩具。翻来又覆去,拆卸又重装,每每仰望星空,走出远山的梦想便如星芒般璀璨。在这机械天地一角一隅,刃如秋霜,初露锋芒。

年,吴亮参加高考,本欲考取上海院校的机械自动化专业。不料,世事常难如愿,由于高考发挥失常,他与心仪院校失之交臂。这一年,吴亮进入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就读临床医学本科。

既来之则安之。凭借卓越的天分与出色的理解能力,吴亮很快地投入到医学的学习之中,年年成绩皆名列前茅。大学时,他的英语尤为突出,曾连续多年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奖;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加之灵巧的动手能力,经过本科五年的学习,吴亮逐渐树立了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的志向。

“似乎冥冥之中有所注定,医学和外科道路与我的天分、思维、性格乃至星座都恰恰契合,我想,我本就应该成为一名医生。”

年,吴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医院,攻读普外科血管外科的研究生。硕士期间,他刻苦学习、潜心科研,发表2篇相关领域的权威SCI论文,硕士二年级时便获得硕博连读的机会。

学术的道路并不孤独。

期间,许多德才兼备、堪称楷模的老师让吴亮深深崇敬。硕士生导师余波教授,是上海市重点专科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医院院长,极富才华,关爱学生。博士生导师蔡端教授,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外科学系主任、医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端方如玉,德艺双馨。

而两位导师的恩师、现已九十高龄的张延龄老教授,读研期间的一次指点,更让吴亮大受震撼,难以忘怀。对于他所撰写的一篇综述,张延龄老教授极其严谨,每一句话都字斟句酌,精确至标点,将那篇综述反复修改直至完美,才允许投稿。

“老一辈医者治学的严谨作风,由此可见一斑。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医生一定要严谨细致,对科研是这样,对病人也是这样,不可出半点纰漏。”

年,博士毕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上日程。吴亮意识到,是时候跳出舒适圈,去新的天地看一看了。仔细思量后,他决定,前往“血管外科的圣地“——医院,历练一番。医院任规培医生的一年里,大部分的时间,皆用于血管外科的学习与实践。吴亮心中的目标始终清晰,他想成为一名造诣更深的血管外科医生。

人生总有太多的无奈。

血管外科专业小众,竞争激烈,规培结束后难以留院,吴亮面临另谋出路。年,在姜格宁主任的邀请和同窗黄威的推荐之下,他选择了同济大医院,成为一名胸外科医生,而这一待就是九年。

这九年里,医院胸外科的一路兴起与蓬勃发展。他是这场变革的参与者,也是推动者。胸外科是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的学科,古老而极具前景。医院,他便很快适应了胸外科的工作节奏。“外科是触类旁通的,在血管外科时,人的血管遍布全身,我对全身的解剖学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理解;而胸外科中的高难度手术(比如袖式肺叶切除和肺移植等),都需要进行一些管道的吻合,这都是我在血管外科每日训练的内容。”

血管外科赋予他的所有才能,吴亮从未遗弃。随着技术的精进,发展陷入了瓶颈,每每凝心思索之时,他愈加明确心中的梦想:建立肺血管外科,医院大展拳脚。

于是,他又一次作出极富魄力的选择。

年1月,医院,来到医院,任胸外科副主任。彼时,他已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胸外科医生。医院,吴亮开启了他的新征程。

2十年磨一剑

一名优秀外科医生的成长,需要悟性与执着。

从助手做起,每一次手术的机会,吴亮都倍加珍惜。每一台手术,他模拟自己是主刀医生,以极其认真、极其投入的态度尽力完成。仔细体会手术的处理方式、处理顺序、处理手法,紧跟主刀的思维,甚至预判下一步的处理方向。

“我想,真正的默契配合,应当是主刀和助手在台上默然无言,助手清晰地知晓下一步的暴露方式与手术方向。做到这一步,也就离独立主刀不远了。”

读研时,一旦得空,吴亮便去胰腺外科观摩手术。期间,同为张延龄教授学生之一、如今的医院胰腺外科名誉主任,倪泉兴教授,是他从医生涯中的另一位恩师。胰腺外科的手术难度高、手术时间长,倪教授常教导学生:“把别人的教训转化为经验。”这句话,吴亮至今铭记在心。

“我想,在一名医生的从医生涯中,如果没有别人的指导指正,可能会犯无数错误,无数的病人可能为此付出身体的损害甚至生命。如何避免这种错误?要善于吸取别人的教训。学习他人的经验,避免在同样的地方跌倒,是对于医生成长非常重要的一条捷径。”

循着这条捷径,在医院攻读硕士、做住院总医师的时光里,吴亮从未虚度光阴。那是一名医生最艰难的时期。每三天值一次的夜班,从早上8点到第二天夜晚的近40个小时,神经始终紧绷,期间或许无法合眼。

在这段忙碌又煎熬的时光里,人生第一台主刀手术终于到来。

那是一个急诊的夜晚。在上级医生的监护关照下,吴亮小心谨慎地,主刀完成了第一台阑尾切除术。那时的紧张与兴奋,他至今记忆犹新。随后,医院的九年历练,吴亮以更严格的态度要求每一台手术。年,在全国胸外科青年医师竞技大赛中,他获得二等奖,更曾多次代表科室向国内外胸外科医生直播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在常年累月的训练与进步中,他将各路高手的手术特色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手术技术愈加炉火纯青。

“一名优秀外科医生的手术,应当没有一个废动作。我的手术,每一个动作都有明确的目的性,一针见血;下刀之后,目的即达成,不走回头路。”

细腻而凌厉的手术风格,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初至市一,吴亮便与科主任范江、黄威副主任医师一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临床方面,除部分大型手术以外,所有的小切口开放式手术都改为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切口仅两三公分,孔径小,对组织及肋间神经的损伤越小,患者便恢复得越快。由此,他们抓住了微创胸外科的契机,医院的胸外科蒸蒸日上。病人管理方面,手术和管理相辅相成,微创手术减小了创口,加快了病人的恢复速度,病人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也随之提高。随着教学和科研的全面铺开,医院胸外科,正朝着学术型、研究型、医院的标杆科室稳步前进。

吴亮想起,年在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做访问学者时,他看到院徽上的三个盾牌,分别象征的便是临床、教学和科研。“临床是基石,医生的职责是解决病痛,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教学非常重要,医学是传承的学科,带教是必须;科研是推动临床进步的驱动力,医院,科研是重中之重。”

如今,吴亮正在针对闭塞性气管炎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开展研究。闭塞性细气管炎是几乎每位肺移植患者都会出现的术后并发症,是一种细支气管损伤后的上皮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小气道的狭窄或扭曲或完全闭塞,对患者长期生存造成严重影响。如果时机成熟,他梦想着涉足肺移植领域,让胸外科领域中最有挑战性的手术在市一拥有实现的可能。

临床、教学、科研,三架马车并驾齐驱,吴亮希望能成为手握缰绳的那群引路人之一。医学院的十年历练,五年在江西,五年在上海。成为外科医生的十年历练,常常去治愈,始终在坚守。

岁月悠悠二十载,这位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有着破釜成舟的魄力,也有着矢志不渝的初心。曾经机械世界的一点星光,化作无影灯下的生命希望。

十年磨一剑,剑出鞘,今朝试锋芒。

3才近仙,德近佛

明朝裴一中在《言医序》中有言:“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吴亮被深深触动。那时起,他想,这或许是对医生最完美的诠释,是所有医生的终极目标和努力方向。“这句话对医生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才,二是德。‘才’非常重要,再崇高的医德没有医术的支撑,也难以解决病人的问题;有才无‘德’更不可取,品德低劣就可能酿成大错。

以此为座右铭,吴亮鞭策着自己的行医之路。

在医院血管外科研究生轮转期间,有一例患者,他至今印象深刻。那是住在内科的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在外院被诊断为低血压,病程长达数年。入院后,上肢血压只有90/60左右,由于合并颈动脉狭窄,请求血管外科会诊。吴亮便接手了这例患者。

此时,极度考验一名医生的基本知识,一旦错失某个细节,误诊、漏诊便无法避免。根据既往经验,吴亮详细地询问病史,并辅以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许多名医治疗的重要环节,对病人情绪的安抚和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触摸全身的动脉搏动后,吴亮突然发现,双下肢动脉的搏动明显强于双上肢。他在心里默念一个疾病:多发性大动脉炎。

经血压计测量,患者下肢血压为/,明显高于上肢。主动脉造影,结果愈加证实了他的判断。不可思议,一名小小的外科研究生竟这样仔细,对内科知识如此融会贯通,自此,内科的医生们对吴亮刮目相看。

“一例高血压患者常年被误诊为低血压,一次细心的体格检查就能避免误诊。为医者,类似于福尔摩斯探案,一定要心细,要知识广博。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德不近佛者,亦不可为医。

博士期间,吴亮受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拔资助,赴医院联合培养。医院工作期间,前往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院进行研修。年,他赴全美排名第一的梅奥医学中心学习微创外科及机器人等复杂手术。三次赴美,美国医生门诊诊疗时的西装革履、深入耐心,给吴亮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想,自己有必要好好反思对待病人的态度和问诊时间,医患关系的处理需要仁术,更需仁心。

诚恳的反思得到了践行。如今,作为医院胸外科行政副主任、同济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吴亮仍坚持每周看一次普通门诊。门诊费仅25元/人,不限号,全国患者皆慕名而来。由于专业基础扎实,他从不挑“优质”患者,对于高龄、贫穷、聋哑、残疾以及心脑血管术后抗血小板或抗凝等各种复杂的病人,吴亮一视同仁。有些患者术后需要特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